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您怎樣理解其中的當代文化意義?

聿劍培訓師


人要自律

原文是,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大意是,孔子評論魯國大夫季氏:“身為大夫竟然僭用天子八佾舞,像這種人,如果我們都可以容忍,那還有什麼人不能夠容忍呢?”

我們理解這段話,是由現代意義的!

那就是人要自律!

我們任何人都有自己的身份、人際關係、社會基礎,所以我們必須注意要自律。不能想怎樣就怎樣!我們要考慮自己的身份、考慮環境、考慮他人的感受!當我們自尊、自重的時候,他人也會尊重我們自己。

我們都是有自己的角色的,比方說是父母的子女、子女的父母、他人的同學或者戰友、他人的領導或者下屬,等等,我們的角色由一系列的身份組成。所以,我們必須注意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環境、處理不同的人際關係時,都要注意自己的身份轉換和自律,以做到恰到好處、自尊自重、人敬敬人。

傳統經典是寶藏,我們必須加以珍惜和善加使用,以期傳承我們的文化、做好我們自己、為社會進步與和諧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