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公務員了還有必要考研究生嗎?

王王王儷


在職公務員考研,很有必要。但不是鼓勵你辭職去讀研,而是參加在職研究生學習。

從政策層面看,各級黨委政府對於公務員繼續教育持鼓勵態度,並出臺相關政策。

對公務員個人來說,爭取學歷上和能力上的提升的同時,有可能帶來工資待遇上的實惠。

根據新錄用公務員任職定級規定

“直接從各類學校畢業生中錄用的、沒有工作經歷的公務員:高中和中專畢業生,任命為辦事員,定為二十七級;大學專科畢業生,任命為科員,定為二十六級;大學本科畢業生、獲得雙學士學位的大學本科畢業生(含學制為六年以上的大學本科畢業生)、研究生班畢業和未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任命為科員,定為二十五級;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任命為副主任科員,定為二十四級;獲得博士學位的研究生,任命為主任科員,定為二十二級。”

以上是針對新錄用公務員定級辦法,實際工作中,在職辦事員科員取得研究生,雖然不一定定為副主任科員,工資待遇中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是享受副主任科員待遇。

需要指出的是,新公務員法實施後,職級並行制度為公務員晉升級別提供了便捷渠道,碩士研究生含金量有所降低,畢竟本科公務員兩三年後就是四級主任科員了。

單證研究生已經取消,在職公務員報考研究生,從去年起,需要參加研究生統一考試,畢業後獲得雙證,主要專業是工商管理碩士和公共管理碩士。需要向單位履行報批程序,才能安排時間學習並報銷部分經費,獲得獎勵。

在職學習最好是選擇本地院校,節省住宿交通費用。學費預算五萬元,預計兩年半畢業。畢業後憑畢業證學位證審批表,預計報銷三萬元,獎勵一萬元。自負一萬元。有的地方實行比例報銷加畢業獎勵,具體事宜請查閱當地組織人事財政部門的規定。

歡迎大家就此留言交流。


農夫三拳哦


公務員是職業、是工作,研究生是文憑、是學歷,兩者本就不是有一不能有二、有二不能有一、相互獨立、相互隔離存在的,考上了公務員並不意味著不需要提升學歷,考上研究生也不意味著不需要參加工作、不需要掙生活費,所以無需糾結是否有必要讀研。工作之餘,想考研就考,不想考就不考,全看自己的選擇。

據瞭解,現實生活中有相當一部分公務員在工作之餘選擇了提升學歷,專科又讀了本科,本科繼續讀研,我認為,趁著年輕多學一些知識,提升學歷,益處很多,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嘛,未來肯定會感謝當初那個努力進取的自己。

考上公務員以後,如果覺著崗位還不錯,有比較好的發展前景,那麼肯定是工作第一位,讀研第二位,在工作做好的基礎上,如果還有餘力,就可以去考研,但是隻能讀非全日制研究生,主要是提升一下學歷,與此同時學習更多知識,提升自身各方面能力,當然,非全日制研究生本質還是研究生,只不過學習方式不同罷了,跟全日制相比,不用提檔案,不需要放棄工作,所得學歷對工資定級以及未來升職都有幫助。這樣的話,工作和提升學歷同步進行,哪個都不耽誤。

如果覺著考取的公務員崗位自己並不喜歡,也一直想換個工作,那麼再選擇讀研就果斷選擇全日制的,放棄不喜歡的工作,研究生畢業以後,有學歷有能力,可以重新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工作。現階段很多從大學畢業的學生進入到社會工作幾年以後,不管是一件工作做幾年還是不停的跳槽,總是不能使自己得到心靈上和生活上的滿足,也就是總感覺工作內容、工作環境等不理想,單位不能使自己滿意,所以與其鬱鬱寡歡,浪費時間,不如轉換方向,讀研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研究生畢業以後可以重新選擇工作,到那時,可選擇性就會相對多一些。如果依然對公務員的職業念念不忘,還可以再考公務員,這時候跟之前能夠選擇的崗位就不同了,可以向更高、更好的單位努力。讀研的過程當中,會接觸到更廣闊的領域,不僅僅是知識層面,更是人際和圈子,每一種經歷都是人生的重要財富,在未來都會成為人生不可多得的經驗積累。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無論何時,都應該有憂患意識,居安思危。現如今,擁有本科學歷的人滿大街都是,考上公務員的人裡本科畢業的佔了大部分,想要脫穎而出,提升學歷是主要途徑,減少娛樂時間,攻讀更高學歷,生活一定會更加充實,未來才會走的更堅定。


清絡飲


在職研究生分為專業碩士如MBA和同等學歷申碩兩種,兩種教學的時間安排不同,MBA拿的證書是專業碩士證書,同等學歷拿的是與統招研究生畢業相同的研究生碩士證書,2016年改革之後,兩種研究生都是非全日制研究生。

普通全日制研究生自動享受副科級待遇,即副主任科員,定為24級。參加工作後取得國家承認的在職研究生碩士學位的人員可享受以上待遇,職務是科員的工資享受副主任 科員待遇,級別工資超多24級3檔的不再調整級別工資,津貼享受副主任科員待遇。


如果時間、精力充沛,毫無疑問,考在職研究生對職場發展百利無一害,提升自身職場競爭力。但考在職研究生也是一件投入非常高的事情,報考之前要考慮清楚三個方面的成本投入。

一、經濟成本

在職研究生的學費非常昂貴,我們本省的在職研究生,211、985學校的學費大概五六萬元,普通高校的在職研究大概四萬元左右,全部需要個人支付。如果就讀學校在外地,還要算上週末交通、食宿的開銷。我一同事就讀985學校的研究生,學費5萬多,每週上課支出三四百元,一個月四次課,一年30多次,相關支出一萬多元,讀完在職研究生所有開銷大概六七萬元。也算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在考研之前先考量一下自己的收入情況,再決定是否考研。

二、時間成本

在職研究生性質特殊,由於週一到週五要正常在單位上班,只有週末有時間去學習,意味著在兩三年內要失去絕大部分的週末休息時間。尤其是學校期末考試時間,單位工作比較忙需要加班加點,而你還要複習期末考試,所有事情都集中在一起,兩樣事情還都沒做好,自己整的焦頭爛額。

三、機會成本

雖然公務員工作,相比996工作要清閒一些,但一旦忙起來,也是要加班加點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你讀研期間,由於精力分散,很難將本職工作做到盡善盡美,還可能佔用工作時間來學習。在讀研期間,領導可能不會考慮提拔你。之所以考在職研究生是為了在體制內有好的提升,但有時候機遇轉瞬即逝,晚了一步就步步落後。

綜上所述,如果你很閒,沒有經濟壓力,短時間內升職無望,可以去讀個在職研究,技多不壓身。但不要覺得自己讀了在職研究生在體制內就會得到提拔,考研是錦上添花的事情,而不是雪中送炭。


葉子默


當然,如果你想進高校,那沒辦法了,只能考研,而且還不夠,還需要考博,博士是一條難走的路,面臨很多壓力,正因為這樣,相對來說還比較值錢,記得讀博時,有師兄告訴我,他快抑鬱了,好多時候想跳樓,真的!有的時候你學的好,論文出的快,想早早畢業,導師可能想多挽留你一年,因為你已經入門了,什麼都清楚,導師的項目可能正需要你,這時也是你出成果的時候,捨不得😜有的時候搞的不好,就更不用說了,熬論文吧。讀博需要有個大心臟。
現在國家對研究生的出口收緊了。碩士有5%的被抽檢,博士有10%的被抽檢。所以各學校也加大了要求,不管小論文還是大論文。因為如果學校讓你畢業但國家抽檢不合格的話,黎叔很生氣,後果很嚴重,這還不說,博士畢業要三個或五個盲審,盲審單位好多都是比本校層次好的學校。讀博要謹慎😁我對自己小侄子說的就是千萬不要讀博,那可能是條不歸路,需要天分,需要天分,人和人之間確實存在很大差距。


一葉知秋有仙則名


在職研究生對公務員晉升等方面沒有太大的幫助,考不考實際上無所謂,但從長遠來看,有時間有精力考研究生不是壞事,一來可以提高個人素養擴大知識面,二來也可以增加個人履歷,說不定哪天就用上了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學歷對公務員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大作用:

第一,報考公務員。比如現在公務員最低學歷要求大專以上,很多中央部委甚至要求碩士畢業生,沒有這個學歷要求,不能報名,就進不了公務員隊伍。這是成為公務員的先決條件。

第二,轉正定級。公務員錄用後有一年試用期,試用期後轉正定級,學歷是基本的參考依據。根據《新錄用公務員任職定級規定》第四條規定,直接從各類學校畢業生中錄用的、沒有工作經歷的公務員,根據其學歷定職定級。比如高中和中專畢業生,定辦事員,工資為27級;大專定科員,工資為26級;本科和雙學士、研究生畢業,定科員,工資25級;碩士畢業,定副主任科員(四級主任科員),工資24級;博士畢業,定主任科員(二級主任科員),工資22級。按照這個規定,如果是本科畢業進入公務員隊伍,再去考在職研究生不拿學位,毫無意義;即便拿到了碩士學歷,如果此前已經取得副科職位,對轉正定級也沒有幫助。

第三,提拔晉升。一般情況下,學歷對提拔晉升沒有影響,但在有競爭對手的時候,高學歷可能會對提拔有一定的幫助。比如單位提拔一箇中層幹部,有兩個人選都比較合適,能力經歷旗鼓相當,且每個人選背後都有領導支持,那麼在召開會議研究的時候,具有高學歷的一方,其支持的領導只要在會上提出一點,“某某某的學歷比較高,屬於高素質高學歷的複合型人才,建議考慮使用”,就會給提拔無形中加碼,使競爭處於有利位置。再比如,組織部來考察干部,為了選拔出合適人選,或者本身其實已有目標人選,就會在條件設置上作相關要求,如要求具備研究生學歷,此時如果沒有這個條件,等於直接PASS,連競爭的機會都沒有。這種情況在以前的公開選拔中非常普遍,很多人在這方面也吃了虧。為什麼此前幾年有不少人都去讀在職研究生,很大原因就在此。

總的來說,有學歷總比沒學歷好,高學歷總比低學歷要管用。有時間去讀研究生,當然是好事,沒必要太過功利化。


80後小公


感謝您的提問,我來回答:

我個人認為考上公務員後,有精力最好還是考個在職研究生文憑。如果實在不喜歡公務員生活,也可果斷辭職,考取全日制研究生。

一、選擇在職研究生


如果你考上的公務員職位工資福利待遇很好,職業發展前景也不錯,我認為去選擇一個全日制的研究生,你最好選擇在職研究生的報考。從長遠的角度去考慮,報考研究生,提升自己的學歷是可以的。畢竟有研究生經歷,你學習到的知識,你的視野,你所接觸到的人脈圈,包括你的思維都是不一樣的。另外考研對於你以後的職務晉升、職業發展等,我認為都是會有所幫助的。


二、選擇全職研究生


但如果你考取的是很基層的公務員,工資福利待遇很一般,工作很忙,乾的還是執行類的簡單機械重複工作,有“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覺,整天過得十分鬱悶,而你又恰恰是個很適合做研究的人,且一心想搞研究,切也有研究能力,那我倒是建議你可以果斷放棄公務員,進入你喜歡的領域。人的一生畢竟很短暫,快樂的生活就好,而且只有在感興趣的領域才能有所作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希望能滿意我的回答,我是公考諸葛,隨時分享公考方面知識,歡迎關注……


公務員感悟和知識分享


1、我想說的是對於你提出的這個問題二者並不衝突,無需糾結。如果你考上了公務員那麼恭喜你成功上岸了,開啟了你的職業生涯。很多人對於公務員的瞭解要多的是鐵飯碗,工作輕鬆,社會地位高,福利好這些都足以讓人心動。但同樣也有短板,公務員的晉升是很漫長的,你的能力、資質、學歷、家庭背景、工作年限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晉升並不容易,有的人一輩子可能最後都還只是一個小職員。

2、對於是否要考研究生你需要從幾個方面去考慮,如果你考上的職位還不錯,福利也很好,我想叫你辭職去考一個全日制的研究生是不太可能的,那你就只能選擇在職研究生的報考。從長遠來考慮,報考研究生提升自己的學歷是可以的。你學習到的知識,你的視野,你所接觸到的人脈圈你的思維都會不一樣的。無論你是考公務員還是研究生最後都是希望自己有一份好的工作。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工作中你都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吸收新的東西並學以致用你未來的路才會走得更長遠。考研對於你以後的職稱評定、工資定級這些我相信也都會有所幫助的。

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選擇,不去後悔,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努力克服,堅持下來相信你的未來會更好!我是自考視界(gzdx-Edu),帶你走進不一樣的自考視界!


試界之窗


考上公務員不意味著仕途就到此了結,萬里長征第一步。考上公務員是從政的起點,以後能走多遠在於個人的努力和機遇。

我個人認為年輕人多學點好,考個碩士文憑比別人多個機遇,文憑高你在官場有很多上升機會參加各種遴選。中國省以上好的單位門檻就是研究生,有些單位還要求雙一流大學研究生。在官場做官到了一定程度文憑就很重要的,如本科任職科級幹部,再往上升就要求研究生文憑。很多官場官員都有後續文憑,很多大官碩博文憑的,文憑在官場提升還是重要,文憑是人生機遇,文憑並不代表一定做官,但做官到一定程度還是重文憑的。

文憑不代表個人才幹,文憑是敲門磚,比如火車買票,軟硬坐進的車門不同的,裡面待遇不同的,雖然都是開到終點,但是個中滋味自知。文憑高比別人多了很多機遇和選擇權。比如坐火車你能選擇舒服的軟臥,別人就只選擇硬坐。別人文憑低起點科員,你碩士起點就是副科。


一朵浪花17


這兩者並不矛盾,如果條件許可,建議你二者兼顧。

考上公務員,說明你已經把公職生涯作為了你的職業選擇。

現在你需要思考的怎麼樣在仕途這條路上走得更好,更穩,更遠。

除了做好本職工作,為老百姓做點實績以外,處理好人際關係,提升自己的學識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而花點時間和精力讀個研,對自己的長遠發展肯定是個非常好的助益。

祝福你考上公務員,更期待你更大的成就!



考德上面試


我是職場贏家,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覺得非常有必要,建議你考一下。

此前有個同事,是個轉業幹部,中專學歷,雖然年齡不大,但在單位卻是個年輕的“老幹部”——老資格的年輕幹部。

本來他的仕途非常看好,畢竟年齡在那裡,資歷也在那裡,可是誰曾想開始鼓勵幹部在職學習提升學歷,他不以為意,別人學習他不學,認為學與不學對自己影響不大。

既然有這種導向,單位在競爭上崗時也就設置了學歷條件,一開始設置的是大專學歷,後來是大學學歷,這位同事其他條件都符合,就是學歷不符合,被卡住了。

等到他開始學習,其他學歷低的人已經拿到學歷了,一些比他資歷低的人先後走上了中層崗位。待他拿到學歷證書,以前沒有空餘崗位了,一步慢,步步慢,年齡慢慢也大了,優勢不再了。

雖然現在提拔幹部不要求具備研究生學歷,但是就我觀察,周邊的年輕公務員基本上都已經是研究生學歷,或是進機關時就是研究生,或是在職讀的研究生。

從領導的角度來看,人家有,你沒有,這就是你的劣勢,而且讀了研究生,不管學沒學到東西,至少從表面上看你是一個愛學習的人。

這個社會,什麼都要趁早,包括學習也是。有一句話說得好,栽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此外就是現在。同樣的道理,學習也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