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花期有多少天?有何依據?

錢來也


水稻開花花期,每天開花的時間因品種、環境氣候及栽培管理方式有所不同,早稻和中稻比較早,晚稻比較遲,秈稻品種比粳稻品種開花早。在正常情況下,一般上午9點左右開始開花,中午開花最盛,下午4點後很少開花。水稻開花習性對環境變換比較敏感,尤其是溫度、溼度等氣候因素影響。秈稻開花高峰期對溫溼度的變動反應較粳稻敏感,具體表現為高溫、低溼有利於早開花,在適溫、高溼條件下開花延遲,粳稻反應偏遲鈍。水稻揚花至灌漿期是水稻的兩個高溫敏感期,開花時對高溫37C較為敏感,高溫會影響花粉的存活時間及花柱的活力,導致受精不良。在抽穗開花期內,開花時最敏感,開花當天高溫的影響最大,其次是開花前一天,而開花後一天影響較小。田間病蟲害發生情況合理選擇用藥劑,按照藥劑技術要求使用。抽穗開花期用藥要避開開花時段,可選擇下午4點後施藥。


固始1990


水稻的花期一般不會超過一週,簡單的說水稻的揚花期就是水稻的始穗期至齊穗期這個時間段。

水稻揚花,就是把發育成熟的花粉散發出去落在柱頭進行授粉的一個過程。只有經過了揚花、授粉的過程,水稻的稻穗才會結實。而我們的水稻育種工作者也是利用水稻揚花來培育水稻品種。


1、水稻揚花的規律。水稻的揚花非常有特點,並不是從上之下或者從下至上的依次揚花,而是穗部枝梗的最上端的籽粒先揚花,然後是同一枝梗的最下端籽粒揚花,最後才是從最上部的第二個籽粒開始依次的進行揚花,很有特點。


而且,在水稻的揚花期,完全可以通過外觀來判斷稻穗的籽粒是否已經揚花。水稻的穎殼內部有三隻花葯,花葯下部會有連接穎殼下部的花絲。當授粉的時候,穎殼張開,花絲伸長,花葯從穎殼內部伸出,散出花粉授粉,穎殼關閉,花絲殘留在外逐漸的乾枯。所以,如果稻穗逆著陽光看可以看到穎殼內部中心處有一團黃色的東西,那麼這個籽粒就是還未散粉揚花。如果逆著陽光看穎殼內部是空的,那就是已經完成了揚花的過程。

2、花期時間有多長?其實,在水稻即將抽穗的時候,花粉就已經發育完成。所以,不存在抽穗之後花葯繼續發育的情況。因此,隨著稻穗的抽出,水稻就可以進行揚花的過程。

一般來說,水稻從始穗期直至齊穗期大概也就有5-7天的時間。因為水稻的主莖和分櫱抽穗的時間有差異。主莖先抽穗,之後是第2、3、4葉的低位分櫱在逐漸的抽穗。所以,水稻抽穗時間的差異,會形成一個時間段。水稻的揚花,也會因為抽穗期的時間段而隨著水稻的抽穗逐漸的揚花,基本上與水稻的始穗期至齊穗期的時間段一致。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大家好我是阿官,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希望對您有用。

水稻生長各個時期大致所需天數

水稻的生長髮育

水稻從播種至成熟的天數稱全育期,從移栽至成熟稱大田(本田)生育期。水稻生育期可以隨其生長季節的溫度、日照長短變化而變化。同一品種在同一地區,在適時播種和適時移栽的條件下,其生育期是比較穩定的,它是品種固有的遺傳特性。

水稻的一生

幼苗期:秧田期

秧苗分櫱期:返青期 有效分櫱期 無效分櫱期

幼穗發育期:分化期 形成期 完成期

開花結實期:乳熟期 蠟熟期 完熟期

水稻的一生要經歷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兩個時期,其中,營養生長期主要包括秧苗期和分櫱期。秧苗期指種子萌發開始到拔秧這段時間;分櫱期是指秧苗移栽返青到拔節這段時間。秧苗移栽後由於根系受到損傷,需要5-7天時間地上部才能恢復生長,根系萌發出新根,這段時期稱返青期。水稻返青後分櫱開始發生,直到開始拔節時分櫱停止,一部分分櫱具有一定量的根系,以後能抽穗結實,稱為有效分櫱;一部分出生較遲的分櫱以後不能抽穗結實或漸漸死亡,這部分分櫱稱為稱為無效分櫱。分櫱前期產生有效分櫱,這一時期稱有效分櫱期,而分櫱後期所產生的是無效分櫱,稱無效分櫱期。

水稻營養生長期的主要生育特點是根系生長,分櫱增加,葉片增多,建立一定的營養器官,為以後穗粒的生長髮育提供可靠的物質保障。這一階段主要是通過肥水管理搭好豐產的苗架,要求有較高的群體質量,應防止營養生長過旺,否則不僅容易造成病蟲為害而且也容易造成後期生長控制困難而貪青倒伏等,對水稻產量形成影響很大。

水稻生殖生長期包括拔節孕穗期、抽穗開花期和灌漿結實期。拔節孕穗期是指幼穗分化開始到長出穗為止,一般需一個月左右;抽穗開花期是指稻穗從頂端莖鞘裡抽出到開花齊穗這段時間,一般5-7天;灌漿結實期是指稻穗開花後到穀粒成熟的時期,又可分為乳熟期、蠟熟期和完熟期。水稻生殖生長期的生育特點是長莖長穗、開花、結實,形成和充實籽粒,這是奪取高產的主要階段,栽培上尤其要重視肥、水、氣的協調,延長根系和葉片的功能期,提高物質積累轉化率,達到穗數足,穗型大,千粒重和結實率高。

溫度 水稻為喜溫作物。生物學零度粳稻為10℃、秈稻12℃,早稻三時期以前,日平均氣溫低於12℃三天以上易感染綿腐病,出現爛秧、死苗,後季稻秧苗溫度高於40℃易受灼傷。日平均氣溫15~17℃以下時,分櫱停止,造成僵苗不發。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期(幼小孢子階段及減數分裂細線期),最低溫度低於15~17℃,會造成穎花退化,不實粒增加和抽穗延遲。抽穗開花期適宜溫度為25~32℃(雜交稻25~30℃),當遇連續3天平均氣溫低於20℃ (粳稻)或2~3天低於22℃(秈稻),易形成空殼和癟谷,但氣溫在35~37℃以上(雜交稻32℃以上)造成結實率下降。灌漿結實期要求日平均氣溫在23~28℃之間,溫度低時物質運轉減慢,溫度高時呼吸消耗增加。溫度在13~15℃以下灌漿相當緩慢。粳稻比秈稻對低溫更有適應性,

由於高溫條件下水稻光呼吸作用增強。其光合作用適宜溫度範圍較大,秈稻為25~35℃、粳稻為18~33℃,當秈稻低於20℃或高於40℃和粳稻低於15℃或高於38℃時,光合作用急劇減弱。稻根呼吸作用隨溫度升高至32℃時迅速加快,然後緩慢增加,至38℃時達最大值,接著減慢,而稻葉呼吸在20~44℃之間隨溫度升高呈直線增強。低溫(尤其霜凍)情況下,光合效率受抑制,稻根吸水減少,導致氣孔關閉和葉片枯萎。根呼吸對高溫危害的反應比葉片更敏感。

水分 水稻全生長季需水量一般在700~1200毫米之間,大田蒸騰係數在250~600之間,水稻蒸騰總量隨光、溫、水分、風、施肥狀況、品種光合效率、生育期長短及熟期而變化。單季中、晚稻在孕穗期、雙季早稻在開花期、雙季晚稻在拔節、孕穗期蒸騰量最高。當土壤溼度低於田間持水量57%時,水稻光合作用效率開始下降;當空氣相對溼度為50~60%時,稻葉光合作用最強。隨著溼度增加,光合作用逐漸減弱。水稻需要水層灌溉,以提高根系活力和蒸騰強度,促使葉片蔗糖、澱粉的積累和物質的運轉。淹灌深度以5~10釐米為宜,但為了除去土壤有毒的還原物質,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根系活力,還應進行不同程度的露田和曬田。水稻幼苗期應採取淺水勤灌,有利紮根;分櫱期為促進分棵,以水調溫,水層保持在2~3釐米左右,分櫱後期排水促進根系發育;拔節孕穗期是水稻需水最多時期,宜灌深水(6~10釐米);抽穗開花期根據天氣與土壤條件,可以輕脫水或保持一定水層,空氣相對溼度70~80%有利受精;灌漿期田面要有淺水,乳熟後期乾乾溼溼,有利提高根系活力及物質調配和運轉。水稻在返青期、減數分裂期、開花與灌漿前期受旱減產最嚴重,返青期缺水,影響秧苗活棵和分櫱;減數分裂期缺水,穎花大量退化,出穗延遲、結實率下降;抽穗期受旱,影響出穗,減產嚴重。灌溉期受旱,粒重下降而影響產量。水稻在返青期、減數分裂期、開花期對淹水最敏感,長期淹水會導致死苗、幼穗腐爛和結實率降低。

光照 水稻是喜陽作物,它對光照條件要求較高,水稻單葉飽和光強一般在3~5萬勒克斯左右,而群體的光飽和點隨時面積指數增大而變高,一般最高分櫱期為6萬勒克斯左右,孕穗期可達8萬勒克斯以上,但其光合作用隨照度的增加不如C4作物玉米明顯。據國際水稻研究所(IRRI) i976年對50個水稻品種在6萬勒克斯光強下測定,其光合率為34.5~62.1毫克•分米-2•時-1(平均約44.6毫克•分米-2•時-1),同化量因品種、葉齡、含氮量、葉片厚度而異。在光飽和狀態下,水稻上部第一、二葉光合率和光飽和點明顯高於第三、四葉(見圖)。水稻穗的光飽和點為1~3萬勒克斯,同化量最大值為2毫克•分米-2•時-1。葉鞘的光飽和點為2~4萬勒克斯,同化量最大值為3毫克•分米-2•時-1 。

據觀察,水稻抽穗時,若葉面積指數為7.1,平展葉在冠層頂下30釐米處即有90%日光葉片截獲,而直立葉只有50%。因此從理論上說,直立葉水稻群體淨光合作用要比水平葉群體大。但當葉面積指數相當小時,水平葉水稻群體顯示較高的光合作用。此外,當陽光直射時,水稻群體葉片只有一面受光較強;陽光散射時,群體下層葉片受光比直射時多。當群體葉面積指數大於3時,反射輻射約為太陽輻射的20%,群體吸收太陽輻射在孕穗期最高,齊穗後逐漸下降。大部分能量被傳導和蒸騰作用所消耗。水稻淨光合強度最多不超過吸收總能量的5%~6%,其中孕穗期淨能量轉換率約為5%,抽穗期最高為7%,然後迅速下降。水稻是短日照作物,不同類型品種對光照長度的反應不同,在廣州用41個品種經人工控制光長,其反應見表2。可見,早稻和中稻無一定出穗臨界光長,在短日或長日條件下都可正常出穗,屬短日照不敏感類型;晚稻品種大都是短日促進出穗,長日延遲出穗,有嚴格的出穗臨界光長,屬短日照敏感型。

二氧化碳和氧 水稻葉面的光合作用速度隨C02濃度上升而增加,當C02濃度為100Oμl/L時,水稻幼苗生長速度相當於C02濃度為300μl/L時的2.5倍以上。大田水稻作物上一日內C02濃度變化可達60μl/L,中午稻田不同層次的C02值最大差異也可達40μl/L,稻田C02通量值可以下式表示:P=D1-2(C1一C2),P為C02通量,C1和C2分別為Z1和Z2兩高度上空的C02濃度,D1-2是Z1和Z2之間交換速度(與風速有關)。當稻田風速大於0.3~0.9米/秒時,對進一步增強光合作用所需C02的輸送已足夠。水稻對CO2的吸收受02含量影響頗大。當02濃度低至3%時,水稻光合作用和物質生產會明顯加強;但卻會直接損害水稻受精過程而產生嚴重不育現象。

光溫反應 水稻品種的生育期變化受感光性、感溫性和基本營養生長期三個因素綜合作用所決定。基本營養生長期反映水稻品種在高溫短日條件下的生育期長短;感光性反映水稻品種的生育期對不同日長的反應特性,感光性強的品種在短日下生育期明顯縮短;感溫性是水稻品種生育期對溫度的反應特性。感溫性強的品種,當溫度高時,生育期縮短明顯。感溫性、感光性及基本營養生長期等特性如表3所示。

生產與氣象

引種 研究中國水稻品種出穗期日數變化與緯度、海拔、經度的關係表明:由南向北,緯度每增加1度,年平均溫度降低0.8℃,水稻生長季平均溫度降低0.3℃,夏至日長平均增加(不等差逆增)5.4分鐘,水稻品種出穗日數延遲2~2.5天;由西至東,經度每東移5度,水稻生長季平均溫度和日長變化極小,出穗日數相差不多。因此南稻北引,平原移向高原,生育期延長,出穗遲緩,宜引較早熟品種;北稻南移,高原移向平原,生育期縮短,宜引較遲熟品種;東西相互引種,生育期變化小,易成功。此外,在低緯度地區(26°N以南)秈粳早、中晚稻可在本地互相引種;中緯度南部地區(26~32°N),可引種早、中稻和早熟晚秈、粳稻,中緯度北部地區(32~40°N)可引種早粳和中粳稻;高緯度地區(40~53°N)只能引種早粳稻。

適宜播栽期 早粳在氣溫穩定在10℃以上(塑料薄膜育秧在8℃左右)播種,15℃以上栽秧;早秈在12℃以上播種,17℃以上栽種。為保證水稻齊穗揚花期基本不遇低溫危害,粳稻安全齊穗期要求日平均氣溫穩定在20℃以上,無連續3天以上低於20℃的低溫,秈稻(包括雜交稻)要求22~23℃以上,無連續2~3天低於22~23℃的低溫。北方早粳與南方早秈還要避過孕穗期低溫冷害(最低氣溫粳稻不低於15℃,秈稻不低於17℃)。要使水稻抽穗灌漿期處於光、溫、水分比較適宜,又儘量避開病蟲害大發生時期,以獲得較高的光合產量及子粒產量。

合理的群體結構 水稻抽穗灌漿的葉面積指數與產量關係很大最適葉面積主要決定於太陽輻射量,中國水稻齊穗期適宜葉面積指數在6.0~8.0。水稻前、中期適宜群體,要根據溫度與季節條件來掌握。早、中稻季節短,要求葉面積上升快,晚稻則要求葉面積上升較慢,但一般均要求在中期(拔節後10~15天)封行,有利壯稈並結出大穗。

雜交稻制種與氣象 ①定父母本播期差的有效積溫差(X):X=A一(B十B/),A、B分別為父母本播種至始穗的有效積溫值(見表4),B/為保證父母本盛花期相遇母本比父本提早2~3天抽穗所需的有效積溫。父母本花期特點差異很大。父本花期較集中(5~7天);母本花期較分散(15天左右),故父本應分兩期播種,並要求母本始穗比第一期父本始穗期早2~3天。②根據開花天氣條件確定花時相遇時間。正常天氣下,雜交稻父本(以IR24為例)上午9~11時始花、下午1時左右閉穎,峰期在10~11時;母本(以珍汕97為例)上午7~10時始花,下午2~3時閉穎,無明顯峰期。陰雨全天無花;陰天始花推遲且集中;晴雨相間,雨隙花時集中。秋季制種穗部氣溫在27℃ (春繁在30℃ )以下,較高的相對溼度有利開花。




漁歌阿官


在正常情況下15天左右的開花期,水稻在抽穗後(穗頂露出劍葉葉枕1釐米即為抽穗)當天或稍後1~2天就開花。一個穗子頂端最先抽出,穗子頂端枝梗上的穎花先開花,然後伴隨穗子的抽出自上而下,依次開花,基部枝梗上的穎花最後開花。一次枝梗上的開花順序和整穗開花順序不同,首先是頂端第一粒穎花開花,然後是基部穎花,再順序向上,最後是頂端第二粒穎花開花。二次枝梗也遵循這一規律。

水稻從播種至成熟的天數稱全育期,從移栽至成熟稱大田(本田)生育期。水稻生育期可以隨其生長季節的溫度、日照長短變化而變化。同一品種在同一地區,在適時播種和適時移栽的條件下,其生育期是比較穩定的,它是品種固有的遺傳特性。


莫莫奉獻


水稻開花期是水稻一個重要的生理過程,此期的氣候條件對水稻產量和品質有極大影響。水稻花為疏散圓錐花序,花序由小穗組成,每一小穗有三朵穎花,但只有中間一朵能發育成穀粒,另外兩朵退化。水稻開花小卻很美麗,那麼,水稻開花期每天幾點開花?花期有多長時間?水稻開花期需要做好哪些管理?

水稻開花期,每天穀殼幾點至幾點張開?

水稻開花期,每天開花的時間因品種、環境氣候及栽培管理方式而有所不同,早稻和中稻比較早,晚稻比較遲,秈稻品種比粳稻品種開花早。在正常情況下,一般上午9時左右開始開花,中午開花最盛,下午4點後很少開花。

一般認為水稻開花習性對環境變換比較敏感,尤其是溫度、溼度等氣候因素影響。秈稻開花高峰期對溫溼度的變動反應較粳稻敏感,具體表現為高溫、低溼有利於早開花,在適溫、高溼條件下開花延遲,粳稻反應偏遲鈍。

一般水稻揚花期有多長時間?

一般單穗揚花期約5天左右,單株揚花期約歷時10天,整個田塊的水稻揚花期集中在一個星期左右。

水稻栽培品種開花(開穎至閉穎的時間)持續時間一般為46-92分鐘,開花的時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授粉的進度。溫度也會影響水稻開穎,較高的溫度有利於穎花的開放。

水稻開花期需要做好哪些管理?

水稻揚花至灌漿期是水稻的兩個高溫敏感期,開花時對高溫(≥37℃)較為敏感,高溫會影響花粉的存活時間及花柱的活力,導致受精不良。在抽穗開花期內,開花時最敏感,開花當天高溫的影響最大,其次是開花前1天,而開花後1天影響較小。

在水稻抽穗至齊穗期的田間管理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腐殖酸葉面肥、蕓薹素內酯、赤·吲乙·蕓薹等葉面肥或植物生長調節劑,增加水稻抗逆性,緩解高溫熱害,延緩葉片早衰,促進籽粒灌漿;

2、水稻抽穗揚花期田間要保持有水,高溫時保持8-10釐米的水層,改善田間小氣候,以水降溫。

3、在破口期前、齊穗期要注意用藥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稻飛蝨、紋枯病、二化螟等病蟲害,稻瘟病、二化螟會導致水稻抽穗後出現大量白穗,稻飛蝨、紋枯病危害輕時影響基部葉片,嚴重時導致整株枯死。

防治二化螟、稻縱卷葉螟可選用:阿維菌素、三唑磷·毒死蜱、甲維鹽、氯蟲苯甲酰胺、茚蟲威等藥劑;

防治稻瘟病可選用:三環唑、稻瘟靈、春雷黴素、吡唑醚菌酯等藥劑;

防治稻飛蝨可選用:噻蟲嗪、吡蚜酮、烯啶蟲胺、呋蟲胺、烯啶·吡蚜酮等藥劑;

防治稻曲病、紋枯病可選用:噻呋酰胺、己唑醇、井岡黴素、苯醚·丙環唑、噻呋·己唑醇等藥。





鄂西永流記


一般單穗揚花期約5天左右,單株揚花期約歷時10天,整個田塊的水稻揚花期集中在一個星期左右。

水稻栽培品種開花(開穎至閉穎的時間)持續時間一般為46-92分鐘,開花的時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授粉的進度。溫度也會影響水稻開穎,較高的溫度有利於穎花的開放。

水稻開花期需要做好哪些管理?

水稻揚花至灌漿期是水稻的兩個高溫敏感期,開花時對高溫(≥37℃)較為敏感,高溫會影響花粉的存活時間及花柱的活力,導致受精不良。在抽穗開花期內,開花時最敏感,開花當天高溫的影響最大,其次是開花前1天,而開花後1天影響較小。


鄉野啊華


在正常情況下,水稻在抽穗後(穗頂露出劍葉葉枕1釐米即為抽穗)當天或稍後1~2天就開花。一個穗子頂端最先抽出,穗子頂端枝梗上的穎花先開花,然後伴隨穗子的抽出自上而下,依次開花,基部枝梗上的穎花最後開花。一次枝梗上的開花順序和整穗開花順序不同,首先是頂端第一粒穎花開花,然後是基部穎花,再順序向上,最後是頂端第二粒穎花開花。二次枝梗也遵循這一規律。同一穗上所有穎花完成開花約需7~10天,其中大部分穎花在5天內完成。一天中的開花動態在正常晴好天氣下,則是上午9~10時開始開花,11~12時最盛,下午2~3時停止。每個穎花開花均經過開穎、抽絲、散粉、閉穎的過程,全過程需1~2.5小時。雨天或低溫下午也會有極少開花。由於同一田塊的植株間和同一植株的分櫱間都是一個連續的抽穗過程,同一田塊完成抽穗約需10天左右,所以對一塊田來說,所有穎花完成開花約需15天左右。

掌握水稻開花規律,在雜交水稻制種上有很大作用。掌握好花期,一是可以使父母本花期和花時相遇,提高母本異交結實率,從而提高種子產量;二是可以準確把握操作時間,及時進行噴施激素和人工輔助授粉;三是利於對親本去雜去劣,提高種子純度。


天涯覓知音o0


水稻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水稻開花期是水稻一個重要的生理過程,此期的氣候條件對水稻產量和品質有極大影響。水稻花為疏散圓錐花序,花序由小穗組成,每一小穗有三朵穎花,但只有中間一朵能發育成穀粒,另外兩朵退化。水稻開花小卻很美麗,那麼,水稻開花期每天幾點開花?花期有多長時間?水稻開花期需要做好哪些管理?

水稻開花期,每天穀殼幾點至幾點張開?

水稻開花期,每天開花的時間因品種、環境氣候及栽培管理方式而有所不同,早稻和中稻比較早,晚稻比較遲,秈稻品種比粳稻品種開花早。在正常情況下,一般上午9時左右開始開花,中午開花最盛,下午4點後很少開花。

一般認為水稻開花習性對環境變換比較敏感,尤其是溫度、溼度等氣候因素影響。秈稻開花高峰期對溫溼度的變動反應較粳稻敏感,具體表現為高溫、低溼有利於早開花,在適溫、高溼條件下開花延遲,粳稻反應偏遲鈍。

一般水稻揚花期有多長時間?

一般單穗揚花期約5天左右,單株揚花期約歷時10天,整個田塊的水稻揚花期集中在一個星期左右。

水稻栽培品種開花(開穎至閉穎的時間)持續時間一般為46-92分鐘,開花的時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授粉的進度。溫度也會影響水稻開穎,較高的溫度有利於穎花的開放。

水稻開花期需要做好哪些管理?

水稻揚花至灌漿期是水稻的兩個高溫敏感期,開花時對高溫(≥37℃)較為敏感,高溫會影響花粉的存活時間及花柱的活力,導致受精不良。在抽穗開花期內,開花時最敏感,開花當天高溫的影響最大,其次是開花前1天,而開花後1天影響較小。

在水稻抽穗至齊穗期的田間管理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腐殖酸葉面肥、蕓薹素內酯、赤·吲乙·蕓薹等葉面肥或植物生長調節劑,增加水稻抗逆性,緩解高溫熱害,延緩葉片早衰,促進籽粒灌漿;

2、水稻抽穗揚花期田間要保持有水,高溫時保持8-10釐米的水層,改善田間小氣候,以水降溫。

3、在破口期前、齊穗期要注意用藥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稻飛蝨、紋枯病、二化螟等病蟲害,稻瘟病、二化螟會導致水稻抽穗後出現大量白穗,稻飛蝨、紋枯病危害輕時影響基部葉片,嚴重時導致整株枯死。

防治二化螟、稻縱卷葉螟可選用:阿維菌素、三唑磷·毒死蜱、甲維鹽、氯蟲苯甲酰胺、茚蟲威等藥劑;

防治稻瘟病可選用:三環唑、稻瘟靈、春雷黴素、吡唑醚菌酯等藥劑;

防治稻飛蝨可選用:噻蟲嗪、吡蚜酮、烯啶蟲胺、呋蟲胺、烯啶·吡蚜酮等藥劑;

防治稻曲病、紋枯病可選用:噻呋酰胺、己唑醇、井岡黴素、苯醚·丙環唑、噻呋·己唑醇等藥劑。

注意事項:根據田間病蟲害發生情況合理選用藥劑,按照藥劑技術要求使用。抽穗開花期用藥要避開開花時段,可選擇下午4點後施藥。





豫見小鋒


在正常情況下,水稻在抽穗(穗頂露出劍葉葉枕1釐米即為抽穗)當天或稍後即開始開花。一個穗子頂端最先抽出,穗子頂端枝梗上的穎花遂先開放,然後伴隨穗的抽出自上而下,依次開花,基部枝梗上的穎花最後開。一次枝梗上的開花順序和整穗順序有所不同,首先是頂端第一粒穎花先開,然後是基部穎花,再順序向上,最後是頂端第二粒穎花開放。二次枝梗也遵循這一規律。同一稻穗上所有穎花完成開花約需7~10天,其中大部分穎花在5天內完成,一天中的開花動態則是上午9~10時開始開花,11~12時最盛,下午2~3時停止。每個穎花開花均經過開穎、抽絲、散粉、閉穎的過程,全過程需1~2.5小時。由於同一田塊的植株間和同一植株的分櫱間都是一個連續的抽穗過程,同一田塊完成抽穗約需10天左右,所以對一塊田來說,所有穎花完成開花約需15天左右。

掌握水稻開花規律,在水稻雜交制種上有很大用處。一是可以使父、母本花期相遇,提高結實率;二是可以準確把握操作時間,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三是利於對保持系去雜去劣,提高不育系種子純度。


靈壽那些事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水稻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水稻開花期是水稻一個重要的生理過程,此期的氣候條件對水稻產量和品質有極大影響。水稻花為疏散圓錐花序,花序由小穗組成,每一小穗有三朵穎花,但只有中間一朵能發育成穀粒,另外兩朵退化。水稻開花小卻很美麗,那麼,水稻開花期每天幾點開花?花期有多長時間?水稻開花期需要做好哪些管理?

水稻開花期,每天穀殼幾點至幾點張開?

水稻開花期,每天開花的時間因品種、環境氣候及栽培管理方式而有所不同,早稻和中稻比較早,晚稻比較遲,秈稻品種比粳稻品種開花早。在正常情況下,一般上午9時左右開始開花,中午開花最盛,下午4點後很少開花。

一般認為水稻開花習性對環境變換比較敏感,尤其是溫度、溼度等氣候因素影響。秈稻開花高峰期對溫溼度的變動反應較粳稻敏感,具體表現為高溫、低溼有利於早開花,在適溫、高溼條件下開花延遲,粳稻反應偏遲鈍。

一般水稻揚花期有多長時間?

一般單穗揚花期約5天左右,單株揚花期約歷時10天,整個田塊的水稻揚花期集中在一個星期左右。

水稻栽培品種開花(開穎至閉穎的時間)持續時間一般為46-92分鐘,開花的時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授粉的進度。溫度也會影響水稻開穎,較高的溫度有利於穎花的開放。

水稻開花期需要做好哪些管理?

水稻揚花至灌漿期是水稻的兩個高溫敏感期,開花時對高溫(≥37℃)較為敏感,高溫會影響花粉的存活時間及花柱的活力,導致受精不良。在抽穗開花期內,開花時最敏感,開花當天高溫的影響最大,其次是開花前1天,而開花後1天影響較小。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