與子偕行,共同戰“疫”;執子之手,“疫”路前行

——金安區東橋初中積極推動線下學習結對幫扶工作

疫情期間,居家不外出,不僅是對個人的負責,也是對社會的貢獻。而對於參加線上教育教學的學生來說,更是實現成績彎道超越的絕佳機會。線下學習是線上教育教學的補充和延續,既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鞏固,又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拓寬了視野,豐富了閱歷。為此,金安區東橋初中因勢而謀,積極推動線下結對幫扶工作,從而檢驗線上教學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小云輝是該校七(1)班學生,家中姐弟三人,大姐在上班,二姐去年考入二中西校,因疫情導致開學延期,和弟弟一樣成了“留守兒童”,在家中安心的線上學習。如果不是疫情,姐弟倆早就坐在明亮的教室聽老師上課,父母也不會擔心他們學習了。二姐愛靜,自覺性強,學習從不讓人操心,每天能準時上網課。而小云輝活潑好動,缺乏自我約束力,意志力也不強,大姐未復工上班之前,一直擔負其監管任務。後來,大姐上班了,二姐毅然接過接力棒,挑起了督促輔導弟弟學習和身體鍛鍊的擔子。

學無止境也,然則問可少耶?為了讓弟弟與自己同步學習,她結合線上上課時間制定了作息時間表,以及各學科學習進度表,張貼在醒目處,時刻提醒著小云輝。看著姐姐認真的樣子,小云輝由最初的對抗,慢慢地適應了這不緊不慢的節奏,每天一成不變的固定模式雖然顯得過於單調,但小云輝看到自己一天天在進步,學習的勁頭可大了,連吃飯的時候都纏著二姐問這問那。看,照片中的小云輝在二姐的幫助下朗讀英語,一臉幸福的樣子真讓人羨慕不已。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文靜是八(1)班學生,特喜歡學習,可是學習方法不對路,經常做一些事倍功半的事。爺爺曾開玩笑的對她說,“靜靜,看你學習這麼辛苦,也沒見有多大起色,我看算了吧,別唸了!”為此,她大哭了一場,併發恨一定要學個模樣出來,給爺爺一點“顏色”看看。超長的假期留住了讀高中的姐姐,讓她“逮了個正著”,每天就像個小尾巴一樣,跟前跟後。姐姐擅長理科,文靜酷愛文科,優勢互補,線上互不干擾,臥室成了姐妹倆線下交流討論的主陣地。“姐姐,這道一元二次方程題怎麼解?”“妹妹,古人互相學習的詩句你知道哪幾句?”“根與係數的關係是這樣的”……瞧,姐姐正指著題目耐心地跟妹妹講解,歡聲笑語從窗戶飄出去,瞬間點燃了小區凝固的氣氛,溫情四溢,芳香撲鼻。

博學多識,疑則思問。小燕和盼盼是一對親姐妹,同在九(1)班,姐姐小燕各科發展均衡,而妹妹理科拖了後腿,令其苦惱不已。假期延遲使這對姐妹花在學習上變得更加團結,姐姐線下幫助妹妹補差補缺,耽誤了她好多學習和休息時間,當問到她煩不煩時,小燕堅定地搖了搖頭說,“給妹妹補課,既提高了她的成績,也促進我對知識的鞏固和再次理解,溫故知新嘛,這樣的好事怎能錯過。”看著眼前這對個頭不高的姐妹,衷心祝福她們中考旗開得勝。

疫情無情人有情,線下助女心無盡。九(1)班雨軒這個長假可歡了,線上教學啟動以來,媽媽一直陪伴著她。上課時,媽媽像親密無間的同學端坐在一旁,讓雨軒找到了久違的學校感覺,儘管媽媽不言不語,但那種無法用語言描述的幸福感像電流一般直襲全身。線下是母女倆分享快樂時光的時間,你說中文我寫英文,你出古詩題我說寫並行……線上學而不亂,線下忙而不厭,充實而又有節奏的生活在家中不停地上演。雨軒開心地說:“剛上網課時,媽媽怕我戀上電腦遊戲,不願讓我多接觸,在班主任老吳的建議和指導下,媽媽主動參與我的學習,一段時間下來,成績有了進步,現在我越來越喜歡這種形式了,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了”。

古人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該校在特殊時期摸索出一條全新方法——家庭式結對幫扶,這對線下教學起到了一定的指導和引領作用,從眾多初見成效的家庭來看,此項工作真正落到了實處,為再次戰勝疫情奏響了凱歌。(東橋初中 王軍)

與子偕行,共同戰“疫”;執子之手,“疫”路前行


與子偕行,共同戰“疫”;執子之手,“疫”路前行


與子偕行,共同戰“疫”;執子之手,“疫”路前行


與子偕行,共同戰“疫”;執子之手,“疫”路前行


與子偕行,共同戰“疫”;執子之手,“疫”路前行


與子偕行,共同戰“疫”;執子之手,“疫”路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