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城市寵物狗比在農村飼養的狗狗更容易產生社交恐懼

據外媒New Atlas報道,害怕陌生環境、陌生人和其他動物的狗狗經常會出現一些行為問題,從而使它們及其主人遭受極大的困擾。

芬蘭的科學家進行了一項研究,研究了這種狗狗性格特徵的根源,發現了城市生活環境與狗狗的社交恐懼感之間的未知聯繫。

研究称城市宠物狗比在农村饲养的狗狗更容易产生社交恐惧

這項研究是由赫爾辛基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他們通過一項涉及近6000只寵物狗及其主人的行為調查對數據進行了分析。這項分析使研究人員能夠在狗的不同危險因素與社交恐懼之間建立聯繫,其中有些令人驚訝。

幼犬期缺乏社交能力是導致行為問題的一個眾所周知的因素。這可能與在狗狗的生命早期缺乏對不同情況,人和刺激的接觸有關。科學家發現的未知危險因素之一是城市生活環境,在這些地區飼養的狗比在農村飼養的狗更容易害怕。

赫爾辛基大學獸醫學院的博士後研究員詹妮·普魯寧(Jenni Puurunen)說:“以前從未對狗狗進行過類似調查。我們所知道的是,城市中的人類精神健康問題比在農村地區更常見。但是,需要進一步的研究,然後才能說出有關居住環境的原因。”

研究称城市宠物狗比在农村饲养的狗狗更容易产生社交恐惧

該研究揭示的其他有趣見解之一是,狗狗的活動水平似乎與其社交恐懼程度有關。狗狗越害怕,主人參與活動和訓練的次數就越少,儘管這是否是行為的原因或結果尚不完全清楚。

赫爾辛基大學的漢尼斯·洛希教授說:“我們已經發現,活動和刺激對狗和人的行為都有積極影響。當然,膽小狗狗的活動較少也可能歸因於其主人希望避免將其犬暴露於壓力之下。也許人們與膽小狗狗的互動並不那麼活躍。”

研究小組還發現,某些品種的狗比其他品種的狗更膽小,例如,西班牙水犬和喜樂蒂牧羊犬不像愛爾蘭軟毛梗那麼勇敢。

洛希說:“不同品種之間的差異支持這樣一種觀念,即基因會影響恐懼感以及許多其他心理健康問題。這鼓勵我們開展進一步的研究,尤其是在遺傳方面。總而言之,這項研究為我們提供了改善我們最好朋友的福利的工具:幼年時期的多樣化社交,積極的生活方式以及精心選擇的繁殖方式可以顯著降低社交恐懼感。”

該論文發表在《科學報告》雜誌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