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喝茶費" 的深圳樓盤 誰在收取?


百萬

  網友在論壇上爆料稱,深圳有新盤訂房要收“喝茶費”。

  這些新盤對外號稱售盡,實際轉為內部消化,要繳納所謂的“喝茶費”(即更名費)才能買房。而這筆“喝茶費”,動輒100萬。

  無獨有偶,在家在深圳的論壇上,看到了網友發佈的新錦安·海納公館的內部“喝茶費”報價單:116平4房戶型總價1120萬,喝茶費100萬;89平3房戶型總價816萬,喝茶費85萬。

  “目前海納公館、雲璽、金亨利二期等有少量房源在售,就是要交不同價位的‘喝茶費’,我怕你不一定能接受。”一位售房渠道人士說。

  海納公館

  新錦安海納公館位於深圳市寶安區新安街道甲岸路9號,已於2019年6月開盤。項目佔地約5萬㎡,總建面約35萬,由8棟高端住宅與1棟精智寫字樓組成。海納公館開發商是新錦安實業發展(深圳)有限公司,法人高金明,其實際母公司是香港錦安發展有限公司。據天眼查數據顯示,其佔股90.1%。

  據媒體報道,2015年底,廣弘控股(000529)發佈公告稱接大股東廣弘資產公司通知,深圳市新錦安股權投資合夥企業(以下簡稱“新錦安投資”)及深圳市蘭光股權投資合夥企業(以下簡稱“蘭光投資”)組成的聯合體以近30億元總價摘得廣弘資產公司49%股權,相關手續已全部辦理完畢。

  據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資料,新錦安投資、蘭光投資均成立於當年11月24日,前者普通合夥人為新錦安實業發展(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錦安實業”),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經營、物業管理等業務;後者普通合夥人為深圳蘭光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蘭光集團”),主營業務包括股權投資、進出口業務、興辦實業等。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新錦安實業發展(深圳)有限公司100%控股深圳蘭光集團有限公司。

  據可查信息,新錦安實業先後投建“香麗大廈”、“新錦安雅園一、二、三期”、“和諧家園”等項目,目前正在開發位於深港前海合作區錦安一號公館。蘭光集團投建項目包括蘭光大廈、蘭光科技園等。

  榕江·雲璽

  榕江·雲璽選址大灣區核心區域——前海寶中。項目是榕江集團歷時八年打造,在追求建築美學的同時,也融入了對當代人居的考量。項目通過甄選全球優質建材,考察優秀建築,學習先進物業服務理念,甄選優秀品牌夥伴,旨在為業主打造理想人居。在景觀設計上,項目充分考量到深圳的快節奏,提供美且兼具實用性、舒適性,可以讓都市精英心靈徜徉的場所。

  榕江·雲璽開發商為深圳市榕江實業有限公司,深圳市榕江實業有限公司於1994年11月27日在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陳志光,公司經營範圍包括興辦實體(項目另報);國內商業、物資供銷業(不含專營專控專賣商品)等。

  金亨利二期

  項目位於紅山商業文化片區,毗鄰深圳北站商務片區,區位優勢明顯,地段含金量極高。片區內三條地鐵線路集聚(地鐵4/5/6號線),還有深圳北站交通樞紐,多條高(快)速路。

  深圳市金亨利實業集團有限公司,1999年09月30日成立,法人代表黃國金,經營範圍包括興辦實業(具體項目另行申報);國內商業、物資供銷業(不含專營、專控、專賣商品);物業管理,自有物業租賃;在合法取得土地使用權的範圍內進行房地產開發。(以上均不含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禁止和規定需要前置審批的項目)

  目前有三家控股子公司,分別為:深圳市金亨利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深圳市金亨利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金亨利投資有限公司,企業經過十餘年的發展,現已形成集房地產開發、房地產經紀、物業管理、商業經營、建材銷售、興辦實業等於一體的綜合性企業。目前在深圳僅開發了金亨利都薈首府一期和二期這兩個項目,開發實力和經驗比較一般。

  誰在收取“喝茶費”?

  對於“喝茶費”的操作,上述中介人士稱,購房者要先在銀行開聯名賬戶,把錢款打到賬戶上做資金監管,等到房產交易完成後才會提走款項,但對於“喝茶費”的最終去向,中介人士始終三緘其口。

  其產生的根源在於控制房源,製造“飢餓營銷”,迫使急於購房的市民繳納幾萬元到數十萬元的“喝茶費”,透過這個方式來換取房地產商的內部交易價格。

  《深圳市房地產市場監管辦法》明確規定,取得預售許可證後,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在10日內通過房地產信息系統一次公示全部預售商品房、預售時間、預售地點、預售方式及預售價格,不得以內部認購、內部認籌等方式進行非公開預售。

  此外,《深圳市房地產市場監管辦法》還明確,房地產開發企業在房地產銷售活動中,不得違反價格備案制度出售商品房。

  這錢不能交!

  律師提醒,事實上,中介方收取“喝茶費”也可能涉嫌賄賂罪、詐騙罪等刑事犯罪行為,需要負刑事責任。同時購房者支付“喝茶費”給國家工作人員或公司的工作人員時,也將可能涉嫌行賄罪或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

  因此要從源頭上杜絕此類“喝茶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購房者應該在發現之初,就求助於相關部門,向政府或者公安機關舉報。即使部分行為人未受到刑事處罰,但並不代表收取、支付“喝茶費”具有合法性。隨著政府監管的逐漸加強,相關行為人必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喝茶費屢禁不止,說白了,主要是不良地產中介利用信息不對等,以及客戶房價上漲獲利的心理而設置的騙局。在此建議,購房者應量力而行,走正常的購房流程,對於擺在面前的“蛋糕”擦亮眼睛,切勿有僥倖心理,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