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樓市逐漸復甦 百強房企收金7690億

部分房企表示三月份的銷售已迴歸至上年同期水平。

隨著線下售樓處重啟,樓市已進入緩慢復甦狀態。克而瑞數據顯示,2020年3月,百強房企實現全口徑銷售金額7690億元,環比大幅增長136.2%,但仍同比降低17%。一季度,百強房企銷售規模同比下降近20.8%。

龍頭房企表現突出,碧萬恆一季度全口徑銷售額4250億元,同比僅降0.3%。不過,這一態勢主要因中國恆大(03333.HK)業績調和。一季度,恆大全口徑銷售額1454億元,同比增長21.78%,而TOP20房企中,其餘業績同比增速全部為負。

其中,碧桂園(02007.HK)一季度全口徑銷售額1425億元,同比下跌16.37%;萬科A(000002.SZ)銷售額1370億元,同比下跌8.24%;保利地產(600048.SH)銷售額697億元,同比下跌34.92%;融創中國(01918.HK)銷售額618億元,同比下跌22.46%。

其餘房企中,一季度銷售額同比跌幅位於前列的為中梁控股(02772.HK)、旭輝控股集團(00884.HK)、新城控股(601155.SH)、中南建設(000961.SZ)、正榮地產(06158.HK)、綠地控股(600606.SH)、華潤置地(01109.HK),跌幅分別達44.67%、35.26%、34.5%、29.14%、28.79%、28.67%、21.41%。

除恆大以外,還有部分房企業績表現較為堅韌。其中金科股份(000656.SZ)、招商蛇口(001979.SZ)、中國金茂(00817.HK)、世茂房地產(00813.HK)同比跌幅在個位數,分別為0.35%、3.22%、8.13%、9.09%。

市場分化加劇,前五十強已瓜分超一半市場份額。截至一季度末,TOP10、TOP30、TOP50、TOP100房企權益金額集中度分別達30.2%、45.3%、53.9%和62.3%,碧萬恆集中度提升近4.5個百分點至16.4%,提升幅度最大。

“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市場逐步復甦,房企業績表現超過預期,預計後續市場需求還會加快釋放。不過從全年看,房企今年銷售壓力仍存,如果後續市場表現較好,不排除企業將在拿地等方面更活躍。”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稱。

多家房企也傳遞出市場回溫的信號。龍湖管理層日前表示,3月份開始,整個市場慢慢復甦,長三角已恢復到近八成,華南的廣州、深圳,西部的成都、西安,這些城市復甦非常快。“到4月份,整個銷售市場應該會回到正常水平。”

從監測數據看,上述城市確實已搶先步入復甦通道。據克而瑞數據,3月,27個重點監測城市同比跌幅收窄至三成左右。長三角地區中,蘇州、南京、無錫等成交量跌幅大幅收窄,杭州、合肥同比實現正增長;上海、廣州和深圳同比跌幅均收窄。

部分房企對後市走向謹慎樂觀。“對今年的地產,我們持謹慎樂觀態度。”碧桂園管理層稱,除湖北重點疫情地區外,全國銷售正迅速恢復。中海管理層同樣稱,2020年市場不確定性在加大,但總體判斷今年市場總量會保持在15~16萬億區間。

但受疫情打擊,悲觀情緒仍在蔓延。旭輝董事長林中判斷,2020年行業整體銷售規模將減少7%~10%,房地產開發投資也會減少。而隨著企業現金流緊張,破產中小企業增多,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

截至目前,多數房企已公佈2020年銷售目標,整體目標率在10%左右,較去年進一步放緩;貨值目標去化率在60%左右,與2019年基本持平。

2020年3月,人民銀行會同財政部、銀保監會召開電視電話會,再次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和“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要求,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中指研究院認為,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房企按下線下復工復產“快進鍵”,房地產市場逐漸好轉,但距離市場正常供求還需要一定的時間,預計二季度房企業績表現將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