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元明清,各選一位最傑出的皇帝,分別應當選誰?

趙宋春秋


唐朝自然是李世民,連後世都稱頌並效仿,那怕直到今日我們現代人都是會說他幾千年封建王朝有名的明君,也是唐朝最傑出的一位人君,他的孫子唐玄宗都不行。

宋朝說實話即使最傑出的皇帝也比不過李世民,宋代應該是開國皇帝趙匡胤,自他之後的宋代皇帝是一代不如一代。

而元朝在我們看來實在是看不出那裡傑出,相反感覺就是屠夫王朝,應該也就忽必烈,他除了打架厲害,沒看出那裡牛逼。

明朝出色的皇帝不少,奇葩的皇帝更多,按說應該是朱元璋,但是他兒子朱棣確實做的比他出色,雖然是搶來的。

清朝比較好的皇帝有兩個康熙跟雍正,康熙要出色一些。

這些人是上千年裡才出現的,泱泱中華就是不缺人才。


騎驢爬樹


我認為唐宋元明清各朝代中最傑出的皇帝分別是:唐太宗李世民,宋高祖趙匡胤,元世祖忽必烈,明成祖朱棣,清聖祖玄燁。下面我簡單的說說,歡迎討論。

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開創的不僅是大唐盛世,更是中華盛世,他建立的帝國,不僅是漢民族的帝國,也是世界的帝國,實現了整個中華多地區多民族的互補和融合,形成了古代中國影響力最強大的王朝,讓“唐”這個概念深入世界,“唐人街”“唐人”甚至連旗袍馬褂都被稱為“唐裝”,李世民建立的帝國奠定了中國在世界全球領域內的強大影響力,其本人李世民也被稱為“天可汗”,後世稱為“千古一帝”。

宋高祖趙匡胤

趙匡胤的主要貢獻,是結束了百年來五代十國的亂局,雖然最終沒有完全統一中國,但已經很不錯了,可惜英年早逝,後世子孫不孝,整個宋朝都出現積弱的態勢。縱觀南北宋十八帝,趙匡胤肯定無疑是第一。

元世祖忽必烈

元朝雖然是一統的王朝,但卻不是穩定的王朝,元朝十一帝,除了個別幾位,存在感都很差,要硬要選出一位的話,只能選開國之君忽必烈了。

明成祖朱棣

朱棣雄才大略,比起其父親,志向更加遠大,魄力更加十足,實行削藩,加強集權;改五徵蒙古,佔領安南,降服東北,收復西北,視野廣闊,六下西洋,讓明王朝的版圖達到極致,也成就了“永樂盛世”。但可惜持續的時間太短。

清聖祖玄燁

康熙親政之後,多次親征,東北西北各打一遍,徹底解決了中國千年以來的蒙古西藏東北西南和臺灣的分裂問題,使得清王朝到了末年,也沒有出現歷朝歷代邊疆自動脫離的情況出現,另外康熙編撰的書籍也都是使用型書籍,在整個清王朝無人能比起功績。


曹老師xixi


唐朝皇帝當然是李世民,千古一帝嘛。他的文治武功,自古就為人所津津樂道,頌揚備至。學界對他的雄才偉略和他對中國歷史所作出的重大貢獻都給予積極的肯定。李世民是一位有作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在反隋建唐的鬥爭中起著領導作用。重用李靖等名將,掃平了各大割據勢力。征服突厥,吐谷渾,武功赫赫。文治方面重用房玄齡杜如晦,史上稱為房謀杜斷,他從諫如流,任總魏徵,開創了貞觀之治的盛世。唐太宗不歧視少數民族,除對突厥的侵擾用兵外,主要是採用懷柔的政治手段處理民族問題,方法妥當,政策開明,有利於民族的團結和國家的統一,被少數民族尊稱為“天可汗”。

宋朝的皇帝我選宋仁宗。他性情寬厚,不事奢華,還能夠約束自己,對下屬寬厚以待,讓百姓休養生息,因此受到後世的稱讚。他知人善用,因而在位時期名臣輩出,國家安定太平,經濟繁榮,科學技術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宋仁宗善於納諫,據說有一次諫名臣包拯犯顏直諫,甚至唾沫都飛濺到趙禎臉上。但趙禎一面用衣袖擦臉,一面還接受他的建議,竟未予以怪罪。趙禎在位期間,宋朝“四海雍熙、八荒平靜,士農樂業、文武忠良”。史上有“慶曆、嘉祐之治”之稱,尤以“嘉祐之治”為多。

宋仁宗在位期間,北宋經濟繁榮,科學技術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宋史》贊曰:“《傳》曰:‘為人君,止於仁。’帝誠無愧焉。”史家將其在位及親政治理國家的時期概括為“仁宗盛治”。

元朝的皇帝乏善可陳,勉強選一個就是忽必烈。

忽必烈作為一個征服者給被征服地區的人民帶來了浩劫,但在歷史上仍能獲得不錯的評價。忽必烈是一個比較成功的新秩序建立者。他是少數能夠重視漢文化,推崇儒術的蒙古統治者之一。雖來自遊牧民族,但十分重視中原農業的恢復和發展。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張帆認為,忽必烈的“歷史功績”在於他接受了漢文化。

明朝的皇帝私人品行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有的極度殘忍,有的極度懶惰,但有一個例外,就是明孝宗朱祐樘。他為人寬厚仁慈,躬行節儉,不近聲色,勤於政事,重視司法,大開言路,努力扭轉朝政腐敗狀況,驅逐奸佞,勤於政事,勵精圖治,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為人正直的大臣,史稱“弘治中興”。雖末年寵信宦官李廣,但是立刻改過自新,歷代史學家對他評價極高,明朝萬曆年間的內閣首輔朱國楨就說:“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

朱祐樘此人人品極佳,提倡一夫一妻制。一生無大作為,但是很穩定,不胡來,比較勤政,尊敬大臣,做了很多為民的善政。這樣的皇帝雖然不能名聲遠揚,但是能夠讓自己的子民真正享受安樂了。

他也是明代中葉勵精圖治的明君。朱祐樘的政績誠然卓越,但最讓人感動的,是他的寬厚仁慈,不管對誰,他都是寬厚對待,甚至包括他的仇人。

清朝皇帝中首選康熙。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執政初期,國內國際形勢非常嚴峻。面對嚴峻局勢,他堅持大規模用兵,以實現國土完整和統一。康熙帝少年時就挫敗了權臣鰲拜,完全奪回朝廷大權,開始真正親政的階段。成年後康熙帝坐鎮北京取得了對三藩、沙俄的戰爭勝利;消滅在臺灣的明鄭政權;三徵噶爾丹,並取得勝利;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意圖以條約確保清朝政府在黑龍江的領土控制。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注意休養生息,發展經濟,籠絡漢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標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現吏治敗壞的現象。另外,眾位皇子因為廢太子事件而爭奪皇位,對康熙帝晚年政治產生了不良影響。

康熙帝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

連毛主席都說:“康熙三徵噶爾丹,團結眾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他進兵西藏,振興黃教,尊崇達賴喇嘛,護送六世達賴進藏,打敗準噶爾人,為維護西南邊疆的統一,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他進剿臺灣,在澎湖激戰,完成統一臺灣的大業。他在東北收復雅克薩,組織東北各族人民進行抗俄鬥爭,和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保證我永戍黑龍江,取得了獨立自主外交的勝利,為鞏固東北邊疆做出了重大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