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葉片佈滿白粉後變為灰白色是什麼病?該怎麼防治

3月18日,一位來自北京市種植辣椒的朋友在農管家問答區域提問:辣椒這是什麼菌害,用什麼特效藥?

辣椒葉片佈滿白粉後變為灰白色是什麼病?該怎麼防治

發病後期整個葉片佈滿白粉,後變為灰白色,葉片背面發病更重些,最終導致全葉變黃,葉片大量脫落形成光桿,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

來看一下農管家後臺專家是如何診斷的:

邢瑞芳(山東省青島市 擅長草莓、番茄、黃瓜、辣椒等作物的植保技術)

白粉病,選用健達或露娜森或乙嘧酚噴霧防治。

夏英三(山東省臨沂市 擅長白菜、菠菜、草莓、辣椒等作物的植保技術)

白粉病,用吡噻菌胺,乙醚酚,四氟醚唑,乙嘧酚磺酸酯,吡唑醚菌酯,露娜森,綠妃噴霧防治。

呂蘭華(山東省聊城市 擅長南方果蔬植保技術)

白粉病危害。可選用綠妃或露娜森等噴施防治。

馮濤(安徽省六安市 擅長植保技術)

白粉病危害,建議使用肟菌戊唑醇或氟硅唑或苯甲丙環唑防治。

毛維山(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擅長柑橘、葡萄、石榴、棗樹的植保技術)

白粉病;防治方法:白粉病一般用三唑類治療,預防以嘧菌酯較佳,也可以用吡唑醚菌酯,醚菌酯,乙醚酚,嘧啶核苷酸治療,嚴重用苯菌靈灌根效果更好。

盧芃源(河南省鄭州市 擅長植保技術)

考慮白粉病,可用乙醚酚,乙醚酚黃酸脂,嘧菌脂,吡唑醚菌酯,露娜森,綠妃防治。注意避免乾溼交替,水量要多,注意增溫排溼。

農管家知識課堂——辣椒白粉病

危害症狀:

主要為害葉片,初期在葉片的正面或背面長出圓形白粉狀黴斑,逐漸擴大,不久連成一片。發病後期整個葉片佈滿白粉,後變為灰白色,葉片背面發病更重些,最終導致全葉變黃,葉片大量脫落形成光桿,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染病部位的白粉狀物是病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發病規律:

一、發生時期。露地多發生於6~7月份或9~10月份,保護地則多見於3~6月份或10~11月份。

二、氣候因素。在25~28℃和50%~80%的相對溼度以及弱光照該病易流行。白天溫暖、夜間涼爽、重露凝集以及田塊潮溼等發病重。南方春季氣候溫暖而潮溼,辣椒極易感染白粉病,但長時間的降雨可抑制病害的發生。

三、栽培因素。土壤過幹或氮肥過多,植株抗病力差發病也重。病原以閉囊殼隨病殘體在地表越冬,或在保護地中蔬菜上循環為害。在田間以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病原在葉片中不斷擴展。當葉片上出現白粉狀物已是發病晚期。在營養生長階段菌絲都藏在葉片裡面,等到產生繁殖體的時候,才伸出葉面。孢子萌發後從寄主葉背的氣孔侵入。

農業防治:

選用抗病品種。選擇地勢較高、通風、排水良好地種植。增施磷、鉀肥,生長期避免氮肥過多。對保護地要注意控制溫溼度,防止棚室溼度過低和空氣乾燥。

化學參考防治藥劑:

35% 氟菌·戊唑醇 懸浮劑(低毒) 使用5-10毫升/畝 噴霧

42.8% 氟菌·肟菌酯 懸浮劑(低毒) 使用5-10毫升/畝 噴霧

40% 苯甲·嘧菌酯 懸浮劑(低毒) 使用30-40毫升/畝 噴霧

29% 吡萘·嘧菌酯 懸浮劑(低毒) 使用30-50毫升/畝 噴霧

75% 肟菌·戊唑醇 水分散粒劑(低毒) 使用10-15克/畝 噴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