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育行業關鍵詞:“加速”和“平臺化”

燃財經消息 4月1日創新工場舉辦“後疫情時代,在線教育的生存法則”線上媒體沙龍,創新工場合夥人張麗君、豌豆思維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於大川、親寶寶創始人兼CEO馮培華、常青藤爸爸創始人黃任在線上做了分享。

疫情加速教育行業,平臺化產品迎來黃金成長期

疫情之下,在線教育行業競爭格局過載,頭部效應顯現,一些現金流和財務模型健康程度相對較差的企業加速被淘汰。

在沙龍上,創新工場合夥人張麗君提出了2020年教育行業趨勢的兩個關鍵詞——“加速”和“平臺化”

2020教育行業關鍵詞:“加速”和“平臺化”

張麗君認為,疫情加速了教育行業直播技術、線上線下的融合、下沉市場、素養化、AI+教育和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此外,疫情還加速了用戶對在線教育的認知,降低了獲客成本,提升了轉化率。對於多數教育企業,從獲客、人員培訓到內部管理,也經歷了一個全面線上化的過程。

在加速過程中,具備真正優質的產品服務體驗、差異化的師資和內容供給、健康的財務模型和更高的運營效率的企業才能最終勝出。

豌豆思維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於大川提到,這場疫情加速了社會對在線教育的認知,而且這種認知是不可逆的。而線下機構轉型線上並非看起來那麼簡單,線上機構有一定的規則,不僅要看懂線上業務的盈利模式,還需要對產品、老師、組織和服務進行定義重構,快速擴大規模。

常青藤爸爸創始人黃任也認為,疫情是一塊試金石,並沒有改變在線教育的發展趨勢。從短期看,因為線下機構的停擺,疫情對在線教育是有利好的。長期來看,疫情期間,很多用戶“被迫”體驗了線上學習,加速了對用戶的教育。

疫情期間,親寶寶的DAU實現了50萬以上的增長,親寶寶創始人兼CEO馮培華認為,疫情對人的思維和行為習慣產生了改變,疫情過後,家庭場景會被用戶群更加看重。尤其是早教,疫情發生後,居家隔離成為新常態,這其實是促使早教迴歸“家庭場景”。

隨著教育類優質內容越來越充分,未來的一段時間之內,教育平臺類產品迎來了一定的成長可能性。張麗君表示,做教育類平臺產品,必須獲得有自己獨立的優質教育內容的篩選能力,才能真正意義上長久的持續下去。

後疫情時代,在線教育更應注重內生增長

疫情期間,豌豆思維單月營收超過9000萬,於大川認為,在大的資本下行的週期下,教育企業不要貪多,對於沒有必要的動作,儘量全都砍掉,而且不要盲目增長,充分關注自身的現金流,不能依賴融資。

此外,他認為無論是線上線下、風口、危機還是寒冬,教育行業拼的還是內功。除了流量之外,教育企業應該更關注口碑。豌豆思維制定了“898戰略”,即80%的增長靠轉介紹、口碑續費,90%滿班率,80%的年續費率。

親寶寶創始人兼CEO馮培華也認為,好的產品一定是為用戶帶來價值的,一旦有了價值,用戶就會給出好的反饋和口碑。

同樣,在疫情期間,常青藤爸爸課程的GMV增長了五倍、淨利潤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超過一千萬。

黃任提到,有很多的在線教育公司體量做得非常大,但是整個商業模型並不是很健康,整個UE模型、財務模型其實並沒有跑通,基本上還處於比較嚴重的虧損狀態。常青藤爸爸能夠保持增長是因為在優質內容、流量和IP品牌三者之間形成了一個健康的閉環。

從疫情恢復角度看,黃任認為幼兒園、早教和線下啟蒙課都會是最晚的。對於學齡前啟蒙教育類企業,9月以前都是好的窗口期。

對於在線教育而言,流量增減只是短時的,運營還是要從長期來看,儘量不要被短期趨勢影響長遠的業務發展策略

作者 孟亞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