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敬一:商場裡的藝術展怎麼做?


“對商業的進步永葆好奇心”

3278characters/6pics/3videos, reading time ±10mins

Audio Interpreter&Editor : Lori


「方寸山」05輯 | 朱敬一:商場裡的藝術展怎麼做?

「方寸山」是CRR於2020年3月份開播的一檔業內直播欄目,每期將邀請到一位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分享其經驗與想法,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一種形式,與更多“同好”和“同類”,一起交流學習。
關於「方寸山」:

人人心中,都有一座「方寸山」


鑑於直播欄目的時間要求較高,難免部分讀者朋友因為種種原因錯過直播,同時也為了更好地傳遞每一位嘉賓分享的精彩內容與觀點,因此我們會在每期直播之後,對上期內容進行梳理,力爭以更加清晰直觀的文字,完成二次輸出

「方寸山」05輯 | 朱敬一:商場裡的藝術展怎麼做?



「方寸山」直播欄目第5期,我們邀請到了近兩年高頻出現在各大商場活動中的“跨媒體藝術家”——朱敬一,他將用多個親自參與的案例,解讀商業空間與藝術的關係。

「方寸山」05輯 | 朱敬一:商場裡的藝術展怎麼做?

朱敬一


·跨媒體藝術家

·南門書法創始人

·立體的墨創始人

·互聯網藝術研究者

·光影塗鴉表演者

·藝術美學演說家

·網紅書法家



01藝術品一直是特殊的商品
在直播的一開始,朱敬一就提出了“藝術品一直是一種特殊的商品”這一概念,藝術品通過流通、售賣、轉化,從而具有其商業價值。因此,他認為,千萬不能把藝術和商業分家。
隨即,朱敬一簡單介紹了藝術品在商業化路上所經歷的四個大階段:
1.“包養”階段——即在西方國家,早期的藝術品都為皇室所專屬,知名的藝術家也大都被皇權貴族“包養”;


2.自由市場階段——這個時期的藝術品可以在市場流通,進行自由買賣,藝術品作為“商品”的特性表現常態化;
3.金融化階段——金融手段及資本的介入,讓藝術家和藝術品被視為某種身份的象徵,通常只為少部分擁有金錢和權勢的人服務;
4.融合階段——互聯網的加入,讓藝術通過更多渠道迴歸大眾視野,與多個領域進行跨界融合,而其中,與商業空間的融合成為一個日趨主流的方向。
另一方面,早期商業空間中的藝術品,在中國主要是“裱畫店”,在西方則更多的出現在“舊貨市場”。講到這裡,朱敬一順便舉例講了關於西班牙畫家畢加索的故事,並表示,一個在市場上成功的藝術家,一定懂得商業運行的規則。
02商業為什麼需要與藝術結合?
相對於早期商業空間的相對單一,現代商業空間則呈現出“密集”、“
高頻”和“大眾化”等特徵。
於是,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商業模式的不斷更新,對於現階段的商業空間而言,運營者們越來越多地考慮融入藝術相關元素,究其原因,朱敬一認為至少有三個:
首先是多樣性——國內購物中心經歷大爆發,商業的同質化問題早已凸顯,定位趨近的不同商場,其品牌的重複率也較高,因此希望用藝術的點綴穿插來提供更多內容層面的多樣性;
其次是高品位——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藝術都被視為身份與品位的象徵,而這些元素也是如今很多購物中心所渴求的,它們希望藉助藝術的品位,來吸引更多更好的品牌;
然後還有激活人流——商場雖然本質是“做生意”,但隨著體驗性消費逐步大於目的性消費之後,項目方也希望通過引進多種藝術形式與內容,將原本簡單的“買賣關係”進行包裝和淡化,從而讓消費者將更多注意力放在體驗上,主動而自然地完成消費動作,達到持續激活人流的目的。

正是基於這些原因,我們能夠看到越來越多的藝術形式,開始走進各種各樣的商業空間中。
03商業空間融入藝術的範本
商業與藝術結合的理由或許還有更多,而商業與藝術融合的案例已經不在少數。
所以,朱敬一也詳細介紹了當下商業空間融入藝術的部分範本。並且他認為,此“範本”有1.0和2.0兩個版本。
範本1.0版中,大家看到的是“標配式”藝術空間,在國內目前最具代表性項目,包括K11購物藝術中心,以及北京僑福芳草地等。“這樣的項目中,藝術的特質比較明顯,若按比例來講,藝術與商業大概三七開。”
K11購物藝術中心——
新世界集團旗下的K11購物藝術中心,被朱敬一視為1.0版本中的典型樣本,“以上海K11為例,它在商場內的每一層都給藝術留了足夠的空間,並且會不定期的更換藝術的呈現形式與內容,讓消費者在逛商場的同時,又彷彿是在逛一個藝術展。”

「方寸山」05輯 | 朱敬一:商場裡的藝術展怎麼做?

上海K11(圖據網絡)
另一個國內知名案例是來自北京的僑福芳草地——
這個項目擁有比K11更加開闊的空間,並在這樣的空間中融入了多位知名藝術家的作品,尤其是多個大型雕塑和裝置藝術,讓人印象深刻。

「方寸山」05輯 | 朱敬一:商場裡的藝術展怎麼做?

僑福芳草地
而商業空間範本的2.0版,朱敬一將其稱為“

沉浸式”藝術空間,在這樣的商業空間中,藝術的佔比迅速爬升,甚至超過5成。目前國內頗具代表性的項目,朱敬一也給出了兩個案例——TX淮海和SKP-S
先說說作為舊城改造項目的TX淮海,它儼然已經不再像傳統商場的模樣。
“在TX淮海的商業空間內,裝滿了各種藝術裝置,它打破了商場的傳統概念,加入了很多潮流元素,尤其是在展示和陳列方面的藝術化,做得非常好。”朱敬一說道。

「方寸山」05輯 | 朱敬一:商場裡的藝術展怎麼做?

TX淮海(圖據網絡)
同樣將“藝術”放在十分顯眼位置的,還有去年12月全新亮相的SKP-S,去過這個項目的人都紛紛表示,基本上進入商場就等同於進入了美術館,“賣貨”反而成為了配角。
不管是品牌方還是藝術家,都在產品設計與陳列,以及藝術裝置等層面,為SKP-S送上了諸多度身定做的內容。

「方寸山」05輯 | 朱敬一:商場裡的藝術展怎麼做?

SKP-S(圖據網絡)
不可否認,無論是是1.0版還是2.0版,商業空間與藝術內容的深度融合,至少都讓項目方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了“吸睛”的效果。在流量商業時代,這一收穫無疑滿足了各大商業空間最直接的訴求。
當然,朱敬一也提出了一點考慮:身為“購物中心”或“商業空間”,藝術變身主導的運營模式是否會有一定的壓力,或許還需要時間和市場給出反饋。
04融合的核心是“平衡”
在講述商業空間與藝術的關係時,朱敬一不止一次談到了很重要的一個關鍵詞:平衡
他認為,商業空間引入藝術作品也好,融入藝術形式也好,甚至是以藝術為導向進行設計打造也好,都需要將“平衡”放在至關重要的位置。
何謂“平衡”?即要根據商業項目的定位、設計,適當地融入與其氣質相契合的藝術內容,要自然而然,切忌太突兀,為了藝術而藝術。



「方寸山」05輯 | 朱敬一:商場裡的藝術展怎麼做?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藝術家們,希望能與商業空間進行合作,因為傳統的博物館、畫廊空間有限,而商場、購物中心以及多元化的其他商業空間,能夠為他們的創作提供更多可能性
於是,我們看到藝術家之間的對話,從原來的“哪個畫廊代理了你的作品?”或“哪位富商/富婆買了你的作品?”開始變成了“你最近和哪個商場/品牌合作了?”


即便如此,朱敬一還是不建議商業空間將藝術看得太重,其關鍵也在於平衡,平衡二者的關係,平衡二者的具體比例等等。朱敬一認為,“商業空間與藝術應該相互尊重、互聯共生,彼此借力、破界創新。
05個人案例分享
更有趣的是,在這次直播過程中,朱敬一還分享了很多他作為藝術呈現者,與不同商業空間進行合作的精彩案例,並提到了他多次嘗試且在當下頗受歡迎的“眾創繪畫”。即,藝術家在商業空間內進行現場創作,並設計互動形式,讓更多觀眾和消費者也能夠參與到創作之中,上海無限極薈的塗鴉,以及在蘇州誠品為科勒設計的“混搭實驗室”的案例,都很具代表性:


蔚來汽車✖️未來實驗室


最後,朱敬一總結道,類似眾創繪畫這樣的空間藝術創作,之所以比較受到大部分人的喜歡,通常具有四大優勢/特徵:

參與感互動性成就感衍生品


參與感和互動性無需贅言,看過前面的視頻便能一目瞭然。


至於成就感,當每一個普通觀眾/消費者,自己也能夠參與一件藝術品的創作,哪怕只是一幅畫裡面的幾筆塗鴉,也能給個人帶來不少的成就感。
另外就是衍生品,現在很多的藝術作品,都會同時設計出一些列的相關周邊產品,作為藝術創作的衍生資源,在提升藝術創作的影響力之餘,也能夠促進消費的轉化,成為商業與藝術的又一種鏈接形式。
另外,朱敬一也強調,商業空間中的繪畫或藝術創作類表演,其過程已經大於了結果的意義。所以,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他個人的經驗是,現場創作的時間最好控制在20分鐘以內。
簡言之,就是要

讓藝術恰如其分地出現在商業空間中,也呼應了之前朱敬一所提出的“平衡”的重要性。

PS.

文章內僅能插入三個視頻,因此,有興趣的朋友,可通過添加下面小書童微信獲取更多朱老師相關視頻。




隨後,CRR會推出下一期「方寸山」直播的內容預告,敬請關注。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方寸山」小書童,進入微信直播群。


「方寸山」05輯 | 朱敬一:商場裡的藝術展怎麼做?


- THE END -

「方寸山」05輯 | 朱敬一:商場裡的藝術展怎麼做?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為CRR原創版權,部分資料信息由項目方提供。文中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僅用於行業學術交流用途,如有權益疑問請與我們聯繫刪除。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內容需讀者自行甄別接受,與本公眾號的主體企業無關。

「方寸山」05輯 | 朱敬一:商場裡的藝術展怎麼做?

獨到視角 | 犀利表達 | 客觀評述


商業地產志(Commercial Real Estate & Retail Research,縮寫CRR)是以商業地產及實體零售為細分關注領域的垂直自媒體。3年多來,CRR

以獨到的行業視角及客觀的行業態度,對商業地產及實體零售行業的重大新聞、熱點動態、行業大事件進行不聒噪的記錄與分析,發佈第三方視角專業觀點,反映行業真實的發展動態。迄今為止,CRR已經在北京、上海、成都、杭州、西安、重慶建立了城市合作站,更多城市合作伙伴亦在招募中,詳情請致電郵[email protected]

「方寸山」05輯 | 朱敬一:商場裡的藝術展怎麼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