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看运检分离

最近单位讨论一个问题,对于配网班组应该采用运检分离好还是运检合一好,有的说运检分离好,这样运行的人可以专心巡视,才能把缺陷隐患发现出来,可减少线路故障。不过也有说运检合一好,检修运行一体,班组人员对设备较为熟悉,安全风险较少。我一直认为看不清问题,就无法理解答案,出现莫衷一是的情况。

是运检分离好还是运检合一好,很明显是管理问题。对于管理问题,我们可以参考博弈论来分析一下,博弈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囚徒困境,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十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凿,二者都判刑八年。那么如果两个犯罪不能沟通,警察就会处于信息优势,说你的同伙其实已经招了,这样就形成个个击破;不过如果两个犯罪能沟通,那么罪犯其实就处于信息优势,结果就谁也不揭发,每个人都坐牢一年。


博弈论看运检分离

囚徒困境

在考虑运检分离好还是运检合一好的问题上,管理层就类似警察的角色,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类似罪犯的角色,在运检分离的模式下,如果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不能沟通,运行人员会努力工作发现缺陷,避免检修人员在检修的时候“揭发”而被管理层处分,检修人员必须把发现的缺陷都解决好,不然消缺率偏低就会被管理层处分,这样的局面下,管理层获得信息优势,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都工作量很大,不过设备的缺陷都被解决了,出现比较好的局面。但是现实中是无法避免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不能沟通,那么信息优势就运行和检修人员这边,他们大概率会相互掩护,双方都能偷懒,牺牲的就是电力设备的健康,最后故障频发。所以这个管理问题的实质,就是管理层能不能把信息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很明显,对于变电设备,设备比较少,信息量相对较少,管理层很容易掌握大部分信息,还是可以运检分离,不过对于配网设备,设备特别多,信息复杂多变,管理层就处于信息劣势,根本管理不下去。事实上也是这样,基本上所有单位配网都采用运检合一的方式,直接把减少线路故障的压力传递下去,不过这个方案也存在问题,就是基层单位可以直接躺倒,管理层也没太大办法,因为在信息上不占优势。

博弈论看运检分离

不过随着无人机等新科技的出现,情况就有所不同了。管理层可以把运行人员独立出来,将运行人员的工作规范化,把巡视工作变成信息采集,比如用无人机采集现场图像资料,这样工作一旦量化可控,运行人员就很难偷懒了。然后借助平台优势,对图像进行分类处理,形成工单下发检修班组消除缺陷,检修人员也就被控制住了,这样由于信息平台掌握在管理层手里,管理层其实比基层更了解设备情况,获得信息优势,管理工作就比较顺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