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農時晒穀,閒時放電影、舞龍燈,農村晒穀場的變遷

等太陽出來了,你去開下谷。"父親丟下這句話,就出門了。

這可能已經是他早上勞動的第三個小時了,因為起得早,天氣涼快,方便幹活。

我在睡夢中"嗯"了一下,翻身又睡著了。等再次醒來,已經日上三竿,背上的痧痱子像螞蟻一樣在爬行。小時候,身上總是長著很多痧痱子。個別痧痱子個性比較強,會在眾多痱子裡鶴立雞群出來,逐漸長成癤子,往往要痛上大半個夏天。

我用最快的速度吃了粥,然後到曬穀場去開谷。所謂的開谷,就是把前天晚上收攏的谷堆打開,然後攤平暴曬。

故事:農時曬穀,閒時放電影、舞龍燈,農村曬穀場的變遷

如何讓土曬穀場變得又平又硬?

曬穀很有講究,溫度越高越好,比如曬在石頭上或水泥板上,只要太陽輕輕一曬,就會熱得煎雞蛋,螞蟻都不敢打那經過。但農村沒有這麼大的石頭,也沒有誰能打得起一塊水泥坪。所以,打造一塊平坦又溫度高的曬穀場就變成了一個技術活。

大多數人家都會先找一塊平地,然後用鋤頭和一塊木板,把一些坑坑窪窪填平,但無論填得多平坦,都難免還有一些小坑,這樣穀子倒在上面,容易掉進去,收谷的時候,又容易收進一些沙子。帶沙子的穀子肯定不好賣,自己家裡吃更加不適宜。怎麼辦呢?

不知哪一代老人發明了一個好辦法,用農村最土的原材料稍微加工下,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方法極其簡單:從牛圈裡挑出一擔牛糞,兌上一定比例的水,和勻,然後用稻草紮成一個拖把,用拖把當刷子、把牛糞水當漆,然後像刷漿一般把這些牛糞水在刷在土坪上。來回刷幾次後,再經太陽暴曬幾天,牛糞水就變得又乾又硬。既平坦又光滑還硬實的曬穀場就這樣形成了。

父母把田裡的稻穀打完後,又挑到曬穀場上來,然後我用一把木頭和竹片做成的大梳子,像梳頭髮一般,把潮溼的穀子梳開,平攤在曬穀場上,暴曬幾天後,就可以賣掉或挑進穀倉。

故事:農時曬穀,閒時放電影、舞龍燈,農村曬穀場的變遷

總是猜不準的對流雨

但曬穀向來沒有這麼順利。因為湖南的夏天,每到中午都要來一場對流雨。那時候的天氣預報還沒有如今這麼準,農民有時候開玩笑說天氣預報非常"準":"只要反著來就行了,如果天氣預報第二天晴,就要隨時準備下雨;如果預報下雨,那麼可以放心曬穀。"

只是這都是玩笑話。湖南的天氣向來都像小孩一般,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對流雨一般都發生在中午,這時候大多數人家都已經吃完中飯。

經驗豐富的農民在吃完飯後,都習慣性地走出屋子,抬頭看看天,太陽高高在上俯視著大地,樹梢沒有一點風,知了撕扯著嗓子拼了命地喊,農民點點頭:這樣子應該不會下雨了。然後轉身就回到房間午休,把勞累了半天的身子舒展開放鬆下,沒過多久就睡著了。

突然,"轟隆隆"一陣雷聲,很多人還在做著午睡的夢,我們小孩子大多數都不午睡,一看到天黑壓壓的,大人還沒睡醒,我們就會衝到家裡喊"要下雨了,快收谷"。當然,大多數大人都特別敏感,一聽到雷聲,立即會像觸電一般彈跳起來,然後條件反射地就往曬穀場上跑。

因為只要沾上雨,這些穀子在溼熱的環境下,就很容易發芽,稻穀只要一發芽就會變成秧苗,此時的秧苗由於錯過了播種時期,不大可能再長出穀子,最終只能變成與野草一樣的植物。所以這場雨可能會關係到全家人一年的溫飽,還有孩子的學費、老人的醫藥費、吃各種喜酒的人情費等等。

大家往曬穀場跑的時候,估計都在祈禱:雨啊,你晚一點點下吧,家裡的收入可不能因為你老人家光顧一次而全打水漂啊。

大家都說悶熱的天氣像蒸籠,而此時此刻的天氣就是蒸籠被揭開蓋子前那一剎那。我們小孩也會光著腳丫拼命往曬穀場跑,父親用木板做成的耙,迅速把分散在曬穀場上的穀子收攏成一個谷堆,小孩子各拿一個竹掃把,把木耙收不攏的穀子迅速掃到谷堆邊,然後趕緊用塑料薄膜蓋上,又加上幾捆稻草,再壓上幾塊磚頭。

故事:農時曬穀,閒時放電影、舞龍燈,農村曬穀場的變遷

神出鬼沒的蛇

等全部忙完後,我們早已滿頭大汗,舒出一口氣,然後才慢悠悠往家裡走。往往我們還沒跑到家,對流雨就會突然不期而至,豆大的雨滴砸到身上生疼,砸到地上的土堆裡,能看到"噗"的一聲後飛騰起的灰,而那陣灰還來不及塵土飛揚,就迅速被其他的雨滴砸到,迅速掉到地上,我們聞到一陣土灰的清香,趕緊從走變為小步快跑。

而這時候往往是蛇爬出來的高光時刻,因為對流雨在下來前,整個大地都像蒸籠,蛇本來蜷縮在洞里納涼,哪想到洞裡悶熱得很,蛇實在受不了了就想到地面上來透口氣,沒想到突然驚嚇了人類。那時候蛇真多,捉蛇的人也多。因為一條毒蛇的價格相當於幾擔谷帶來的收益。

我遇到過幾次蛇,包括銀環蛇、眼鏡蛇、大王臭等,大多數時候,我只須敬而遠之,等它走過之後再過去就行。偶爾遇到捉蛇的,就會叫他們過來除害。那時候因為蛇多,所以也不會覺得害怕。有一次晚上,我們家裡正在吃飯,突然聽到"呲呲呲"的聲音,父親打開手電筒,發現一條蛇正鑽到我家竹床下,那"呲呲呲"聲是它匍匐著前進摩擦地板的聲音。

按老人的說法,這樣鑽到家裡的蛇通神,所以我們不能捉它,也不敢打它,只能用竹棍挑起它,把它恭送到戶外,母親還會燒點燒紙祈禱。

故事:農時曬穀,閒時放電影、舞龍燈,農村曬穀場的變遷

月下的曬穀場

除了要防雨,還要防賊。

那時候農村的年輕人很多,不務正業的人也很多。農村裡值錢的東西不多,偷牛犯法,偷雞比較難,因為農民往往把雞都關在自己住的房子裡,所以偷谷變得最輕鬆。

每到曬穀時節,除了要整曬穀場,父親還要用稻草搭個棚。跟所有的小孩一樣,我對一切新鮮事物都感到好奇。有天晚上,我嚷著要跟父親一起守谷。一開始,父母都不同意,因為曬穀場不但有蚊子、蟲子,還很熱。但後來我嚷的次數多了,他們就同意了。

那天晚上,我和父親吃過晚飯,藉著月光走到曬穀場。那時候的月亮很圓很亮,如果遇到是十五的晚上,我們就不用去守穀子,只要在家就行,因為黑夜亮如白晝,我們即便站在很遠的地方,也能把曬穀場上的一舉一動盡收眼底。

父親幫我攤開涼蓆,又把稻草紮成的枕頭墊在我頭下,我躺下後,並不覺得熱,那天晚上正好有點涼風,所以也沒多少蚊子,周邊的蟲子唧唧地叫,我抬頭看到一彎月亮正掛在我頭上看著我,我把臉轉向左邊,它也到左邊,我把臉轉向右邊,它又跟到右邊。正當我覺得很好玩的時候,父親突然把我一把抱起,我還以為有賊來了,嚇得我又喜又驚。

父親抱著我不說話,這讓我更加害怕。等過了一會兒,他說:"有蛇。"

原來就在我剛剛看月亮的時候,一條蛇鑽進了我們的草棚,還想與我同床共枕,幸好父親及時發現,不然我抱著一條蛇睡一晚,醒來後豈不被嚇得半死?這當然是此刻的玩笑話,那時候若被一條毒蛇咬上一口,輕則腫脹,重則斃命。

所以,最終我沒能在外露宿,父親當即把我送回了家。而我在體驗過這種刺激的生活後,並沒覺得有多好玩,所以也不再纏著要去曬穀場守稻穀了。

故事:農時曬穀,閒時放電影、舞龍燈,農村曬穀場的變遷

如今的曬穀場

小時候,曬穀場的作用很多。農忙時用來曬穀,農閒時變成年輕人追逐嬉鬧的場所。記得我後山上那塊最大的曬穀場,經常有一群年輕人在那裡騎自行車耍酷。到了冬天,村裡一年一次的電影也在那裡放映。放電影的時候一般都是冬天,天氣很冷,但依舊架不住人山人海。到後來,村裡舞龍燈,年輕人第一次舞龍燈的練習場所也在那裡。

又過了一段時間,農村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大多數時候,曬穀場都是一塊普通的土坪,沒人用的時候,它就安安靜靜地長一些草。只有到了曬穀的時候,才會有人過來除掉一些草,塗上牛糞水,他們就像一個退伍已久的軍人一般,又臨時披掛上戰場。

再到後來,外出打工的人賺了錢就建了水泥坪,土曬穀場變得越來越沒用。水稻也慢慢從一年兩季變成一年一季,耕牛越來越少,牛糞自然也少了。等到種水稻的年輕人變成中年人,又變成老年人,種水稻的也越來越少了。

前段時間,我回到家,發現我家裡的兩塊曬穀場早已長滿雜草。另一個曬穀場則已經被人當成地基,在曬穀場上建了兩棟好房子。而那個曾經最輝煌、無數年輕男女在上面嬉笑過、冬天給全村人放映電影的曬穀場上,已經多了兩個墳墓,那裡臥睡著我的兩位親人。

我是穀子,出身農村,曾謀職帝都,做過媒體,現居南方某城市,經常寫點鄉村文字,如果你對鄉村故事感興趣,歡迎關注

我的更多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