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期貨,扒一扒“口罩套路”

購買口罩是個很難的事。做資金盤的人盯上了這個保命之物,操作成了“口罩期貨“,玩起了”“套路”。

這個套路的模式是這樣的:


第一步,發帖釣魚。

在網上(鹹魚、微信群及朋友圈、設計平臺群組、貼吧、短視頻app等)發廣告,宣稱稱有口罩貨源(從日本/韓國/越南/柬埔寨/老撾/俄羅斯/美國等進口)。如果聯繫購買,需要1000個起訂,每個3-15元不等。

在這個模式下,賣家會私信誘導。

口罩是消耗品,也是當下最要緊的必需品,不僅你需要,你身邊的人也需要。

如果你不能購買1000個,最好找人拼1000個的單。

如果能拉人拼單,還能送你100個你自己的用。

賣家,誘惑買家——拉下線。

此時,買家會有兩種情況:1、直接出錢購買1000個。2、拉人拼單購買1000個,或者更多。

無論哪種方式,下單後,賣家會讓等待發貨。

口罩期貨,扒一扒“口罩套路”


第二步,擇機囤貨。

下單後,賣家會要求先行轉賬支付大額採購口罩的全款,等待發貨。

此時,賣家又有兩種情況:

1、賣家根本沒有口罩,一個都沒有,至少目前沒有。赤裸裸的做盤,一批一批訂單和款項。用後面的款,退貨前面的買家,玩資金接龍。

2、所謂賣家,收到款項後,找渠道,會採購一批口罩。比如:

渠道(1):找小廠家生產一批(就是山寨貨);

渠道(2):勾結接收和分配口罩捐贈的機構,從裡面套取愛心人士捐贈的口罩,成箱的拉走;

渠道(3):在大宗口罩運輸途中,從物流那裡攫取一批口罩(近期,有新聞報道“70萬隻口罩弄丟了”多人報案……等等);

渠道(4):到市場去購買低價的散貨口罩,比如超市、藥店、社區等正規的地方。


第三步,拖延發貨。

買家下單並轉賬後,10天過去了,賣家沒有發貨,著急開始催單。賣家會以各種理由作為說辭,比如“收錢了單還沒拼上、拼上了跟工廠對接、工廠有變化”,“被政府徵用”、“物流運輸限制”、“物流管控、海關限制”……等,讓購買者繼續等。同時,賣家仍然在網上繼續發廣告收單,並用前期的訂單照片繼續吸引更多人購買。

期間,如果買家取消訂單,申請退款,賣家會勸說“再等一等”,會“催單”、會“優先發貨”、會催促物流,儘可能穩住買家,把資金留在手上。一部分人在勸說下,會等待;如果有買家堅持要求退款,賣家會退款,目的是穩住買家,讓套路不出事。


口罩期貨,扒一扒“口罩套路”


第四步,加價發貨。

利用前期下單者的資金,囤積到一批口罩,開始加價應付後面的賣家。因為前期下單的價格低,以5塊錢一隻為例,賣家囤貨的採購價會低於這個價格。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拖延,前期的買家要求取消訂單,正中下懷,賣家很快把前期的訂單退款,然後把5塊錢的口罩加價後,賣給後面的買家。筆者最近看到,某公司採購的一批N95口罩,單隻價格29.5元。

這個過程中,賣家還有後手套路,利用前期訂單的買家,以團購的形式發展下線,最終成為“龐氏騙局”;另一種是盡力拖延時間,等待企業產能恢復,口罩充分供應,價格回落,再以低價購買口罩後以最初的高價出售,從中賺取差價。

這是這個套路的安全退出機制,找各種理由推脫,等到百姓都能在大街上、超市裡、藥房裡買到平價口罩的時候,網上購買的高價口罩也送到了。硬是把口罩炒成了期貨。


此外,純玩資金盤的那部分惡劣賣家,壓根沒囤貨口罩的【騙子】,純騙子——跑路。尤其是通過微信群、朋友圈等形式發佈的口罩廣告,既沒有說廠家也沒有說商貿公司,買家都不知道自己這條線的大頭兒到底是誰,所以“發起人”跑了,拼單的人也沒辦法。

口罩期貨,扒一扒“口罩套路”

下面,來看看已經發生的情況。


口罩期貨,扒一扒“口罩套路”


社交平臺上賣口罩,微商、幹旅遊的,都不是手裡應該有口罩的人。通常都是說:我們海外找到了一個大的工廠,一萬個甚至更大的量起訂,所以需要拼單走起。


口罩期貨,扒一扒“口罩套路”


真有人下單的,而且很久等不到貨。賣家都號稱可以退款。


口罩期貨,扒一扒“口罩套路”


口罩期貨,扒一扒“口罩套路”


口罩期貨,扒一扒“口罩套路”


口罩期貨,扒一扒“口罩套路”


口罩期貨,扒一扒“口罩套路”

2月13日《第一財經》報道,某微信群發現,群內有幾個組員在各個大群之間兜售口罩,約定一週發貨,“舉手者”眾多,但此後購買者又在群裡紛紛表示沒有收到貨,最終以賣家退款結束。

同時,在一些借貸的小群,這幾個組員又在高頻發佈短期借款廣告,借款期限不超過7天。在一番調查之後,發現原來這幾個組員是在經營著口罩“資金盤”的生意:借“賣口罩”之名,免費佔用購買者的資金,同時將這些資金高息放貸,連續滾動,進而形成一個“資金池”。更有甚者,不僅沒收到口罩,資金也沒有退回,不法分子直接捲款跑路。

2月11日,中國銀保監會消保局發佈“關於防範不法分子在疫情防控期實施詐騙造成資金賬戶受損的風險提示”,消保局指出,不法分子在網絡平臺以售賣口罩等防護物資為幌子發佈虛假信息,轉賬收取消費者費用後將受害人“拉黑”,或在釣魚鏈接中誘使受害人輸入個人敏感信息,導致消費者財產受損。

口罩期貨,扒一扒“口罩套路”

除了微信群以外,微信朋友圈也成了出售口罩的聚集地。有的是日本代購,有的韓國代購,也有巴基斯坦空運的,比如“找到了大的供貨渠道,每個限購1000個,接受拼單,發貨時間不保證,單子多到無法想象,可以拼單,著急的朋友全額退款”等等。

口罩期貨,扒一扒“口罩套路”

同時,也有消費者反映,在新冠病毒還未大範圍擴散之前,他在京東入駐的商家下單購買了口罩,當時還是買二送一的現貨,但直到現在,不僅店鋪沒有發貨,整個店鋪都下架了,極大的違背了誠信原則,消費者不知如何追討。消保局還提示,也有不法分子假冒慈善機構或愛心人士,利用公眾同情心,通過微信、QQ等社交平臺以“獻愛心捐款”等名義,向消費者發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獻愛心”的虛假捐款信息,消費者信以為真後,一旦轉賬,就造成賬戶資金受損。


口罩期貨,扒一扒“口罩套路”


口罩期貨,扒一扒“口罩套路”

口罩期貨,扒一扒“口罩套路”

口罩期貨,扒一扒“口罩套路”

口罩期貨,扒一扒“口罩套路”


《封面新聞 》2020年2月22日報道,民營企業委託採購用以捐贈給地方政府支持抗擊疫情的70萬隻口罩離奇丟失,引起極大關注。

有多名讀者聯繫封面新聞,聲稱與四川駿宸集團有類似經歷:委託他人代購數量巨大的口罩後,貨物在發運過程中發生“丟失”,至今沒有收到。

口罩期貨,扒一扒“口罩套路”

最初的報道據稱,口罩在發運過程丟失。承辦人均指向一個人:李宏。隨後的消息是,70萬隻口罩還在倉庫裡。而在沒報道之前,有消息是,承運者聲稱貨物丟失並可以賠償。

猜測,這是想吞了這批口罩啊。

如果沒被拔出來,口罩不知道是什麼結果。

口罩期貨,扒一扒“口罩套路”

口罩期貨,扒一扒“口罩套路”


根據群聊的信息可以看出,購買口罩後在物流過程中“丟失”數量很大,受害人涉及廣東、湖南、重慶、四川等多個省市。目前這些受害人均已分別向所在地公安機關報案。

口罩期貨,扒一扒“口罩套路”


2月21日李宏向《封面新聞》記者反應,口罩並未完全丟失,大部分仍在金邊的倉庫裡。


口罩期貨,扒一扒“口罩套路”

在溝通中,李某強調要先行支付貨運等費用才發貨,駿宸集團要求先把貨物發運至成都,“在證實貨物到達後先付錢後提貨。”李某拒絕了。駿宸集團提出,請李宏告知金邊的庫房和貨物信息,由駿宸集團派人自己去辦理提貨報關發運手續,並支付應當支付的費用。李某對此沒有明確答覆。

駿宸集團堅持以告知的數量291箱(72萬多隻)為準,李某說只能按最初採購數150箱(37萬多隻)發貨。駿宸集團提出以李某簽訂的賠償協議中認定的數量272箱(69萬隻)為發運數,也遭到李某拒絕。

據悉,廣東佛山警方和四川自貢警方對收到的數量巨大的口罩“丟失”報案予以高度重視。目前正在調查。


口罩期貨,扒一扒“口罩套路”


總的來說呢

這些發國難財

奸詐又冷漠

毫無廉恥之心

法律不會饒你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