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過的書中,哪本書改變了你?讓你受益匪淺?

心舒178


這個問題可以拆解為兩個:

  1. 你是怎麼遇到那些足以改變人生的重要之書的?
  2. 哪些書重要到改變了你,我也想看看。

.

第一個問題是隱含問題,因為書和人的匹配因人而異因時而異。一個人和另一個人對同一本書的體驗可能完全不同;一個人的此時和彼時,對同一本書的體驗也可能完全不同。如果省掉中間步驟,只看最終結論,其實是無用功,因為適合他的,未必適合你。每個人需要按照自己具體的當下,找尋適配此刻的書。

此外,每個階段的重要之書是不同的。少年時,我們渴望遠遊,想看不一樣的風景,會看虛構,看哲學,看詩歌,希望看到的世界多一點。工作後,可能會看技能書、方法論,希望有道有術。再大一點,可能會遭遇「重生」時刻,此時,生活的處境逐漸清晰,有人通過撫育子女、探索親密關係重建自我,有人通過創業、創作、投資等等實現個人價值。這時候,每個人的重要之書差別就非常大了。本質是

道路問題,好比通往終點的路千萬條,你選了山路,水路的經驗就沒那麼要緊了。

.

  • 一小部分我的重要之書

《紅樓夢》《小王子》,愛與美的最初認識。

《道德的重量》《被淹沒和被拯救的》,如何看待人性。

《聖經》,宗教與神的體驗。

  • 近期獲益較多的幾本書

《怎樣寫故事》《寫作的禪機》《作家之旅》,寫作書;

《記憶錯覺》《心智的構建》《大腦的故事》,講大腦如何工作的書。

《人生腳本》《人間遊戲》,幫助重看人生的書。

.

有句話說:「你怎樣過一天,就怎樣過一生。」對書也適用:你選擇看什麼樣的書,就選擇了過什麼樣的人生

讀書的痕跡,就是我們人生的軌跡。


空瓶寫作


沒有褒貶之意,

客觀的說,

你的問題有點膚淺了。

單純的一本書是不可能改變一個人的,

包括世界上任何一本書。

我換一個角度來回答。

對我影響大的書有很多,

其中一本是《金瓶梅》。

我不知道這裡可以說的尺度有多大,

就撿一些片段試著說一些。

初次接觸《金》是在高一下學期,

比起很多人算是很晚了。

回憶當時情景,猶如昨天。

那是一個春夏之交的週末,

學校週末休息,

在回學校的路上,碰到一個地攤,

在雜亂的一堆書中我看上了一本簡裝的《金》。

當時的心情如錢塘潮漲,無風三丈,

又似姑娘初入洞房,臉紅心跳血滿噴張。

一溜煙拿回宿舍後,

我獨自一人躺在床上就翻起了燒餅。

效法諸葛亮讀書法,

獨觀其大略。

專挑重點閱讀。

翻到醉臥葡萄架處,

我的三觀當時徹底被撕碎。

描寫精巧,想象奇特,

比喻妙不可言,

文字能巧奪天工如此生來從未見過。

時至今日,十幾年過去了,

也依然覺得蘭陵笑笑生奇才之奇只在曹雪芹之上。

後來上大學,畢業工作,

隨著眼界的開闊,

閱盡東西方男女百態,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些都被《金》描寫殆盡。

畫面中除了人種膚色不同,

其行為舉止,

翻轉姿態一如同出一轍。

當然,這些事最表面,最膚淺的一面。

隨著涉世經驗的積累,

後來又讀了《張竹坡批評第一奇書》,

——當時以兩個月的生活費買了一套齊魯書社出的版本,

發現《金》真是一個爛泥坑中開出的一朵菩提蓮花。

受其影響,曹雪芹寫出了《紅樓夢》。

《紅》被譽為中國小說的巔峰,

《金》則是巔峰之母。

對我的影響是,

讀《金》之前,只生活在“白天”,

只知道光天化日,乾坤朗朗,

只看見白雲萬里,晴空豔陽,

只曉得春花爛漫,人間溫暖;

只知道“白天”的生活;

讀《金》之後,才懂得“白天”之外還有“黑夜”,

“夜生活”的複雜和精彩另有無限境界。

黑夜裡燈紅酒綠,

黑夜裡翻雲覆雨,

黑夜裡人情冷暖,

黑夜裡世態炎涼,

黑夜裡興衰成敗,

黑夜裡生死幻滅,

。。。。。。

黑,不一定惡,

白,也不一定是真白。

《紅樓夢》如果是中華文化的代言書,

《金瓶梅》就是中華男女的照妖鏡。


包丁解字


提起九夜茴你可能不知道是誰,但《匆匆那年》你肯定聽過或者看過,無論是網劇,還是電影,方茴和陳尋的故事,或多或少都出現在過我們的青春中。

今天想說的不是《匆匆那年》,而是她的另一本青春小說《初戀愛》,故事很簡單,相戀七年的男友提出了分手,說他怯懦也好,移情別戀也罷,結果便是不愛了。以為兩人會邁入另一個人生階段的溫靜難過,卻也無奈。

而她此時得知,愛慕好友蘇蘇的孟帆意外離世,在自己失去初戀的傷痛中,她執著搜尋孟帆留在這世上喜歡蘇蘇的痕跡,結果意外發現,孟帆從頭到尾,喜歡的都是自己,不是蘇蘇。

這部小說沒有多麼恢弘的格局,它只是幾個年輕人的愛情故事,卻又那麼輕易地戳中了人的內心。

婚姻與愛情,暗戀與成全,都是我們生活中輪番上演的人生故事。

這部文筆清新,情節簡單的小說,讓我意識到,原來初戀,最後不一定都會在一起;原來,兩個相愛的人,是可以變為不愛的;原來,分手,也不是多麼了不起的事情。重要的是,在人生的旅程中,你是否認真度過了每一天,不辜負自己的時光,也不遺憾曾經的選擇。

可以說這本小說,改變了我的愛情觀,讓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當現實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往下走的時候,無需害怕,只需遵從自己的內心,坦然地去面對所有的一切。

無論是愛人,朋友,還是親人,人生遇到的大部分人都只能攜手共渡一段時間,當分別來臨的時候,勇敢一點兒,笑著說再見,繼續下一段精彩的旅程。


空思我


《微習慣: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自我管理法則》

這本書讓我改變了我疫情期間無所事事的狀態和頹廢的心情。

只是看了關於如何養成微習慣早上起床喝水,晚上睡覺喝水 ,每天背10個單詞,每天閱讀20分鐘,5分鐘英語原文閱讀。

我的做法是,找一個專門的軟件,比如微信閱讀,英語讀書,有道背單詞等等,它可以記錄你的時間,打卡,然後每天去看看,成就感滿滿。練字,每天一個字,每個字14遍,然後打卡到豆瓣。

接下來還有沒有執行的已經在心裡醞釀的微習慣,比如瑜伽動作、早起早睡(太難了,實在是)、寫作、專業課學習、舞蹈等等,太多太多了,讓我現在把目前的幾個微習慣堅持半年再看看怎麼加進去。


鏡子丟了


一本好書有如一位良師,能帶給你無窮的財富。

應該說我讀過的每本書,或多或少都會給我一些生活的啟發乃至傳遞給我一些經營人生的理念。

說到受益匪淺,典型的有以下幾本:


《無聲告白》:終其一生,我們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實的自己

這本書我讀了三遍,每次讀完根據每個人的角色感受點不同,帶給我的觸動也不同。所以這本書教會了我很多對人生的深刻理解。


拿我自身來說,小時候跟主角莉迪亞一樣,是偽裝自己做事的,知道爸爸媽媽喜歡考高分的自己,就拼命取得高分,從沒有一次是說,我喜歡學,我要考高分,而是我考高分,爸媽會高興。


但那時候,我是不知道該尋找真實自己這個狀態的,別人的期望對我來說就是目標,就是動力,直到大學,找工作開始,父母開始教育自由化管理,什麼也不管了。

最初,我真的不適應,我發現自己什麼也不敢做,也不知道該做什麼,父母這時候才告訴我說,你長大了,學會自己做決定。


這本書其實讓我看到了童年的自己,只是相比而言,我要幸福的多,因為未發現真實的自己之前,我對這個概念也是模糊的。


如今,我已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自己喜好和方向,得到並且深得家人的認可,對我來說,找到真實的自己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值得終其一生去尋找。


《老人與海》:人不抱希望是很傻的

希望,聽起來好像沒有盡頭,好像很虛無縹緲。把感情遙寄遠方的時間,好像不怎麼靠譜的樣子。


《老人與海》這本書,我剛讀的時候,真就覺得這個倔強的漁夫老頭挺可愛的,覺得他一無所有,還樂呵的過日子,像極了沒心沒肺的自己。


再讀,才發現這位老漁夫才是擁有智慧的人,不在乎外界的眼光,不在乎自己的現實情況,終日保持著對生活的希望。

人活著,沒有了希望,也就失去了生活的意義。不過是可以喘息的行屍走肉罷了,做人,還是要有點追求,希望,就是前方。


《一個人的朝聖》:我們總要學會原諒過去的自己

哈羅德是一個恨了自己大半輩子的人,他恨自己沒有跟兒子表達愛恨自己在兒子溺水時,沒有衝下去救,恨自己一直碌碌無為,恨自己一直沒讓妻子莫琳滿意。


生活過成了一汪死水,和妻子為數不多的話語,更加鬆動了這個家的根基。妻子不願承認兒子的離去,自己無法打開自己和莫琳的心結。


朝聖之路,讓他慢慢的找到了自己,喚回了自己,真實的哈羅德回來了,原諒了自己,世界還是如此美好。


其實,生活中很多人過得不快樂,有的是因為童年的陰影,有的是因為對某件事耿耿於懷,我們都應該像書中的主人公哈羅德一樣,學會原諒自己,和過去的自己和解,才能找到通往快樂的那扇門。


七秒魚論


你讀過的書中,哪本書改變了你?讓你受益匪淺?

我讀過的一本書《在愛中修行》讓我受益匪淺。


這是美國的芭芭拉·安吉麗思的一本書,書裡介紹了很多案例和解決的方法,讓我在瑣碎的生活中知道該如何妥善處理。


婚姻是一座圍城。進入圍城的人,自動屏蔽了表達的能力,變化為失語的兒童,完全讓對方彼此去猜測心思。

這也就是翻譯者張德芬要傳達的意思:親密關係中,我們每個人就不自覺地用和父母互動的模式開始運作,或者是下意識地讓伴侶用父母對待你的方式來對待你。想一想,是不是有這樣的習慣或者是做法?

表達是解決婚姻矛盾的首要問題

這讓我不禁想到這樣一種說法:中國的結婚儀式,往往把女方稱為“新娘”,就是要這位結婚的“新娘”替代原來母親——“老孃”的工作,開始家庭的延續。

不管你是否認同這一說法,事實上生活就是存在這樣的例子。

男A在外邊和朋友相處,禮貌友愛,勤快嘴甜,什麼都能夠想的周到;一到家中,A就變了一個樣子,沙發上一坐,除了看電視、玩手機,基本什麼都不做。唯一做的就是指喝妻子一會兒端茶,一會兒盛飯,要麼就是挑刺兒——這裡沒有擦乾淨,哪裡收拾不爭氣。再不濟,他就會發無名火,衝著妻子兒女一頓亂吼,來發洩自己心中的不知道從哪裡來的怒火。


你看,這就是典型的婚姻媽寶男,回到家中就是沒有長大的大男孩,希望妻子像他媽那樣對待他。當然,也有這樣的媽寶女!都是沒有搞清楚自己在婚姻中的身份,也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於是,婚姻雙方矛盾重重,就會走不下去!

怎麼辦?學會表達自己的訴求,向婚姻中的另一方坦率地表達,不要害怕失去愛。愛是在表達中一點點長大的。

溝通交流是解決婚姻的關鍵

芭芭拉把婚姻中的雙方情緒比做一個關聯的兩個水箱,中間是一根水管。在親密關係中,尤其是有了性關係之後,便會建立這種聯繫。(悄悄提醒一下有婚外情的友友們啊,第六感應很靈驗的,估計和芭芭拉所講的蹺蹺板效應有關吧!)

兩個水箱裡裝的是彼此的情緒,一方壓抑情緒,另一方就會通過水管來感知到對方的情緒,然後爆發易怒,替對方來發洩情緒。這就是芭芭拉的蹺蹺板效應。



如果出現了婚外戀,這就很糟糕了,四個人在遭受這種情緒的攻擊,給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擾。舉個例子——


傑克和吉爾是夫妻,而哈維和吉爾有私情,哈維的妻子是海倫。傑克不僅受到妻子及其情緒的影響,還會受到哈維情緒的影響,甚至受到海倫情緒的影響。反過來,海倫也是這樣。如果海倫壓抑了情緒,那麼傑克就會感受到,然後發無名火。四個情緒水箱連在一起,你知道有多複雜了嗎?

所以,當你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要企圖通過外界尋求幫助,造成失衡,而應該是彼此好好表達、交流,按照重複法或者能量轉化法,找到愛的表達通道,讓愛回到婚姻中。

在愛中修行,讓愛成長

在《如何在愛中修行》這本書中,芭芭拉還給我們介紹了愛的高潮——性愛。我就不在這裡贅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讀一讀,對夫妻和諧是大有幫助的哦!


成功感情的基礎不僅僅包括愛和相容,還要有方向感。感情有了方向才會成長。感情的方向由你和你的興趣決定。

每一次痛苦都是一次成長。


無論如何,愛是不回原地踏步的,但是在婚姻中,只有一方在進步,另一方停滯不前就會造成情緒的緊張。這就是不成功的感情。因此,要能夠敞開心扉談談自己努力的方向,和伴侶一起在愛中成長;否則只能面對分離,不要害怕孩子的接受程度,勉強的婚姻比離婚更可怕。孩子是能夠感受得到父母的情緒的。


思三一


三毛全集。尤其是《雨季不再來》很適合女生讀。

三毛真的改變了我很多,尤其是氣質方面,她教我學會了不管條件多麼艱苦都要熱愛生活,不管夢想多荒唐都要自由的勇敢的去追求,不管生活給予什麼重擊都要堅持下去。

三毛這一生真的很坎坷,她過的很難,自己愛的未婚夫死去後,幸好還有荷西在等她,可是最後荷西也走了,三毛苦苦堅持了多年之後才跟著去了。作為三毛的讀者,我特別遺憾她的離去,但是如果作為三毛的朋友,我有點理解她的離去,她後來的幾本書《滾滾紅塵》等我都不敢看,太心疼她了。


古人微友


我認為,在讀過的書中,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是《非暴力溝通》。

它的作者馬歇爾.盧森堡是心理學博士、國際非暴力溝通中心創始人,有著50多年的實踐經驗。他指導人們在婚姻家庭親子,以及我們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運用非暴力溝通消除分歧和爭議,實現了高效溝通,還幫助解決了許多世界範圍內的爭端和衝突。

所以,我們凡人一生中遇到的問題,基本上都可以運用這本書提供的方法來解決。

在生活中,也的的確確幫助我解決了很多問題。

特別是和強勢的人相處。

強勢的人一般都以自我為中心,時時刻刻希望別人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而不去考慮別人的感受。所以和強勢的人打交道,一般人都會感覺不舒服。

但是,也無可奈何。

有時,明明想要好好溝通的,結果卻吵了一架,狀況弄的越來越糟糕。

這個時候用上非暴力溝通就很有用。書中有個例子,有個24小時售貨店的店員被持刀搶劫,但是因為知曉非暴力溝通的法則,簡單的幾句話,就讓歹徒放下了刀,緩解了極度緊張的局面,關鍵時刻挽救了自己的性命。

效果真的就是這麼立竿見影。

其實,人在被激怒做出極端決定的一剎那,可能就是因為一句傷害人的話。

其次,在和家人的相處過程中收益很大。特別是婆媳、夫妻、親子關係上,這些親密關係之所以很難相處,是因為他們牽動了你所有的感情。人在完全感性的時候,理性就會不足,所以可能會做出自己都難以理解的行為,說出一些不合適的話。而被暴力溝通,能夠讓你養成很好的行為模式,在親密關係中同樣適用,而且效果更好。

所以,如果要我推薦一本好書的話。就是這本《非暴力溝通》。


薰衣草讀書會


學生時代,讀過很多課內名著,那時候的我總感覺這些名著內容冗長,沒有新奇的東西,有點應付、有點厭讀,直到聽同學說起《撒哈拉的故事》非常好看,我才開始半信半疑的讀起了三毛。

《撒哈拉的故事》,一本以沙漠為背景的故事書,一本記錄作者三毛在荒涼沙漠所經歷的奇聞的書。

荒涼單調的撒哈拉沙漠在詩人眼裡有著生活的真善美,更有著一種浪漫的、濃情的異域風情的情調。書中的字裡行間都透露著大沙漠獨有的地形地貌與風土人情

雖說故事類的書都有一定的吸引人的情節,但情節也有無聊單調的,也有異於平常的,這邊書讓我對書的益處有了一種新的認識,原來書可以是這麼有趣,原來書可以這麼寫,原來書中真的有黃金屋

以前從地圖上得來的關於撒哈拉沙漠的認識被瞬間刷新;原來撒哈拉沙漠不只有漫天飛舞的黃沙,更有平凡的生活;原來撒哈拉沙漠不只有一望無際的荒涼,更有有趣非常的異域風情······

《撒哈拉的故事》描寫了三毛與荷西撒哈拉生活的所見所聞,在當地的交友故事,每一個故事後面透露的都是一個熱愛生活敬畏生活探索生活的有趣的靈魂。書中更是表現出作者在逆境中生存著卻依然保持著的樂觀的心態,那是一種情懷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書中的世界很大,自然的力量也十分巨大,而人在面對困境時依然可以有著樂觀向上的心態,他的靈魂依然富有。

真心建議各位朋友去讀一讀這本書,真的很有趣。


輕瑤


《故事會》引人入勝,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各種文藝雜誌滿足各種青春狂想,《遼寧青年》三觀正,《海外星雲》開拓視野,《讀者》培養小資,《收穫》《十月》培植厚重感,《文史哲》養成邏輯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