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給別人留餘地也是給自己留方便

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給別人留餘地也是給自己留方便


1.做人不強求面子,但不能不要面子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老話,雖然不乏諷刺意味,但是也說明在人際交往中,“面子”的重要意義。有些人,視錢財如糞土,視名利如浮雲,唯獨對“面子”情有獨鍾。


說到底,一般情況下,“面子”就是做人的尊嚴,人不可有傲氣,但是一定要有傲骨,需要別人的重視和尊重。過分追求的面子,咱們暫且不討論。


好面子無可厚非,這是人的正常需求,但是如果只顧自己的面子傷了別人的面子,就不妙了,小則可能產生不必要的矛盾,大則可能鬧出人命;那些時時刻刻都給他人留點兒餘地,留點兒面子的人通常是受歡迎的人。謙和是君子之風,君子首先要照顧到別人的尊嚴。


明太祖朱元璋就是一個特別愛面子的人。他出身貧寒,小時候曾給有錢人放過牛,甚至為了一口飽飯出家為僧。當朱元璋推翻元朝當上了皇帝,早年間在家鄉的親朋好友紛紛來京投親靠友,期望朱元璋念在昔日一起長大、患難與共的情分上獲得一官半職,謀得榮華富貴。可惜,大多數人都沒有認清記牢朱元璋最忌諱別人揭他老底的性格,結果闖了禍事。


這一天,曾經的患難夥伴幾經周折終於見到了朱元璋。他們故友重逢又有指日可待的榮華富貴,自然非常高興。


其中一人怕朱元璋忘了自己,大大拉拉站在金殿上張口就說:“朱老四,你現在當了皇帝是很威風啊!但是咱們可是一起給有錢人放過牛的呀,你還記不記得有一次咱們在蘆葦蕩裡用瓦罐煮偷來的豆子吃,結果你等不及煮熟就搶著吃,還把瓦罐打爛了,豆子都撒了,我們連湯也沒得喝。你就顧著搶著抓地上的豆子吃,還把紅草葉子也吃了,誰知道卡在喉嚨裡,差點兒噎死,你還記得不,是我叫你用青菜葉子帶那根紅草葉子下肚子裡的呢……”要面子的朱元璋甚至等不及這個人說完,就連聲叫侍衛把不知從哪來的瘋子拉出去砍了。


解決完這個不長眼色的老朋友,朱元璋凶神惡煞地盯著另外一個老友,看他要怎麼說。這位老兄很聰明,當然,也很瞭解朱元璋,他從小就愛面子嘛,所以,先是老老實實地三跪九叩,然後高呼萬歲,最後說到:“那年微臣伴駕掃蕩蘆州府,打破罐州城,湯將軍逃跑,拿住豆將軍,紅孩子鬧事,多虧菜將軍。”


朱元璋聽了知道他說的是同樣一件事情,但是用詞知道避諱,也讓自己沒有丟面子,算是個知情識趣的人,一下心情很好,就封他做了個大官。


同樣的事情,同樣是曾經患難與共的老兄弟,會說話的得了好處,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榮華富貴,一個不會說話,不給朱元璋留面子,不僅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還白白送了性命。


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給別人留餘地也是給自己留方便


2.給別人留餘地就是給自己留方便


我們說,照顧自己面子的同時更需要照顧的是別人的面子,給別人留一點兒餘地,就是給日後的自己留下了方便之門。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很多人也都跟朱元璋一樣希望在別人面前表現最好的自己,因此,勢必不會喜歡當面揭他短,戳他痛處的人,因為這跟當面扇了自己兩個耳光一樣丟臉,又怎麼肯善罷甘休呢。所以,與人交往,我們一定要給別人留面子、留餘地。


“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是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對上位者沒必要諂媚,對下位者也要給予尊重,一是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二是為今後在困難之際留些迴旋的餘地打開方便之門。


有了這兩點,看似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會變得簡單,很多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順利處理。所以,我們為什麼不給他人留點兒餘地,給自己留點兒方便呢?


“以和為貴”是古今中外通用的處事金針。聰明人總是儘可能地維護別人的面子,不僅贏得了別人的好感,也提高了自己的地位,良好的人際關係只是這些好處的附加品罷了。英國前首相本傑明·狄斯累利在這方面就給我們樹立了好榜樣。


曾經有個很有野心的軍官特別想要獲得男爵的封號,他本人倒是能力很強,狄斯累利也很想跟他和睦相處。但是,這名軍官還達不到加封男爵的條件,狄斯累利認真負責,自然也就無法滿足他的要求,本來是照章辦事,沒想到卻讓這名軍官覺得傷了面子。


當他又一次接到這名軍官加封男爵的請求時,狄斯累利想,他必須要做些什麼,可不能因為自己的再次拒絕給自己樹立一個敵人,於是,他請這名軍官單獨到他的辦公室,用見到老朋友的口吻說:“親愛的朋友,按照辦事規程,我對自己不能給你男爵封號感到十分抱歉,但是,你看我告訴所有人我曾多次請你接受男爵封號都被你拒絕了,這樣可以嗎?”


事情按照首相想象的那樣發展了,消息傳出後,大家都認為這名軍官大公無私、謙虛而又淡泊名利,給予了他遠甚於男爵的禮遇和尊敬。軍官不但不再強求狄斯累利給他封爵,還發自內心地感激狄斯累利,後來還成為狄斯累利最忠誠的夥伴和軍事後盾。


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給別人留餘地也是給自己留方便


3.給他人留面子,自己才能有面子


人的內心十分微妙,相應的“面子問題”也是如此,很多時候只可意會,難以言傳,不過有兩條建議可以給大家:


第一,可能傷害別人面子的事情不要做當面羞辱人,進行人身攻擊,大庭廣眾之下揭露別人的短處,公開強硬地給對方提建議,不看場合,贏別人太多,搶別人的風頭、功勞和機會等,這些事情都可能傷害別人的面子,我們最好避開雷區,給他人留點兒餘地。


第二,為人處世主動給他人留面子。在別人面前說對方的好話,主動向對方表示祝賀,適度地誇讚,及時化解尷尬等,都是主動給他人留面子的表現,都能讓別人對你心生好感。


卡耐基是成功學的始祖,他堅持溝通三原則,給人留面子就是其中之一。他認為挑剔別人的錯誤,最可能的結果是使他產生逆反心理,而不是讓他知道自己的錯處,更嚴重的是他可能因此傷害你。因此,他認為如果你能讓別人保住面子,就能獲得對方的感激,還有有求必應。

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給別人留餘地也是給自己留方便


真正聰明的人,無論處在什麼境地,即使富甲一方或者權傾天下,都會善待他人,給別人留點兒面子。要知道,凡事給他人留面子,自己才能有面子。給別人留餘地,就是給自己留方便。


如果你曾經做過不給人留面子的事情,從現在開始檢視自己吧,改掉這個壞習慣。因為,你給別人面子,別人才會在你需要的時候為你打開方便之門,提供援助之手,這樣,對自己來說可能收穫遠大於付出,何樂而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