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為什麼不想收回軍隊戰時指揮權?


韓國為什麼不想收回軍隊戰時指揮權?

《流感》劇照


最近的疫情,又讓韓國電影《流感》火了一把。

《流感》中感人的片段很多,尤其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車仁表飾演的韓國總統,為阻止駐韓美軍轟炸被感染的韓國民眾,力排眾議,下令首都防衛部隊用導彈對付美軍戰機。

為了突出衝突感,車仁表特意強調:首都防衛司令部無論何時都屬於總統管轄。但是美國指揮官卻說:總統您應該跟隨我的指示······

短短的一個畫面,美韓聯軍作戰指揮權的矛盾暴露無疑。


韓國為什麼不想收回軍隊戰時指揮權?

車仁表飾演的韓國總統


很多人都知道,韓國對自己的軍隊沒有戰時指揮權,韓軍的戰時指揮權掌握在駐韓美軍司令部手中,因此也有人將韓國視為美國的傀儡,軍隊指揮權都被美國剝奪了,連主權國家都算不上。

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

起初,是李承晚政府自己主動把軍隊指揮權交給了美國,後來,盧泰愚政府收回了平時指揮權,再後來,盧武鉉政府曾要求收回軍隊戰時指揮權,美國也同意了,雙方還定好了移交時間。李明博上臺後,韓國提出推遲戰時指揮權移交時間,到了朴槿惠時期,韓國無限期推遲了收回軍隊戰時指揮權。

可見,關於韓軍戰時指揮權的歸屬問題,並不是美國不願意撒手,而是韓國態度遊移不動,自己不想要。


韓國為什麼不想收回軍隊戰時指揮權?

韓美聯軍


01

1950年6月25日,朝鮮半島爆發內戰,北方軍隊勢如破竹,將韓國軍隊迅速壓迫到了釜山一隅。不出意外的話,韓國就亡國了。

7月1日,美軍地面部隊登陸釜山,協助韓軍防守。7月7日,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加入戰爭,7月14日,韓國總統李承晚致函麥克阿瑟,表示:在目前的敵對狀態繼續之期間,把韓國海、陸、空軍的作戰指揮權轉讓予美國。

7月18日,麥克阿瑟通過美國駐韓大使覆函予以接受。

至此,韓國軍隊的作戰指揮權,掌握到了美軍手裡,這種情況在世界歷史上是十分罕見的。


韓國為什麼不想收回軍隊戰時指揮權?

麥克阿瑟與李承晚


李承晚之所以主動交出韓國軍隊的作戰指揮權,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韓國軍隊戰鬥力太差,指望不上,倒不如扔給美軍調教,二是讓韓國更好地和美國綁在一起,獲得美國的全面保護。

至於國格尊嚴,此時壓根顧不上,存亡都是未知數。

1953年停戰協議的簽訂,雖然在事實上結束了戰爭,但在法理上,這只是停戰而已,戰爭狀態依然持續。於是,美軍開始長駐韓國,美韓軍事合作也以條約的形勢固定了下來。

1954年11月,美韓《對韓軍事與經濟援助協議議事錄》明確規定:聯合國軍司令部在擔當韓國防禦責任期間,大韓民國武裝力量被置於聯合國軍司令部的作戰控制權之下。

聯合國軍司令部,與駐韓美軍司令部,幾乎是一套人馬兩塊牌子。

美軍不僅掌握了韓國軍隊的作戰指揮權,還通過軍援物資和軍事顧問,掌握了韓國軍隊的裝備、後勤、訓練。


韓國為什麼不想收回軍隊戰時指揮權?

朴正熙政變


這裡有個疑問:1961年朴正熙發動軍事政變,建立了軍事獨裁政府,在這一事件中,朴正熙為什麼能調動韓國軍隊?

敢發動政變,自然是拋棄了正常的遊戲規則。朴正熙所依靠的,是軍隊中的死黨和支持者,振臂一呼,群起響應,與正常的指揮權無關。至於駐韓美軍,並不想過多地參與到韓國內政當中,所以對政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還有一個例外就是在越南戰爭期間,開赴越南戰場的韓國軍隊,也曾短暫獲得過獨立指揮權。

1975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解散了聯合國軍司令部。美軍為了繼續留在韓國,韓國為了繼續獲得美國保護,雙方簽訂了《關於設立韓美聯合軍司令部的交換備忘錄》,韓美聯合司令部取代了聯合國軍司令部,指揮官仍由駐韓美軍司令擔任。


韓國為什麼不想收回軍隊戰時指揮權?

朴正熙與尼克松


02

光陰流轉。時間到了80年代末。

隨著蘇聯勢衰,其全球戰略不斷收縮,冷戰即將結束。在半島的軍事實力對比上,朝鮮全面落後於韓國,其威脅性已大大降低。在這種情況下,韓國是否需要收回軍隊指揮權問題,浮出了水面。

自朴正熙上臺以來,韓國經濟開始騰飛,經過20多年的飛速發展,韓國的實力和國際地位已今非昔比,伴隨經濟崛起,韓國的民族主義情緒高漲。許多人認為,作為一個主權國家,把軍隊指揮權交給外國,是十分丟人的事情,這對韓國的民族自尊、自信造成極大傷害。

也有人認為,韓國周邊不是大國就是強國,國家安全形勢十分嚴峻,需要美國提供保護傘。歷史證明,沒有美軍,就沒有韓國,只要美軍在韓國,韓國的安全就有保障,而將指揮權交給美國,對於提升韓國軍隊的戰鬥力,鞏固韓美聯盟,十分重要,主張維持現狀。

這樣,對於是否收回軍隊指揮權,韓國國內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聲音。此後,韓國政府的決策,都是在這兩種聲音中搖擺。


韓國為什麼不想收回軍隊戰時指揮權?

盧泰愚


1987年12月,盧泰愚當選韓國總統。上臺伊始,盧泰愚就致力於收回韓國的作戰指揮權。

與此同時,隨著冷戰的結束,全球性戰爭威脅大大降低,美國也開始調整全球戰略。

1989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納恩-華納修正案》,決定讓有防禦能力的國家自行承擔本國防禦,美國不再為這些國家承擔防禦義務。對於駐韓美軍,美國的政策是在90年代後半期解散美韓聯合司令部,逐步削減駐韓美軍。

軍隊都打算撤了,指揮權還算個啥。

從1990年2月開始,韓國與美國展開了一系列收回軍隊指揮權的談判,最終雙方達成協議:美軍在1994年12月1日,將韓國軍隊的平時指揮權移交給韓國政府,但保留戰時指揮權。


韓國為什麼不想收回軍隊戰時指揮權?

韓國軍隊演習


韓國收回的平時指揮權包括:警戒任務、部隊調動、軍事準備態勢、海空軍軍預警、三軍聯合戰術演習等常規訓練任務。但是還有危機管理、戰爭計劃、聯合軍事演習以及聯合情報蒐集等屬於平時指揮權的部分,仍掌握在美軍手中。也就是說,韓國只是收回的了部分平時指揮權。

剩下的部分,不是美國不想交,也不是韓國不想要,而是韓國沒有能力接收。

現代化戰爭,拼的不是飛機坦克的數量,而是信息化程度。韓國軍隊雖然是一支現代化程度很高的軍隊,但軟件方面存在很大短板,缺乏預警、指揮以及情報蒐集體系,這些高技術活之前都是美軍在做,如果美軍突然撒手,韓國一下根本玩不轉。

只能等,把短板補齊再說。


韓國為什麼不想收回軍隊戰時指揮權?

韓國戰機編隊


03

2003年,盧武鉉當選為韓國總統。與盧泰愚類似的是,盧武鉉也堅定要收回韓國軍隊的指揮權。在2004-2008年韓國國防中期計劃中,韓國明確提出了“自主國防”的三大任務,其中第一個任務就是補齊短板——發展和完善早期預警、指揮控制力量。

2005年盧武鉉正式向美國提出了收回軍隊戰時指揮權的要求,美國給予積極回應,經過一系列談判,2007年2月,韓國和美國達成了協議:美國將於2012年4月17日,向韓國移交戰時指揮權,同時解散韓美聯合司令部,建立韓國軍隊主導、美國軍隊支援的共同防衛體制。

從聯合防衛到共同防衛,是質的變化。以前有事美韓軍隊一起上,不分彼此,現在是在共同的目標下,各自承擔各自的任務,到那時候,才說明韓國軍隊獲得了真正的自主。

世事無常,有些事註定不會一帆風順。


韓國為什麼不想收回軍隊戰時指揮權?

盧武鉉與布什


就在盧武鉉政府與美國達成收回戰時指揮權的這一年年末,李明博當選為韓國新一屆總統。

李明博屬於保守派,它不認同金大中、盧武鉉對北邊的緩和政策,強調北方已經進行了核試驗(2006年第一次核試驗),對韓國構成了新的威脅,主張重新評價移交戰時指揮權的合理性,實際上就是想推遲接收指揮權。

之後,北邊又進行了核試驗,南北還爆發了天安艦事件,半島局勢驟然緊張起來,李明博認為收回戰時指揮權為時尚早。2010年多倫多G20峰會期間,李明博與奧巴馬會談,正式提出將戰時指揮權移交日期推遲到2015年12月1日。

到了朴槿惠時代,南北局勢依舊緊張,朴槿惠政府延續了李明博時期的保守立場,要求繼續推遲戰時指揮權的移交日期。


韓國為什麼不想收回軍隊戰時指揮權?

李明博視察三八線


2014年10月,在第46次韓美安保會議上,兩國達成了一個移交協議。只要滿足三個條件,美國就向韓國移交戰時指揮權。這三個條件是:半島區域內安全穩定,韓國軍隊具備主導韓美防衛力量的核心軍事能力,韓國軍隊具備在局部挑釁中和全面戰爭初期應對北邊核武器和導彈的能力。

就當前情況來看,這三個條件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可能實現。實際上變成了一種無限期的推遲。

這不是美國強加的,而是韓國自己選擇的,談不上傀儡與否,各取所需罷了。

04

從民族尊嚴和國家顏面上看,韓國想收回戰時指揮權,從現實利益上講,韓國不願收回戰時指揮權,很矛盾。

另一方面,韓國現在仍然缺乏獨立的情報能力和指揮控制能力,其100%的戰略情報和70%的戰術情報,都依賴駐韓美軍。而且,韓國目前也未建立起導彈防禦系統,缺乏主動遏制對手的能力。

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推進軍隊改革、軍備升級、重構指揮體系,這一切都需要巨大的時間和資金投入。


韓國為什麼不想收回軍隊戰時指揮權?

韓國軍隊演習


至於美國,在這個問題上比較超然,如果韓國真的能夠接手,美國撒手離開省錢省事,何樂而不為?

美國一直認為,把駐韓美軍部署在三八線附近,是一種變相的人質,一旦戰爭打響,這些軍隊首當其衝。美軍高度強調機動性,但這些軍隊卻只能死死釘在邊境線上,有點浪費。美國更願意把這些軍隊抽出來,變成機動部隊,讓韓國軍隊充當主力,自己當助攻,這樣可以更好地發揮價值。

畢竟,駐韓美軍的眼光是整個東北亞,而不是區區三八線。

另外,駐韓美軍軍費都是美國在承擔,自己掏錢保護別人,心理難免不平衡,美軍撒手後,這筆錢可以省下來了。之前,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求韓國分擔駐韓美軍50%的軍費,也是不想當冤大頭。


韓國為什麼不想收回軍隊戰時指揮權?

東北亞形勢


離開了美軍的強大支撐,韓國軍隊必定加大采購美國武器裝備的力度,來填補空白,這對美國軍火業很有好處。

但是,在韓國無法獨當一面的情況下,美軍又不能真撒手,一旦搞出了大簍子,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可能白費。

這一切,都有待於未來解決。

目前,韓國軍隊備戰狀態分為五級,沒有敵對狀態的威脅下,軍隊處於五級戰備狀態,但這一狀態幾乎沒有實行過。自1953年停戰協議簽訂以來,韓國軍隊幾乎一直處於四級戰備狀態,而一旦上升為三級戰備狀態後,除首都防衛司令部掌控的部隊之外,所有韓國軍隊的指揮權自動轉交給韓美聯合司令官。


韓國為什麼不想收回軍隊戰時指揮權?

現任駐韓美軍司令、四星上將艾布拉姆斯


《韓美作戰指揮權移交問題回顧與展望》

《美韓戰時指揮權移交的影響分析》

《試析韓國再次要求延遲戰時作戰指揮權移交的動因》

《美韓交接韓軍戰時作戰指揮權的措施與考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