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唐代“行銷全國”到宋時“另闢蹊徑”,川茶如何創收百萬貫外匯


從唐代“行銷全國”到宋時“另闢蹊徑”,川茶如何創收百萬貫外匯


從唐代“行銷全國”到宋時“另闢蹊徑”,川茶如何創收百萬貫外匯

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物產豐富的巴蜀地區都是歷朝歷代重要的賦稅來源地之一。巴蜀之地的繁華在唐代達到了鼎盛,那時他是全國數一數二的物資集散中心,全國工商業第二繁榮的城市,博得了“揚一益二”的稱號。

巴蜀地區的繁華是由各種品類豐富,數量巨大的物資支撐起來的。我們熟知就有絲綢,鐵、布帛、書籍等等,其中“川鹽,川茶,川酒”三樣應該算是其中的“支柱產品”。


從唐代“行銷全國”到宋時“另闢蹊徑”,川茶如何創收百萬貫外匯

“川鹽,川茶,川酒”三樣蜀地“支柱產品


東漢時期便有的自貢井鹽自然不必多說,興於漢代的川酒自然也不用贅言,那麼川茶何德何能與前面兩者相提並論呢?

從歷史上來講,川茶的歷史並不比川鹽川酒短。早在漢晉時代西南地區就是我國重要的產茶地區。魏晉時期編撰的《華陽國志》中就曾記載了巴地貢茶,有“園產香茗”之稱。西漢時期著名的辭賦家揚雄也在其《方言》中有關於蜀西南茶葉的記載。

川茶歷史久遠,自然而然地就培育出了一批批好喝茶的人。早在漢晉南北朝時期巴蜀地區的人們就養成了十分普遍的飲茶習慣。根據西漢王褒在其《僮約》中的記載,“亮茶“和“武陽買茶”就是僕役每天的工作之一,這也變相的證明了飲茶在當時已經成為了一種流行的習慣。

時間來到唐代,這時候川茶已經從“地方特產”上升到了“地方形象標誌”。

這就好比現在說起火鍋自然就想到了重慶火鍋,轉而就會由重慶火鍋的麻辣聯想到重慶人直爽的性格。這在一過程中,川茶還獲得了一個名人背書,正式將川茶的地位和名譽定下來。

唐代著名的茶學家,有“茶仙”稱號的陸羽在其《茶經》中是這樣記載川茶的,“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

這裡提到的生長在“巴山、峽川”需要兩人合抱的“嘉木”便是一種野生大茶樹。另外陸羽還在《茶經》中將當時產茶區劃分為八個區域,又特別說明全國的茶葉產區以劍南地區最為重要。所謂“劍南地區”大致相當於古益州地區。而益州大致就是今天的雲貴川渝,加上漢中緬甸等一片地區。


從唐代“行銷全國”到宋時“另闢蹊徑”,川茶如何創收百萬貫外匯

茶園(圖片源自網絡)


古蜀主要的茶葉產區又是哪裡呢?陸羽的《茶經》中給了我們這樣一段答案。

“劍南:以彭州上,生九隴縣馬鞍山至德寺、棚口,與襄州同。綿州、蜀州次,綿州龍安縣生松嶺關,與荊州同。其西昌、昌明、神泉縣西山者並佳,有過鬆嶺者不堪採。蜀州青城縣生丈人山,與綿州同。青城縣有散茶、木茶。邛州次,雅州、瀘州下。雅州百丈山、名山、瀘州瀘川者,與金州同也。眉州、漢州又下,眉州丹稜縣生鐵山者。漢州綿竹縣生竹山者,與潤州同。”

從《茶經》上面的記載來看,當時巴蜀地區的主要產茶地區是彭州、綿州、蜀州、邛州、雅州、瀘州、眉州、漢州八大洲。值得一說的是,現如今這些地區仍是川地主要的名茶產地。

從唐代“行銷全國”到宋時“另闢蹊徑”,川茶如何創收百萬貫外匯

俗話說,盛極而衰,盈滿則虧。唐時風靡全國的川茶到了宋時就遇到了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宋朝時期由於江南建茶的興起,川茶在全國的的市場份額有所下降,由“獨步天下”降到了“分平天下”。南宋著名歷史學家李心傳在其《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中記載道,當時宋代有四大茶,“江茶、建茶、蜀茶、姜州茶”。蜀茶自然不必多說,姜州茶大概產於今天四川涼山會東縣附近。四大名茶蜀地佔了一半。

不過雖然川茶在全國的整體份額有所下降,但是整體產量卻在不斷攀升。除了我們前文說到的茶葉八大產區之外,巴蜀地區的達州、忠州、涪州也緊隨其後發展起來。


從唐代“行銷全國”到宋時“另闢蹊徑”,川茶如何創收百萬貫外匯

茶園(圖片源自網絡)


到了元明清時期川茶的地位和市場份額還在繼續下降,不斷受到全國興起的其他茶葉擠佔。不過在這片慘淡的前景中卻出現了一絲曙光——邊貿。

所謂的邊貿是將川茶販賣到巴蜀地區緊鄰的幾個地區,這條邊貿線路就是我們熟知的“茶馬古道”。其實川茶的“邊引制度”早在宋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那時候說通俗一點叫做“茶葉換馬”。

宋時為什麼會出現“茶葉換馬”的情況呢?簡單來講就是因為互通有無造成的。

彼時宋朝並沒有太多的良種馬匹,加之養馬所耗巨大,王安石就推出一個變法“保馬法”。“保馬法”就是將官家的馬場賣掉,讓民間幫管家養馬,然後管家給養馬補貼,等馬匹養成之後再統一回購。這種想法是好的,但是最後出來的效果卻不好。百姓為了節約草料成本和人力定不會按照戰馬標準飼養,養出來的馬自然不堪用。於是宋朝就和後世清朝買紅夷大炮時的想法一樣,自己造不出來就先買來用。

而對於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而言,“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因為他們的主食是牛羊肉等高熱量食物,過多的脂肪在人體內堆積會引起各種病症。而茶葉不但能夠分解脂肪,還能提供各種身體必須的維生素。所以茶葉自然就成為了藏民們的生活必需品。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茶馬互市就這樣逐漸興旺起來。


從唐代“行銷全國”到宋時“另闢蹊徑”,川茶如何創收百萬貫外匯

各式各樣的茶具


那麼川茶在茶馬互市中扮演了一個什麼角色呢?

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特下詔令用四川名山茶用交易馬匹。從這個時期起,四川名山茶成為了“以茶易馬”、“以茶睦邊”的專用茶,並在漢藏貿易中一直佔據主導地位,時至今日許多川藏交界的地方仍首選該茶。

後來宋朝政府專門在雅州(今雅安地區)設立了“茶馬司”用於專門管理茶馬貿易。這裡古時候本就是漢藏羌等民族的雜居地,通過茶馬貿易也將飲茶的習慣帶給川南的各個少數民族地區。

當時川茶的邊貿市場有多繁榮呢?我們單從當時的茶引上面就能窺探一二。

鹽有鹽引,茶也有茶引。所謂茶引指茶商納稅後由官廳發給的運銷執照。茶引上標明瞭運銷數量及地點,准予按茶引上的規定從事貿易。順便一提,茶引法是從宋代開始實行的茶葉專賣制度。不過茶引制度是否嚴格執行還值得商榷,《二刻拍案驚奇》卷八中寫道,“宋時禁茶榷稅,但是茶商納了官銀,方關茶引,認引不認人。有此茶引,可以到處販賣。”

這時候巴蜀之地的茶引分為邊引和腹引。邊引對應的銷售地區是今天的甘孜、阿壩、青海和西藏等藏族地區,腹引則是對應的內地。這樣說或許不夠直觀,我們來看一組關於茶引的數據。

清代川西產茶地區的灌縣、彭縣、什放、雅安、名山、榮經、天全、茂漢共有邊引4469張,腹引31張。而當時川東產茶區的江津、南川、西陽、彭水、太平只有腹引240張,川南產茶區的洪雅、丹稜、衛州、大邑有邊引20300張,川北產茶區的通江、安縣、綿州有腹引860張。

當時川茶的腹引僅有百十張,而邊引而以千萬計,這一對比自然就能看出川茶邊貿的繁盛。


從唐代“行銷全國”到宋時“另闢蹊徑”,川茶如何創收百萬貫外匯

茶馬古道的藏茶


為什麼當時川茶這麼熱衷於邊貿市場,而不去想辦法開拓全國市場呢?

答案只有兩個字:利潤。

我們來根據文字資料算算其中的利潤,宋朝當時每年需要購買邊馬約3萬餘匹,按照時值購買1匹馬要30餘貫錢,購買三萬匹馬則需要九十萬餘貫。這九十萬貫是個什麼概念呢?

根據宋代資料記載的物價粗略估算,一個銅板在廣東沿海的南恩州可以買兩隻螃蟹;在嶺南夏季的水邊可以買一捧小蝦;在熙寧五年(1072年)杭州觀看歌舞的勾欄裡,可以喝1杯茶;宋徽宗時代的首都開封,1文錢可以買到1貼治療咳嗽的成藥。而市值正常的時候,1000個銅板串起來就是一貫。(宋代財政緊張的時候有過800文至850文當一貫錢的情形) 要知道當時宋朝政府每年鑄錢也不過百餘萬貫。

我們再來看看茶葉換馬又是何種情況呢?

我們按照宋朝中期的物價標準來算,要換一匹“四尺四寸的大馬“需要五十公斤的茶葉(明朝為六十公斤),三萬匹馬就需要150萬公斤茶葉。根據《宋會要輯稿》記載,“凡買價蠟麵茶每斤自三十五錢至一百九十錢有十六等;片茶每大片自六十五錢至二百五錢有五十五等;散茶自十六錢至三十八錢五分有五十九等。”

由於邊貿所用的茶葉大多為藏茶和磚茶形式,茶葉品質並不算太好。我們取中間值粗略一估算,大約花上十餘萬貫的茶葉就能換回價值九十萬餘貫的馬匹回來。雖然期間的損耗和其他成本不低,但是利潤也是達到了驚人的數倍。況且換馬的這150萬公斤茶葉不過佔了川茶產量的一成左右,剩餘川茶走“茶馬古道“換回來的皮毛、筋、藥材等物再進行二次售賣,其中所獲利潤更可再翻數倍。

這樣看來川茶邊貿一來一回的利潤就十分的可觀,“茶馬古道”的興盛也不足為奇了。



【東拉十八扯 032】

【往期專題精選】


從唐代“行銷全國”到宋時“另闢蹊徑”,川茶如何創收百萬貫外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