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出去!”:百年前挺不起的脊樑,如今是該挺起來了


“中國人出去!”:百年前挺不起的脊樑,如今是該挺起來了


“中國人出去!”昨天,在青島某社區市民排隊檢測核算時,幾名外國人插隊入場。當現場群眾表示不滿時,一個黑人把單據朝門外扔了出去,並叫囂著:“Chinese get out!”視頻拍攝者稱,工作人員說“給個面子,讓外國人先”。


目前嶗山衛生局已經回應並道歉,稱“堅持中國人、外國人一視同仁”,但並沒有相關的處理結果。


無獨有偶,廣州公安局剛剛通報了一則案件:一外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不配合治療,並毆打咬傷了女護士。而這一次,公安局進行了立案處理,表示“治療結束後,警方將採取刑事強制措施,依法處理。”


這不禁讓人想到了百年前,也曾有洋人叫囂:“華人出去!”百年過去了,祖國強大了,不再任人欺凌了,但為什麼在我們自己的地盤,卻要被他人肆意妄為?


百年前挺不起脊樑,是因為我們的國家不夠強大,如今國富民強,又是什麼讓我們面對部分蠻橫的外國人低下頭顱?


01 “中國人出去”:不夠強大,只會任人宰割


“中國人出去!”:百年前挺不起的脊樑,如今是該挺起來了


百年前的租界,我們的國土被他人“租用”,一塊牌匾激起了無數中國人的怒火。其實,當時的牌子並不是寫的我們熟知的“華人與狗不得入內”,而是“華人不許入”、“狗不許入”。


無論如何,這都是一種歧視和侮辱,特別是為了平民憤,他們又敷衍地修了一座小公園,特權運用得淋漓盡致。


那是百年前的中國,是我們曾經一段屈辱的歷史。不夠強大,只會任人宰割。在推翻了殖民統治以後,我們一步一步地變強,就是為了能有一天挺起脊樑,堂堂正正地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


昨天是愚人節,也是編號81192的忌日。2001年4月1日,為了捍衛祖國領空,飛行員王偉駕駛戰機與美軍偵察機相撞,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喝退了來犯之敵。


那時的我們不夠強大,王偉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我們的尊嚴,也告訴他人:“中國人,不可欺!”


19年過去了,如今,我們的外交部能夠怒懟那些顛倒是非的西方媒體,能夠在國際上有發言權、有一席之地,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我們為生活在這片土地而自豪、驕傲。


實力強大了,才不會任人宰割,但這只是我們走向強大的第一步。


魯迅先生說:“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不必低頭,自尊自信地活著,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


02 “給個面子,讓他們先”:挺起胸膛,才是真正的強大


“中國人出去!”:百年前挺不起的脊樑,如今是該挺起來了


此事件中視頻拍攝者稱:“他們說為了面子,外國人可以不排隊。”如果真的是工作人員的原話,我不禁想問:“憑什麼?這是我們的國家,為何要對外人卑躬屈膝?”


晚清譴責小說《官場現形記》有一章叫《制臺見洋人》(原回題目《洋務能員但求形式,外交老手別具肺腸》),通過制臺對國人和對洋人的不同嘴臉,折射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文中的制臺對屬下苛刻,對同僚蠻橫,“一言不合就拿釘子給人碰”;見淮安知府時不以為然,但當對方抬出“洋人”這頂大轎時,他便一臉奴才相,“外國人頂講情理,決不會憑空詐人的。”


見到洋人後,他為洋人開綠燈,把洋人殺人的事一筆帶過,神態諂媚,還把洋人逗得哈哈大笑,自己則冷汗淋漓。


當洋人拿銀子撫卹死人家屬時,他驚歎:“咦!這也奇了!我只曉得中國人出錢給外國人是出慣的,哪裡見過外國人出錢給中國人。”


內外有別,對自家人頤指氣使,對洋人卑躬屈膝。在晚清小說裡的劇情,竟然會出現在21世紀的今天,真是莫大的諷刺。


想起魯迅先生的一句話:“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後,還萬分喜歡。”


祖國強大了,那是祖國的強大,是它的地大物博和無數國人的努力造就的強大,但那不是中國人的強大。


國人的強大,首先就要挺起胸膛,直起脊樑,無愧於天地。


03 “其他外國人都在排隊”:不一概而論,但也絕不嬌慣


“中國人出去!”:百年前挺不起的脊樑,如今是該挺起來了


在視頻裡有人說了一句“其他外國人也有在排隊的,他們憑什麼插隊?”事實證明,不是所有的外國人都是這樣的不可理喻。


作為理智的國人,我們不會一概而論,禮貌而有序的外國友人,我們歡迎。


在這次肺炎疫情裡,也曾出現美好的一幕。肺炎疫情初期,一些外國人捐贈了大量的口罩,那時還上了熱搜。他們有的直接放在了前臺轉身就走,有的從自己的國家買來口罩送給在中國的朋友。


還有一些國家的音樂人專門寫歌給中國鼓勁加油,專門拍攝視頻懟那些冷嘲熱諷的人。還有人專門製作視頻展示真實的中國,為中國正名。這些外國人,才真正稱得上“外國友人”。


真正的外國友人,他們尊重中國人,熱愛中國的文化,遵守中國的規則。在歷史上,也有很多友善的外國人,他們致力於文化交流,為我們辯解。


而那些無力而蠻橫的外國人,擔不起“友人”二字,我們也絕對不能慣著這些“大爺”。


你越是遷就,別人就越是得寸進尺。今天,他讓這裡的主人“出去”,明天,他又能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


“中國人出去!”:百年前挺不起的脊樑,如今是該挺起來了


“中國人出去!”這句話激起了無數國人的憤怒,也為我們敲響了警鐘:縱容不守規則的人,只會讓遵守規則的人為他們的行為買單。


來到中國,請你入鄉隨俗,而不是反客為主;作為主人的我們,可以熱情好客,但絕不是點頭哈腰。百年前沒挺起來的脊樑,如今該挺起來了!


按規矩辦事,這些人,不該有特權。



作者:九木,90後新媒體作者,用犀利或溫暖的文字擁抱純一不雜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