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把最差的脾氣和自己最糟糕的一面給過自己最親的人?

流星OFSTAR


人都是逐漸成熟的,有些答案是自己思考所獲,有些結果是自己泊來所得,任何經受起考驗的真金都不怕火煉。塵事蒼茫,瑣事繁雜,既有所得也有所失,既有所愛也有所厭,有些事終身不忘有些事隨風而去,在成長中成熟,在成熟中醒悟,溫和待人平和處事在方寸間顯素質在細節中露修養。以前的自己在父母及家人面前不懂得剋制,脾氣由心忽冷忽熱肆無忌憚,有頂撞、有抱怨、有打擊、有衝動,不會考慮後果不知體諒他人,圖一時的嘴快而忘記了親情,會動嘴而沒有頭腦,會開口而不想方式,傷了人寒了心。因此自己時常剋制自己,想想年邁的雙親、年幼的兒女、操勞的媳婦,每次發脾氣也悔恨自己,在生活中磨鍊在相處中改正,現在的我獲得了家人的認可,更願意與我交談,更願意與我溝通,自己不在孤立,家裡有氛圍臉上有笑顏,讓自己改變讓自己受益,因此把最差的脾氣和最糟糕的一面給親人是最大的愚蠢,大家相陪相伴,相親相愛,溫暖而融洽,關心而幫助才是內心最好的依靠!




張賀安


親人,就是讓你又愛又恨、無可奈何的人

1. 因為親人,所以親人

親人,那些我們從出生就有了直接聯繫,並且無法選擇的人,在我們的日子當中,是一種神奇的能量。在我們無助的時候,他們會是最溫暖的那個臂膀,安撫我們受傷的心,可有時候,他們也是那個最莫名其妙的阻力,讓我們無法勇敢前行。

所以才有一句話,叫做“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 因為親,我們把最深處的秘密交給他們;

  • 也因為親,我們總想讓他們時時刻刻理解、包容我們;

  • 還因為親,我們總會在和他們討論事情時,忘記了考慮、忘記了猶豫,把最傷人的那些話,都往外噴。

2. 既是親人,就該想辦法更親近

記得有次我對父親說,我簡直對你無可奈何,你對我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感覺?父親咧開嘴笑了:可不是嘛。相逢一笑泯恩仇,家人之間,哪有那麼多是非對錯呢?

這世界上,恐怕沒人敢說自己沒傷害過親人,成長的過程充滿著控制和反抗,任性妄為本來就是年輕時的權利。人沒有最差的脾氣,只有遇到問題後更暴躁的情緒。最糟糕的一面是什麼,有時候自己都搞不清楚,不是嗎?

要溝通,要商量

其實,和親人之間最怕的不是爭論、矛盾,怕的是不溝通、不商量,有了矛盾和爭論之後,冷靜下來了,就起個頭把問題好好說清楚、道明白,不讓任何一個問題沉下去,也就不會讓關係越來越有隔膜,越來越覺生疏。

要懂自我調節,合理表達

再有一個,要學會釋放自己的壓力,當你覺得心裡有事又排解不開,對家人講又無濟於事的時候,學會找朋友傾訴,或者找一些對問題有幫助的人諮詢,最不濟自己去鍛鍊健身出一身大汗,也能放鬆得多。像女生追追劇、看看八卦,先把情緒平復了,再去處理別的問題,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家人不是垃圾桶,切記

最忌諱的就是帶著情緒回家,既不和家人訴說,又不進行自我排解,這屬於不成熟的表現。那家人如果正好撞在槍口上,運氣不好便成了炮灰 ,實在冤枉啊~

你用自己的身體力行,把一個戰壕的兄弟,硬生生變成了敵人——在外面疲憊不堪,回家來還得唇槍舌戰,累不累?可全是咎由自取,怪不得別人。

3. 互敬互愛,親上加親

首先,要明白親人血緣關係雖然與身俱來,卻不是天生就好。

在和親人的相處當中,得有禮有節,互相尊敬,互相愛護。慢慢相處久了,感情也就自然好了。所以人們都說,親人之間要多走動,才會更親。而至親的家人之間,也需要多交流、多聊天,關係才會親密無間。

其次,不要對家人有太多過頭的要求

所謂過頭的要求,基本都是這樣開頭的,你應該/你必須/你至少……似乎作為家人,就有了某種滿足我們要求的義務,這讓人感覺很不舒服也。更好的方式是,我需要你幫我/替我/照顧我……這樣就表達了自己的需要,又讓對方有種被託付的成就感,舒服多了不是。

尤其有些事,的確自己家人做不到的,比如孩子再努力,就是考不了100分,比如父母再拼命,你也當不了富二代……而你卻提出了要求,這個時候,得有慚愧心,明白是自己不切實際。


總而言之,把壞脾氣和糟糕的一面留給家人,是大部分人無意識中做的最利於自己的選擇,畢竟在社會上,隨意放縱自己的脾氣,誰都知道後果未必好。只有在家人面前,放肆一下,縱容一些,不會有那麼多顧慮。

只不過,人得慢慢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最好不要用衝動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學會用柔和的方式化解問題,為自己爭得更多好人緣,也讓家人跟你在一起感到輕鬆,這樣豈不是更讓人愉快呢?嗯嗯。

祝好@你!

作者簡介:素秋慈,個人自媒體,拒絕冗繁、享受簡單,願以文字廣結善緣,助力你的成長。


素秋慈


我今年23歲,在上大四,馬上要畢業了,因為這次疫情,我已經在家裡困了三個多月了,在這幾個月時間裡,我發現我經常會把我最差的脾氣和最糟糕的一面給我的父母。

看到你這個問題,我思考了好久,我想,我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

首先,只有父母會包容我無止境的無理取鬧。小時候對著父母發脾氣,是因為自己的不懂事,總覺得父母沒有給足自己想要的,青春期,總是跟父母對著幹,是因為自己的叛逆,想要脫離父母的管制,現在成年了,仍然對著父母吵鬧,是因為社會不會給我發脾氣的機會,他們不會包容我的壞脾氣。

其次,只有父母會關心我生活過的好不好。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和社會上的人接觸,他們所關心的,只有我與他們之間能帶來的相互的利益。他們不會關心我晚上睡覺會不會冷到,他們不會關心我打噴嚏時是不是感冒了,他們不會為我因為糖尿病吃不好飯而傷心,他們不會催促我洗完頭要馬上吹乾......這一切的關心,有時候會成為我煩躁的引線,發洩我心裡的煩悶。

最後,只有父母會希望我活成世界上最好的人。我和父母之間產生了巨大的代溝,我們的價值觀不同,我們接觸的世界不同,但是他們總是想要幫我規劃好未來的路,他們不管我是不是願意接受,他們不管我是不是能夠做到,他們總是不厭其煩的要我去找穩定的工作,他們總是希望我在一個地方不要奔波,他們總是告誡我不要有傷身體的應酬。所以他們不瞭解我的現狀,他們不清楚我面對的困境,他們不理解我所做的努力。於是他們吵了起來。

但是出了家門,我不得不收起我的爛脾氣,我不得不時刻微笑面對陌生人,我不得不用最客氣的語調和別人交談,我不得不展示出我最有禮貌,最優雅的一面,因為我不知道,會不會有一個時候,我需要求到這個人。


人生不迷茫hui


其實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會遇到,因為面對自己最親近的人的時候,人們總是會不自覺地放鬆警惕。

就拿喵醬來說,喵醬在上初三的時候處於青春期。那個時候在家裡媽媽只要說一句話,我都感覺煩的不得了,以至於經常造成母女大戰。每一次我生氣了就會自己一個人在屋裡,還在門上掛了一個生人勿進的牌子。

現在回想一下,似乎每一次都是媽媽先向我妥協。有些時候我說的話比較狠,比如:“從今以後你就不是我媽媽”、“你覺得你是在愛我,其實你是在煩我”。這些傷人的話,有些時候真的會讓媽媽聽到心裡去,她每次都會偷偷的在屋裡面哭。

其實每次向媽媽發完脾氣後,我心裡也是很後悔的。後悔為什麼當時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每次吵架不止媽媽傷心,在吵完之後我也會很傷心。到了深夜,我也會躺在床上把頭蒙在被子裡。偷偷的哭。

但有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真的控制不住,所以有一段時間喵醬就盡力避免和媽媽說話,媽媽似乎也懂我的意思。每天還是像在流水線一樣照常進行著,但時間久了,總覺得缺了點兒什麼。這個時候喵醬似乎都忘了是自己先跟媽媽冷戰的,其實人就是這樣,在一起時間長了覺得煩,好長一段時間不見了又覺得想。這個時候喵醬就會纏著媽媽說好聽的話。

其實除了暫時冷戰這個辦法之外,你還可以想想,你小的時候經常摔碎東西撕破書,但你媽媽有向你吼她一樣,那樣的吼你嗎?其實說白了你有什麼資格吼她,她養了你那麼多年,給你吃給你穿,你還有什麼不滿足的?你還可以想想,如果你生在了一個貧困的年代,你們家窮的都揭不開鍋。在那個年代很有可能會將小孩兒賣了,或者說送出去,那樣的話你可能連你的媽媽都見不到。







愛八卦的喵醬


從小我是一個比較自卑的人,性格孤僻,不愛說話。不會撒嬌,嘴硬,不敢向家裡人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真實的一面,很多時候跟自己的爸媽說不來話溝通不來,因此我很多時候都有把最差的脾氣和自己最糟糕的一面給過自己最親的人。每個人都有脾氣,但是不應該把脾氣發向爸媽。


悸動玲玲


往往都是這樣

我時常在想,是不是因為與最親的人,你知道她不會離開你,會原諒你

所以沒有危機意識

昨天連續看了十多集《不完美的她》,改編日劇《mother》,印象很深刻的有一段

女主周迅“誘拐”的女孩蓮生,(女孩遭受母親與繼父的虐待,繼父想要縱火燒死蓮生),被女主救下帶走。

此時他們身份特殊,周迅成了拐走蓮生的嫌疑犯。在商場裡,蓮生在玩積木認識一位奶奶(女生的生母),因為女兒突然出現的女兒,對話中她詢問蓮生的姓名、來自哪裡。這時周迅回來了,聽到了對話,出於警惕性,立馬要帶蓮生走。

蓮生想多玩一會,這時蓮生開始鬧脾氣,在商場裡亂跑,消失找不到。

最後是女主的生母先找到蓮生,蓮生說“惠奶奶,媽媽已經幫我很多,我是不是又給她添麻煩了,她也是第一次做的我的媽媽”

這讓我想到了小時候,特別理解那種做錯事後的愧疚

小孩大人亦是如此,因為親近反而控制不好情緒,但你是愛他們的,愧疚過後,願感恩,多一點的包容和理解給愛的人,和愛你的人。


一顆想很多的梅子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但是想想自己,回答這個問題又挺不高興的。我們確實是把最好的一面留給了朋友,留給了陌生人,把最壞最差的一面留給了家人。

我跟老公鬧矛盾的時候,心裡別提有多彆扭了,明明我們是最親近的人,可是我們卻是經常吵的面紅耳赤。教孩子作業,我教的跟孩子寫的背道而馳的時候,血壓都飆升到一百八了,要知道我還是個低血壓的。跟父母在一起,意見不合的時候,也會吵的翻臉。

事後,總是迷茫,為什麼跟家人那麼親近,鬧起矛盾來完全的不知道適可而止,不知道收斂脾氣。在單位受領導氣,受同事排擠的時候心裡火大,但是又沒當場發火。

我們把最好的一面留給了外人,把自己最糟糕的一面給了家人。是我們太自私,以為家人會一味的包容我們,寬容我們的過錯,縱容我們的不是。但是人生不能到不可挽回的時候才知道珍惜,人生是跟家人過的,朋友、同事、陌生人只是人生中的過客。以後,多善待家人,善待我們的親人。






繁心依舊


真的是最最有感觸的。

平時的工作中自己給別人的印象是一個脾氣好,善解人意的人。

可是在兒子的心中我卻是一個會隨時隨地爆發的人。

但是我有一點一直堅持。如果我發了脾氣,過後一定會真誠地和兒子道歉,然後和他探討我為什麼會發火,有的可能因為他,走的時候並不是因為他,而是我自己沒有處理好自己的情緒,然後會再討論下我要是控制不住自己脾氣的時候我們兩個分別能做什麼?比如,他看我生氣了,就給我一個擁抱讓我冷靜一下,或者我倆自己分開冷靜一下。

成人的世界也不容易,有時候沒有控制好自己的脾氣也別太自責,現在我和兒子還是會爭吵,可是絲毫不會影響我們的親子關係,現在兒子一看我要發火,就會趕緊說:“我可是你親兒子啊,媽媽”,我就會完全洩氣了。

總之,慢慢地磨合出適合你們的親子模式就好了。


媽媽咪呀GO


有過,而且是經常。

平時在世界上混,有不開心的事,有情緒了不好對外人表現,但回到家裡,思想一放鬆下來,往往就會對爹媽,子女,先生等最親的人發了飆,然後,這些親人們都不知道他們哪裡不對了,於是有可能爆發一場家庭內部的戰爭。這樣老是把自己最醜陋的一面給了最愛自己的人。這點,對他們來說太不公平。可是往往又管不住自己。

自己也經常為此自責,後悔。然後自己給自己說,下次再不要這樣了,一定一定!結果,下次如期而來,我又照樣給最親的人色難或是發脾氣。然後我再次自責再次後悔,如此陷入一種惡性循環而不能自拔。自己也覺得痛苦。

目前正在學習自我改善自我提升,希望能控制不良情緒,別在做傷害親人的事。

在此,也真心向家人們道歉懺悔。[祈禱]


臭美大媽


人的情緒就像飄渺的霧,就像大自然能掌控,我的情緒也是這樣,我喜歡一個人聽聽音樂,在家裡,我會跟家人說我的心情很糟糕,不要煩我,我也不會跟家人發脾氣,一個人靜靜的待一會,或者隨著音樂扣兩嗓子,霧散了人也就好多了,這就是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