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段狠辣:詩詞只是愛好,殺伐才是主業

他手段狠辣:詩詞只是愛好,殺伐才是主業

序篇:

  2014年,全國最大的辛棄疾雕像,在江西上饒鉛山縣,辛棄疾文化主題公園內落成。

  這座高達32米的巨型雕像,左手持劍,右手握書。可見“文能提筆安天下,武可躍馬定乾坤”的辛棄疾,其武功文采,在後世千年,依然備受推崇。雕像背臨信江,面北矗立。辛公偉岸挺拔的身姿北望江山,正氣凜然。

他手段狠辣:詩詞只是愛好,殺伐才是主業

  提到辛棄疾,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他是南宋著名詞人,與北宋大文豪蘇軾並稱“蘇辛”,二人皆為開一派詞風的豪放派領軍人物。

其實,除去詞人這個眾人皆知的身份,辛棄疾還是是一位殺伐果決的鐵血戰士。他將其特有的英雄氣質與戰鬥精神,融匯到詞作當中,所以他的詞作,更是被譽為“英雄之詞”。

他手段狠辣:詩詞只是愛好,殺伐才是主業

辛棄疾被後世尊為“人中之傑,詞中之龍”,跟他極具傳奇色彩的戰鬥經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靖康之難”過去十三年後,辛棄疾出生在山東歷城。此時,宋室朝廷已經南渡臨安,偏安半壁。淮河以北的大片領土,盡數落入金國手中。自幼生長於淪陷區的辛棄疾,對國難民苦有著最為真切的感受。

  公元1149年,金國右丞相完顏亮弒君篡位,改元天德。據說,這位殺人無數的殘暴金主,十分崇尚漢文化。有次,聽到坊間傳唱《望海潮》中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便對江南的繁華錦繡,起了覬覦之心。

  公元1161年,金主完顏亮揚言“萬里車書盡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舉兵六十萬,四路並進,南下攻宋。

  初戰江北,宋軍潰於兩淮,退守江南。淪陷於金國鐵蹄之下的中原地區,此刻義軍四起。自幼便立志恢復中原、以雪國恥的辛棄疾,於弱冠之年,便組建起一支2000人的隊伍,投身於“天平義軍”首領耿京麾下,在敵後與南宋官兵遙相配合,共同抵禦金軍。

他手段狠辣:詩詞只是愛好,殺伐才是主業
他手段狠辣:詩詞只是愛好,殺伐才是主業

和尚義端受辛棄疾引薦,也加入了抗金義軍。但此人在軍中賊心暗生,後來竟盜帥印而逃。辛棄疾聞訊躍馬而出,星夜兼程,終於在去往金營的路上截獲義端。隨後,辛公手刃此賊,奪回帥印,在義軍當中贏得了“辛青兕”之威名,日後上馬擊賊,下馬草檄,深受耿京器重。

  彼時,金軍進入和州,拆房造船,臨江築壇。渡江之日,戰船橫江而至。南岸宋軍主帥剛被罷免,新任主帥尚未到任,此刻江防一片混亂。

  代表朝廷前來犒勞三軍的中書舍人虞允文,臨危受命,利用金人不善水戰的弱點,依託長江天險,於採石磯大破金軍水師。

  完顏亮戰船盡毀,軍心渙散之時,金國後方又傳來消息,完顏亮的從弟完顏雍,趁其親征南宋之時,在朝中發動政變,自立稱帝。

  憤怒的完顏亮,強令部隊渡江,從而引發了兵變。野心吞宋的完顏亮最終死於亂軍之中。

他手段狠辣:詩詞只是愛好,殺伐才是主業

金軍北撤,南宋危解。金國完顏雍迅速穩定政局,隨即開始著手對付各路義軍。

  完顏雍不同於完顏亮的殘暴,他採用恩威並施的懷柔政策,重兵圍剿之前,先許以“下山者為良民,既往不咎”的承諾。

義軍主體本就由窮苦農民組成,若能下山還耕,何苦刀頭舔血呢?如此一來,義軍日漸瓦解。

  辛棄疾力主率部歸宋,繼續抗金,義軍首領耿京採納了辛棄疾的建議,決定率領義軍歸附南宋,並命辛棄疾南渡長江,獻表歸宋。

辛公渡江而至,朝見天子。宋高宗欣然接收了這支“天平義軍”,並派出官員持詔書節鉞,代表朝廷對義軍將士進行封賞。

他手段狠辣:詩詞只是愛好,殺伐才是主業
他手段狠辣:詩詞只是愛好,殺伐才是主業

 正當辛棄疾引領南宋使團北上之時,義軍內部卻發生了重大變故:大將張安國貪圖富貴,密謀殺害了義軍首領耿京,將其首級進獻於金軍大營。

  辛棄疾聞聽之後,怒髮衝冠,義憤填膺,以過人膽略,親自率領五十騎士,趁夜直入金營。辛公視五萬金兵如無物,親手生擒叛徒張安國。

當金人從錯愕中回過神來,辛棄疾早已絕塵而去。隨後,辛公振臂一呼,便有萬人追隨左右。

  辛棄疾押解著張安國,率領萬人,一路衝破金軍重重封鎖,馳騁千里,南渡歸宋。

  率眾還朝之日,辛棄疾將叛徒張安國擲於建康行營,朝野上下為之振奮,“壯聲英概,懦士為之興起,聖天子一見三嘆息”,是何其壯哉!

他手段狠辣:詩詞只是愛好,殺伐才是主業

如此一位立志北伐中原,一雪國恥的蓋世英雄,卻“歸正”於偏安江南,粉飾太平的朝廷之下。利劍驚天一擊的漫天寒光尚未散去,便註定了將會被封印於匣中,從此再無出鞘之日的結局。

宋朝自開國以來,皇帝對武將向來多有猜忌。做為從金國境內投附南宋而來的“歸正人”,辛棄疾領軍北伐,收復失地的畢生志向,註定不會得到統治階級的真正重視。就這樣,二十三歲的辛棄疾,在江陰籤判的任上,開始了自己的仕途之路。

  南歸初期,辛棄疾對北伐大業充滿信心,自己雖然職微言輕,還是多次上疏朝廷,陳說戰守事宜,著有《美芹十論》、《九議》,進獻平戎之策。當時,南宋朝廷苟全半壁,並無恢復之心,對此自然態度冷漠。倒是辛棄疾在策論中所表現出的軍事才幹,引起了高層的興趣。

他手段狠辣:詩詞只是愛好,殺伐才是主業

辛棄疾第一次真正率領官軍上陣,其對手並不是來自北方金國的侵略者,而是江西境的“茶寇”。

  1175年春,茶商賴文政於湖北起事,隨後轉入湖南、江西,率眾屢次打敗官軍。同年六月,辛棄疾被任命為江西提刑,“節制諸軍,討捕茶寇”。辛公施以雷霆手段,於九月成功誘殺賴文政,迅速剿滅了茶寇。

  辛棄疾因其軍事才能,多次參與平盜,有史載"盜連起湖湘,棄疾悉討平之"。遂殺伐果決的辛公,漸生“酷吏”之名。

他手段狠辣:詩詞只是愛好,殺伐才是主業

1180年,時任湖南安撫使的辛棄疾,上請朝廷組建飛虎軍。為了打造出一支勁旅,辛公多方籌措軍費:變稅酒為官府專營以增加收入;為建飛虎營,甚至不惜下令讓囚徒採石抵罪,然後讓百姓按戶燒瓦,以供官府低價採購。

  後飛虎軍成,雄震一方,為江上諸軍之冠。而朝中各路勢力對辛棄疾的不滿之聲,卻越發的激烈起來。

  辛棄疾一生以北伐為信念,卻屢遭主和派掣肘,始終得不到重用。

  1181年春,辛棄疾逐漸意識到,自己剛正不阿地執著於北伐中原,這與統治階級偏安江南、苟全半壁的政治方針,有著不可調和的衝突,意識到自己的畢生抱負,終究難以實現。

他手段狠辣:詩詞只是愛好,殺伐才是主業

由此漸生歸隱之意的辛棄疾,在上饒帶湖開建新居,並言“人生在勤,當以力田為先。”

  出於農耕民族對土地特有的熱愛,他將帶湖莊園取名“稼軒”,從此自號“稼軒居士”。同年十一月,辛棄疾遭諫臺彈劾“用錢如泥沙,殺人如草芥”,被罷官免職。辛棄疾隨即返身上饒,開始了長達二十餘年的閒居生活。

  辛棄疾官場失意,閒居帶湖之時,卻迎來了自己文學創作上的巔峰。在此期間,辛棄疾與另一位主戰派詞人陳亮,相會鉛山,兩人彈劍而歌,對韻於鵝湖。辛公夢迴沙場之快意,舞劍成詞,一闕《破陣子》,實有錚錚破陣之音。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語以寄之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他手段狠辣:詩詞只是愛好,殺伐才是主業

 公元1189年,素有“北國小堯舜”的金世宗完顏雍,病逝於中都福安殿。同日,完顏璟於靈柩前繼位,是為金章宗。

  完顏璟在位初期,承世宗“大定之治”,國庫充盈,百姓富足。但後期卻重用寵妃李氏外戚,致使朝政日漸昏暗。加之中原地區又天災頻發,黃河先後三次大決堤,使河道南移,奪淮入海,淹沒大量耕地,兩岸百姓流離失所。

  北方蒙古諸部迅速崛起,與金國頻起戰端。金朝內憂外患,江河日下,國力漸衰。

  此時的南宋王朝,正值寧宗在位。首相韓侂冑以“擁立之功”漸掌大權,見金國日漸衰退,韓侂冑計劃要用一場空前的軍事勝利,來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他立時主張趁勢北伐,收復中原失地,以抓住使其青史留名的重要籌碼。

  公元1205年四月,宋寧宗採納韓侂冑的建議,為岳飛平反昭雪,追封鄂王;並下詔追究秦檜誤國之罪,削去所封申王,改諡"謬醜";又先後重新啟用辛棄疾等一批主戰派大臣。同年五月,宋寧宗下詔北伐金國,史稱"開禧北伐"。

  此時,已經六十五歲的辛棄疾,在賦閒二十年後,再次奉朝請見宋寧宗,君臣召對後,獲賜金帶,任知鎮江府。

  辛棄疾到任後,立即著手籌備北伐。一面派遣諜報人員深入金國境內,偵察敵軍部署情況,一面督造萬件紅衲戰袍備用,以招募沿邊士丁應敵。

  辛棄疾堅決支持北伐決策,但又對韓侂冑急功近利的冒進部署,感到憂心忡忡。辛棄疾認為,恢復中原乃是持久之戰,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可辛棄疾的觀點,卻始終未得到朝廷的認可。

  有一天,他來到京口,巡視江防。辛公登臨北固亭,望滾滾長江東流而去,想孫權十九歲便繼承父兄基業,雄踞江東;惜如今“孝宗時未能出兵中原,機會一差,至於開禧,則向之文武名臣欲盡,袞袞諸公,垂垂老矣!"

辛公萬千感慨,於北固亭上,先後成詞兩闋,傳唱至今。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他手段狠辣:詩詞只是愛好,殺伐才是主業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他手段狠辣:詩詞只是愛好,殺伐才是主業
他手段狠辣:詩詞只是愛好,殺伐才是主業

1206年,由韓侂冑主持的“開禧北伐”就此正式展開。由於準備不足,加之連日大雨沖刷之下,宋軍補給不濟,淮水一線16萬大軍潰不成軍。

  西北一線,四川宣撫副使吳曦更是臨陣倒戈,叛宋降金。至此,聲勢浩大的“開禧北伐”,竟然變成了金軍的又一次南侵。

  1207年10月3日,病重未能參加北伐的辛棄疾,於病榻之上強行撐起,用盡一生最後的力氣,面北高喊:“殺敵,殺敵,殺敵!”聲畢,辛公辭世,徒留千古遺恨。

後續:其實這位大宋第一猛將,也有柔情的一面,我們下篇文章,再見。

作者簡介:莫莫,電臺節目主持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香道師。愛寫故事,愛傳統文化,喜歡古詩詞,喜歡研究歷史裡的那些事兒。沒事兒的時候喜歡三五知己,聊天、焚香、烹茶。希望我的文字,能溫暖你的靈魂。


他手段狠辣:詩詞只是愛好,殺伐才是主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