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正當時,智能手機在中老年群體的10年滲透歷程

中老年群體普及智能手機十年曆程,有三個重要節點值得特別重視

2020正當時,智能手機在中老年群體的10年滲透歷程

  第一個節點,2010年。

  這一年,iPhone4上市並大獲成功,標誌著智能手機在交互、體驗、應用上的成熟。雷軍的小米開始成立,帶動一大批廠商投入智能手機市場。

  隨後幾年手機價格大幅下降,功能大大提升,中老年群體開始擁有自己的第一部智能手機。

  AgeClub旗下獨立諮詢業務品牌NewAgingPro最近一年對大量的一線城市50+用戶深度調研,發現2/3以上的受訪者有7年以上的智能手機使用歷史,39%的受訪者有9年以上的智能手機使用歷史,恰好與這個節點相吻合。

2020正當時,智能手機在中老年群體的10年滲透歷程

  這個時期各種為老人設計的老人機不斷出現,既有便宜的百元功能機,也有一兩千元的定製化智能機,比如卡布奇諾、小米多親、中興守護寶等。

  但由於技術不夠成熟、控制成本降低手機性能與體驗、為老服務未打通做透等原因,成功案例並不多見。

  第二個節點,2015年。

  這一年,早已在年輕人中成為第一應用的微信,開始在中老年群體普及,隨後從一二線城市逐漸滲透至三四線直至鄉鎮的中老年群體。

  眾多老年大學、老年文娛項目、尤其是中老年微信公眾號在2015年前後集中創業,他們的第一個動作就是製作大量智能手機使用教程,大大推動了智能手機在中老年群體的普及使用。

  之後幾年,中老年群體的智能手機使用行為不斷加深,在微信端,從文字聊天到語音視頻通話、微信群,從公眾號閱讀到相冊、購物等各種小程序;在APP方面,對新聞、娛樂、視頻、購物等各種APP運用得越來越熟練。

2020正當時,智能手機在中老年群體的10年滲透歷程

  事實證明,老人並不是天生排斥新鮮事物,其實他們很樂意學習新鮮事物,只是初期的智能手機操作複雜、易用性不夠,或者安全性差、欺詐陷阱多,同時缺少學習渠道,讓老人不敢接近。

  這些問題解決好,老人也非常樂意享受智能產品的新奇與便利。

  第三個節點,2020年。

  今年開年至今,疫情從爆發到現在已經2個多月,長時間的居家隔離推動大量線上應用在中老年群體的普及,如短視頻、直播、電商、外賣等。

  同時疫情進一步加強了中老年群體對健康的關注,智能+健康的需求前景充分打開,智能手機的發展將迎來整合各種為老服務的新契機。

  近期京東聯合手機廠商天語推出千元檔“京東時光機”,主打健康醫療服務,說明互聯網巨頭對中老年群體的智能消費越來越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