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國風動漫《白蛇:緣起》,用藝術之美重塑的古典愛情故事

由追光動畫和華納兄弟共同製作的動畫電影《白蛇:緣起》於2019年1月在國內上映,上映以來評價參差不齊,有人說電影難逃抄襲的嫌疑,女主白蛇的形象塑造類似花木蘭,白蛇性格不夠鮮明,狐仙造型過於歐美範,畫面佈景又似有宮崎駿的影子等等。

然而《白蛇:緣起》的豆瓣評分7.9,已經超越了大部分國產動漫影片。而我們在電影中也看到了動漫電影在借鑑國外藝術時做了很多本土化的努力,並且在電影取材、意境塑造、藝術形式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進步和成績。

唯美國風動漫《白蛇:緣起》,用藝術之美重塑的古典愛情故事

阿宣和小白

影片主題的突破:還原歷史的矛盾衝突,再現中國式愛情理想

01著眼晚唐歷史衝突,再現亂世中的民生

捕蛇村滿山紅葉、如荼似火,風景如畫,村外山高路險、人煙稀少,整個永州城流光溢彩、燈火輝煌。這就是《白蛇:緣起》故事發生的地點——唐代永州城的捕蛇村,全村男性以捕蛇為生,捕蛇是為了減免賦稅,而因捕蛇而死的人不勝其數。這立刻讓我想起了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所寫的散文《捕蛇者說》: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皆死;以齧人,無御之者。······ 有蔣氏者,其專利三世矣。問之,則曰:“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矣。”······ 餘聞而愈悲,孔子曰:“苛政夢雨虎也!”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五湖!孰知賦斂之毒鼬神是蛇者乎!

電影將柳宗元苛稅猛於虎的觀念借用到影片中,製造了影片情節設置上的第一層矛盾衝突:村民與國師(象徵著繁重賦稅)的矛盾。故事由捕蛇引發,聯想到民間耳熟能詳的白蛇傳說,將白蛇和許仙的愛情故事引入,進而引發了第二層矛盾衝突:蛇族與國師的矛盾,電影開篇就完成了雙層矛盾的設置。而雙層矛盾衝突下是小白與阿宣的愛情糾葛,他們的愛情故事便在這雙重矛盾中開始了起承轉合。

而電影中,我們也可以從主角的服飾上看到唐代服飾的設計,捕蛇村的建築風格,人們的生活習俗等都努力還原唐代本色,足見製作者的用心。

02融合中國式愛情理想,表達人性之美

白蛇傳說是中國古代經典的傳統故事,而白蛇也曾是眾多男子心中的理想妻子的形象。《白蛇:緣起》的創作者也說,從小就特別喜歡白娘子的形象,一直有一個塑造白蛇形象的夢想。白蛇不僅是中國傳統女性,白蛇與許仙的結合也是自古以來人們對愛情的追求和憧憬。

《白蛇:緣起》不拘泥於原故事情節,對發生在宋代的《白蛇傳》關於人蛇之戀愛情故事展開了豐富了想象,將時間定位在五百年前的唐代,重塑了白蛇傳中的人物形象。

一是不同於許仙形象的許宣。而許宣比之於《白蛇傳》裡的許仙,不再是文弱書生一枚,多了些開朗、勇敢,為愛情的奮不顧身,比起那個聽信讒言,對愛情產生動搖的許仙,相信觀眾會對許宣多一些偏愛。

二是稍顯猶豫和優柔寡斷的白蛇,她沒有500年後的白蛇那麼毫無顧忌,對人妖之戀存在的疑慮和顧忌,讓她在這裡變成了一個多愁善感的女子,沒有改變的是她依然甘願放棄一切堅守愛情。

三是小青的形象。她已不再是傳統形象裡那個忠實於白蛇,沒有自己主見形象扁平化的青蛇。在這裡,她有不僅自己的立場,甚至她還有男性的一面,對白蛇的感情也是又像情人,又像姐妹。面對與蛇族對立的人類,小青有自己的判斷,她認為,人都是惡的,並且不顧白蛇的阻攔,將許宣打入佛塔之中。

唯美國風動漫《白蛇:緣起》,用藝術之美重塑的古典愛情故事

青蛇與白蛇

色彩、光影立足本土,唯美國風盡顯傳統審美神韻

01水墨畫中的中國文化元素,冷暖色調的美妙組合

電影不僅專注於中國傳統故事的挖掘,還深究中國傳統藝術的表現手法,在色彩及光影設置上突出了中國水墨畫的風格。

影片開篇與結尾採用水墨暈染的技法導入和結束,水墨畫裡如仙境般,而畫中又安排了豐富的中國文化要素。文化元素的應用讓國人觀影有一種熟悉的親近感,讓外國人觀影能感受到中國文化的精髓。在影片裡,我們能看到珠釵、八卦陣法永州城城門、塔、寺廟、斷橋、雷峰塔等,這些熟悉的元素讓我們感到這就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

唯美國風動漫《白蛇:緣起》,用藝術之美重塑的古典愛情故事

水墨風

而在色彩運用上,分別使用了暖色調和冷色調,在色調的變換中,對觀眾的視覺和心理產生暗示作用。

暖色調的運用:影片開頭在描寫捕蛇村時,主色調使用紅色和黃色的搭配,紅色鮮豔醒目,表現了村民的歡樂和樂觀,黃色代表溫暖,代表了村民的善意和溫情,這裡的暖色調錶現了捕蛇村的寧靜祥和,烘托了許宣生活的背景,進而展現了一個和文弱書生截然相反的許宣形象。

然而平靜的生活裡其實藏著隱患,捕蛇兇險,而捕蛇背後的秘密更是讓百姓痛恨。所以色調也隨著情節的推進發生了冷暖色調的變換,情節從開始的舒緩發展到緊張,進而實現矛盾爆發。這時電影開始使用冷色調。

冷色調的運用效果:青藍紫色這些冷色調的運用,在視覺上形成收縮作用,讓人能感到氣氛的緊張,當國師帶著兵士來到捕蛇村和蛇族進行決戰時,化作巨蟒的小白和國師即將展開了戰鬥,巨蟒化作藍色,天空泛著青色,冷色調渲染之下,人和妖站在對立面,妖如何做出選擇,而人又如何對待妖。冷色調的渲染,加深了在矛盾衝突爆發時人所感到的恐懼無力之感。

02光影音樂裡的意境之美

中國傳統藝術的精髓在意境之美,中國傳統藝術的意境講究若有若無,似有還無,虛實相應,委婉含蓄。而影片在意境塑造上也下足了功夫。主要表現在使用鏡頭和音樂來表現意境之美。小白和阿宣為了去永州為小白找回記憶,一起乘著小船泛舟水上,這時鏡頭忽遠忽近,遠鏡頭下,山水之間的小船是那麼渺小;拉近鏡頭,似乎世界只剩下了阿宣和小白彼此。阿宣的歌聲適時響起,詩詞般地歌詞,悠揚的曲調,似乎在向對方表白。在遠山、薄霧、小船、江水、歌聲之間,愛情的感覺悄然而至,而這份愛,是不是像極了我們初戀的感覺。

唯美國風動漫《白蛇:緣起》,用藝術之美重塑的古典愛情故事

白蛇化作巨蟒

影片擅長運用鏡頭渲染氣氛,同時又使用大量全景塑造環境,利用遠景展示環境多元內容,也烘托出意境之美。主要表現在對捕蛇村村莊及遠山的塑造上,如畫的村落,如夢的景色,這意境已經讓人忘我。注重營造意境,這是對中國傳統藝術的迴歸和追求。

藝術形式上的借鑑與融合

01借鑑宮崎駿動畫人與自然共生的理念,表達人性之美

宮崎駿的動畫無不呈現大自然的秀美和動人,而人在自然面前卻扮演者破壞者的角色。宮崎駿常常思索人與自然的關係,從他的眾多動漫中可以看到他追求的是人與自然的共生關係。

唯美國風動漫《白蛇:緣起》,用藝術之美重塑的古典愛情故事

500年後依然等著和你重逢

《白蛇:緣起》無疑追隨了人與自然的主題,白蛇所代表的妖的世界,其實是自然界的象徵,而人與妖的關係自古也是中國古老傳說的主題,電影裡,白蛇修煉只為成為人身,國師修煉希望成妖成魔,而阿宣為了愛情甘願放棄人身化作狗妖。人與妖或者說人與自然應該何去何從?而影片中的阿宣以及捕蛇村的人最終都做出了正義的善舉,表達了人性之美。

02中美合璧,美式風格的狐仙

影片由一枚珠釵引發,珠釵打開了500年前的回憶,曾因珠釵開始了一場愛戀、遭遇了一場劫難,封存的珠釵裡是小白前世對人的情感和愛,而打開的珠釵,又將今生裡的許仙送到了西湖邊和小白相遇。這枚在影片起著重要作用的珠釵出自寶青坊。

唯美國風動漫《白蛇:緣起》,用藝術之美重塑的古典愛情故事

狐仙


寶青坊坊主是一隻狐仙,初見狐仙,美腿修長,大眼魅惑,纖細腰肢,而最讓人驚豔的是雙面孔的設置,一面是輕信的小蘿莉,一面是狡詐有城府的狐狸頭。狐仙的形象不是中國傳統的人物形象,細看便知它散發著美國氣息,自由奔放而潑辣美麗。狐仙以及狐仙所在的寶青坊不似中國風的清新淡雅,卻散發著美式的奢華氣息。

影片還為許宣設計了貼身寵物狗肚兜,肚兜憨厚幽默,讓觀眾恍惚置身於迪士尼動畫之中。而肚兜雖然有自己的小算盤,跟在主人面前點頭哈腰只為了混口飯吃,但他也會為小白暖身,也會在阿宣落難的關頭,去努力說服村民解救許宣,讓我們看到中國式的理想——崇尚善良和忠義。

唯美國風動漫《白蛇:緣起》,用藝術之美重塑的古典愛情故事

小狗肚兜

結語

《白蛇:緣起》塑造了白蛇傳裡的白素貞和許仙的前世,卻是對白蛇傳人物形象的重塑和構建,影片還原了歷史背景,加入了中國文化氣息,而又借鑑了國外動漫的藝術手法。可以說製作團隊確實用心良苦,而我們在看到電影難免有的瑕疵之時,還是應該給國漫投上一票,只為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堅守。總之,《白蛇:緣起》值得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