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同為“白鴨案”嫌疑人,為何胤禟能脫身,胤礽卻跌倒?

偷天換日、移花接木、以假亂真、金蟬脫殼等遊戲,從古到今都存在,只要手法高明,還能做得神不知鬼不覺。這樣的“遊戲”,《雍正王朝》就曾多次出現,比如“宰白鴨”,但準備工作沒做好,漏掉了阿蘭,最後功虧一簣;相比之下,九爺胤禟的“金蟬脫殼”就比較高明。“宰白鴨事件”爆發後,任伯安、劉八女紛紛落馬,胤禟、胤礽也與此事牽連甚廣,為何胤禟能置身事外,而胤礽卻栽了跟頭?

雍正王朝:同為“白鴨案”嫌疑人,為何胤禟能脫身,胤礽卻跌倒?

胤礽

胤禩滿肚子“禍水”,就想置胤礽於死地

在阿蘭的求助下,胤祥將“白鴨事件”給鬧大了,連康熙也重視起來。這事不僅僅是個案,也牽涉到整個大清的司法衙門以及皇室的尊嚴。而這件事如果徹查到底,微觀上會牽連胤禟,宏觀上會牽連胤礽。因此,在選擇案件負責人的問題上,康熙極其謹慎。

胤禛本想毛遂自薦,但得到鄔先生的指導,用“裝病”的方式躲過了這個差事;胤禩對審理刑部冤案垂涎三尺,又在佟國維的忽悠下,跑到康熙那裡主動請纓。最後,康熙讓胤禩負責主理刑部冤案,但為了保險起見,把胤祥給拉了進來。

雍正王朝:同為“白鴨案”嫌疑人,為何胤禟能脫身,胤礽卻跌倒?

康熙

胤禩這個偽君子,滿嘴仁義道德,心裡全是奪嫡,一天到晚想的就是如何當皇帝。誰最有希望成為繼位人,誰就是胤禩的最大對手,因此,在位的胤礽就成了他的“獵物”。

“刑部冤案”發生之前,胤禩就多次擠兌胤礽,不停地給他挖坑。胤礽主管刑部多年,這次又是他的地盤出了問題,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麼好一次扳倒太子的機會,胤禩豈有不抓住的道理?扳倒了胤礽,立下大功,胤禩奪嫡的概率就更大了。不要說拿著“遊標卡尺”去找問題,就把“白鴨問題”查明,足以動搖胤礽的儲位。

雍正王朝:同為“白鴨案”嫌疑人,為何胤禟能脫身,胤礽卻跌倒?

胤礽

秋媚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胤礽本身的“毛病”,白給了胤禩可趁之機。胤禩奪嫡心切,使用卑鄙手段誘騙肖國興,雖逞一時強,卻為日後失去聖心埋下伏筆。

胤禟是老八的臂膀,不能輕易放棄

領導都有保護本部門員工的職責,這也是一種籠絡人心的手段,即使員工犯錯,還保的還是要保。胤禟是八爺黨“三巨頭”之一,是胤禩身邊的“小諸葛”。胤禩如果公事公辦,對自己也非常不利。

首先,胤禟長期以來為八爺黨提供財力與智力支持。在八爺黨對外的一系列的鬥爭中,胤禟都功不可沒,比如,他給追比欠款的胤禛“下過藥”,還給胤祥製造過麻煩。這樣的得力干將,作為黨魁的胤禩隨時都需要,而且奪嫡尚未勝利,日後還有用得著胤禟的地方。胤禩如果放棄胤禟,就是自斷一臂。

雍正王朝:同為“白鴨案”嫌疑人,為何胤禟能脫身,胤礽卻跌倒?

宜妃

其次,胤禟的母親郭絡羅氏,是康熙特別寵愛的宜妃。只要胤禟不倒,宜妃就是八爺黨安插在康熙身邊的內應,各種枕邊風、消息就會源源不斷。

再次,胤禩與胤禟,可謂同氣連枝,兩人曾聯手幹過許多壞事。如果胤禟落馬,然後將那些見不得人的勾當給捅出來怎麼辦?或者,胤禟進了號子寒心了,將來出來後,加入其他派系,那可是一個不小的威脅,自己人反叛比對手更麻煩。

雍正王朝:同為“白鴨案”嫌疑人,為何胤禟能脫身,胤礽卻跌倒?

胤禩和胤禟

此外,如果老八因為“白鴨事件”而親手將胤禟送進宗人府,那寒心的就不止胤禟一人,八爺黨的其他成員也會跟著心寒,你胤禩對心腹兄弟都如此,那我們豈不是隨時會被拋棄。八爺黨一旦因此出現離心率,胤禩苦心經營多年的基本盤就功虧一簣,日後再想收攏人心就難了,奪嫡的支持者就少了。因此,胤禩一定要保護胤禟,其實也是間接地保護自己。

胤禟也比較聰明,先是將自己與任伯安等人的界限劃清,你任伯安的事與我無關,別往我身上“潑髒水”;接著利用皇子的身份,當著刑部官員的面,把責任推得乾乾淨淨。刑部官員忌憚八爺黨的威力,明知老九有問題,也不敢指正,只好啞巴吃黃連。

雍正王朝:同為“白鴨案”嫌疑人,為何胤禟能脫身,胤礽卻跌倒?

胤禟

秋媚說:康熙讓人徹查“白鴨案”,主要是為了整頓刑部,順便敲打胤礽。胤禩作為主審人,肯定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審判。胤禟雖牽連到當事人,但和胤禩的真實用意比起來,那是小問題,可以睜隻眼閉隻眼。胤礽就不一樣了,不管是個案還是刑部整頓,都與他脫不了關係,胤禩早就想除掉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