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王妃的故事:帶你走進朝鮮王朝婚禮文化的現場,重走王妃之路

銀鏡臺前人似玉,金鶯枕側語如花。

白首齊眉鴛鴦比翼,青陽啟瑞桃李同心。

文窗繡戶垂簾幕,銀燭金盃映翠眉。

婚禮,是人生旅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環節。正所謂“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古人把婚禮與仕途相結合,認為兩者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繫、相互轉化的關係。因此,婚禮的舉辦歷來受到世人的關注,尤其是著名人物的婚禮,甚至會引起社會轟動。2011年4月29日,英國威廉王子與凱特准王妃在倫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舉行婚禮,霎時間吸引了全球媒體的目光。據英國政府的調查顯示,約有34%的英國民眾通過各自的方式慶祝王室婚慶,隨之而來的消費浪潮給英國帶來了約62億英鎊的收入,並且帶動了周邊相關產業的發展(旅遊業+玩具店+園藝店+餐飲行業+博彩業)。由此可見,婚禮的社會效應是巨大的。

朝鮮王妃的故事:帶你走進朝鮮王朝婚禮文化的現場,重走王妃之路

2011年4月29日,英國威廉王子與凱特准王妃在倫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舉行婚禮

朝鮮王妃的故事:帶你走進朝鮮王朝婚禮文化的現場,重走王妃之路

英國王室全家福

回顧朝鮮王朝時代,作為備受傳統儒家思想薰陶的國家,婚禮文化亦貫穿其中,特別是朝鮮王妃的婚禮,一舉一動皆舉世矚目。因為王妃既是國君的正室,也是一國之母,本身攜帶著強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性,地位之高不言而喻。然而近些年來,隨著大批韓劇進入中國市場,參差不齊的宮廷題材作品給觀眾們造成了不少困惑,但凡涉及王室婚禮的鏡頭,至今仍沒有哪部影視劇能夠做到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地還原歷史真相,以至於部分國人看來,朝鮮王朝的婚禮無非是明朝的翻版,並不存在本民族特色。為此,本文將根據官修史料《朝鮮王朝實錄》、《嘉禮都監儀軌》和親歷宮廷婚禮的即時性文書《閒中錄》,幫助讀者甄別古裝韓劇內容的真假,帶你們走進朝鮮王朝婚禮文化的現場,重走當年的朝鮮王妃的誕生之路。

踏入宮門的第一步:揀擇

萬事開頭難,想成為朝鮮王妃是需要經歷一段艱辛且痛苦的過程,這段過程被稱為“妃路”,而妃路的起點便是【揀擇】。

揀擇,顧名思義就是篩選、挑選、選擇的意思,它是朝鮮王朝時代任何一位適齡少女踏入宮門的第一步。如果在揀擇過程中被淘汰,就意味著徹底失去競爭王妃之位的資格,所以很多候選家庭都會千方百計地讓自己女兒脫穎而出,順利得到國君的認可和寵愛。不過需要注意一點,雖然揀擇的範圍沒有侷限於統治階級內部,普通百姓都可以參與競選,但是婚禮的地位決定了揀擇作為滿足政治需要的一種方式,故而朝鮮兩班貴族是不會錯過擴大勢力的機會,這也加劇了揀擇的殘酷性。

朝鮮王妃的故事:帶你走進朝鮮王朝婚禮文化的現場,重走王妃之路

當朝鮮國君或王世子年紀稍大後,王廷會向八道派出揀擇使

朝鮮王妃的故事:帶你走進朝鮮王朝婚禮文化的現場,重走王妃之路

符合條件的適齡少女會參加揀擇儀式

世子婚禮,大臣或雲十二歲可也,或雲十三歲可也。然十五歲而成嘉禮者,祖宗之成憲也。予則必待世子十五,而成嘉禮。

當朝鮮國君或王世子年紀稍大後,就可以舉行婚禮了。一般情況下,在經過禮曹官員的商議和王室家長的允許後,王廷會在朝鮮八道頒佈《禁婚令》或《揀擇令》,要求八道中有適齡少女的家庭呈遞【處女單子】,即寫有候選少女芳齡、出生時辰、四代家族成員姓名(曾祖父+祖父+父親+女兒)、最高官職等信息的紙張,由宮使負責整理統計。其中,王室之女、宗室之女、寡婦之女、妾室之女是禁止參與揀擇的,主要原因是出於近親通婚禁忌和家庭背景好壞的考慮,以便確保下一代的健康成長。隨後,王室會通過整理出來的名單,派遣尚宮前往候選家庭進行觀察,內容包括日常舉止、孝親儀態、為人處事等方面,以此評定此人是否符合成為王妃的條件。待到結果出來後,剩下的候選少女會依次經歷初選、複選、終選的角逐,最後才有機會登鼎王妃之位。

置進獻色採童女,禁中外婚嫁。分遣差官於各道,選處女。除公私賤隸外良家十三歲上、二十五歲以下,皆令選取。尋下旨,無奴婢兩班及庶人之女,勿並刷出,既而又遣差內官於各道選揀。

然而,並不是所有家庭都對成功進入揀擇名單抱以歡迎的態度。因為成為候選少女後,該家庭需要幫助女兒籌備一系列服飾、花轎、胭脂等用品,一筆賬算下來是相當巨大的經費支出,這是對候選家庭財政的沉重壓力。再加上政治因素的顧慮,普通民眾害怕遭到兩班權貴們的刁難。因此有的家庭會故意迴避揀擇結果,換句話說就是主動退出比賽,讓女兒反其道而行之,就算被淘汰了也無所謂,至少不用擔驚受怕,畢竟“一入宮門深似海”,進去後再想出來可就不容易了。還不如嫁給普通人,女兒還可以隨時回家看看(終選中被淘汰的少女,終身不得出嫁)。

灰姑娘的考驗:別宮教育

無論是事先內定還是過五關斬六將,最終被選定的準王妃會被帶到別宮接受中宮教育,這是決定她們能否轉正的關鍵階段。所謂別宮,就是介於景福宮和準王妃家之間的居所,是準王妃直至舉行嘉禮前都需要待的地方(可以理解為臨時性的中轉站)。關於別宮的選址,朝鮮王朝歷代的規定都有所不同,目前《嘉禮都監儀軌》裡公認的地點是

太平館、於義宮、雲峴宮。國君或世子會在嘉禮舉行前提前與準王妃舉行醮禮(傳統婚禮),然後再正式舉行大婚儀式。倘若在接受教育時出現問題,準王妃是有可能被準嬪妃替換下來的(一般來講,王或王世子大婚,會選出1位王妃和數位嬪妃),相信沒有人會願意半途而廢,幾乎所有的準王妃都會竭盡全力去努力實現目標。

朝鮮王妃的故事:帶你走進朝鮮王朝婚禮文化的現場,重走王妃之路

在揀擇終選中脫穎而出的準王妃,會被送入別宮接受宮廷教育

朝鮮王妃的故事:帶你走進朝鮮王朝婚禮文化的現場,重走王妃之路

思悼世子李愃的原配惠嬪洪氏,根據自己在景福宮的經歷寫下《閒中錄》

朝鮮王妃的故事:帶你走進朝鮮王朝婚禮文化的現場,重走王妃之路

惠嬪(惠慶宮)洪氏是真實見證了朝鮮王朝揀擇全過程的女人

王世子輦,至嬪氏大門外次前,左中護進當輦前,跪請降輦,俯伏興,還侍位,王世子降輦之次。輦將至,主人告於祠堂,醮禮如《朱子家禮》。

朝鮮王朝是崇尚禮制的國家,凡事均以禮為先。守禮,是準王妃需要牢記的準則。在別宮學習的日子裡,準王妃會在經驗豐富的宮廷尚宮的指導下,學習一切符合王妃身份的知識,即禮節教育、素質教育、詩詞教育、王宮律例等。除開基礎理論知識外,準王妃還需要認真學習走路的姿態、表請的控制、進膳的規矩、拜見國君和王室長輩的禮節等,目的是要在短時間內迅速掌握王妃的儀態,儘可能達到成為國母的標準條件。另外,大婚前的準王妃是禁止返回孃家探望的,哪怕自己多麼思念父母都好,所有的痛苦和煎熬都要忍著。如果實在想念可以經內官傳遞口信,但是擅自返家屬於可罰之罪,後果是很嚴重的。可以想象,一位柔弱女孩被圈禁在陌生的環境,心情是多麼彷徨和恐懼。思悼世子的原配惠嬪洪氏(惠慶宮)在著作《閒中錄》裡提及到,當通過複選後,家中的長輩就開始用敬語“夫人”來稱呼自己,舉止也變得畢恭畢敬,彷彿招待尊貴的客人一樣,可是她內心卻無比傷感。要離開父母前往別宮時,她很想哭,心靈備受煎熬,完全沒有心情去做任何事情。

透過洪氏的敘述,不難發現別宮教育對準王妃的苛刻考驗,這種考驗不僅僅是身體上的,而且還有精神上的。只有順利通過這些考驗,準王妃才可以真正變成朝鮮王朝的王妃。

入宮後,我在景春殿稍作休息,然後又去通明殿,拜見了三殿(英祖李昑+仁元王后金氏+貞聖王后徐氏)。由於天色已晚,我於是向三殿行四拜禮後打算回別宮。殿下(英祖李昑)親自來到我上轎的地方,握著我的手說:“安心歇息,我讓人把《小學》給你送去,順著我的方法好好學習,過一陣子再回來。”我承蒙殿下的垂愛,從王宮出來時,已經入夜了,就叫人趕緊點燃燈火。

守得雲開見月明:王室大婚

在順利通過別宮教育後,準王妃就要靜待王室大婚的日子。朝鮮王室的婚禮向來引人注目,而其中的流程步驟則會被記錄在《嘉禮都監儀軌》裡,由【嘉禮都監】負責整理抄寫,方便日後的核查與改進,順便彰顯王室婚禮的重要性。可能有讀者會對“嘉禮”一詞表示疑惑,不知道它是什麼東西。所謂嘉禮,原本是指王室的慶典活動,包括婚禮或冊封禮等儀式,後來逐漸演變成正式婚禮的代稱。另外,儒家十三經之一的《周禮》中也有

“以嘉禮親萬民”的記載,從側面反映出王室與民同樂的深層次含義,表明嘉禮是舉國上下都能一起開展的儀式。

朝鮮王妃的故事:帶你走進朝鮮王朝婚禮文化的現場,重走王妃之路

朝鮮王朝國君與王妃的大婚

朝鮮王妃的故事:帶你走進朝鮮王朝婚禮文化的現場,重走王妃之路

朝鮮王朝王世子與王世子嬪的大婚

嘉禮都監,是在朝鮮王朝時代專門負責國君大婚(登基)的臨時機構,同時也會參與王世子、王世孫、宗室諸王子的成婚儀式。

那麼,朝鮮國君(王世子)與準王妃(準王世子嬪)的婚禮現場到底是怎樣的呢?這可以從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六月二十二日的英祖與貞純王后的婚禮資料裡得知。

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二月十五日,貞聖王后徐氏在觀理閣甍逝,享年66歲。聽聞噩耗的英祖大王李昑悲痛萬分,流淚說道:“曩歲予著孝純服登輿,觀者印泣,況今六十四耶?”因為愛妻的離去致使自己深感愧疚。為了表達夫妻之情,英祖親筆書寫貞聖王后的銘旌。只是,中宮之位空懸不決,導致群臣議論紛紛。在接受眾人的建議後,英祖下詔遴選八道少女,並很快敲定了金漢耉之女為準王妃。

朝鮮王妃的故事:帶你走進朝鮮王朝婚禮文化的現場,重走王妃之路

朝鮮王朝第二十一代國君、延礽君、英祖大王——李昑

朝鮮王妃的故事:帶你走進朝鮮王朝婚禮文化的現場,重走王妃之路

英祖李昑的原配王妃、貞聖王后——徐氏

戊午,行三揀擇,定於幼學金漢耉女。大婚以六月二十二日午時擇吉,是日開政,以金漢耉為敦寧都正,王妃父例授也。

根據《英祖貞純王后嘉禮都監儀軌》的記載,王室大婚(嘉禮)細分為6個部分,稱之為【六禮】,即納采、納徵(納幣)、告期、冊妃、親迎、同牢

。納采是國君向揀擇而出的準王妃下達教命文以示婚約的形式。納徵是國君向準王妃家贈送禮物以示誠意的儀式,類似於現代社會男方送給女方的訂婚禮。告期是國君選擇婚期的儀式,簡單理解就是挑選黃道吉日。冊妃則是指在朝鮮國內冊封王妃的儀式,只是在國內合法認可王妃的地位,但是王廷在大婚結束後仍然需要嚮明朝派出使臣,請求中國皇帝頒佈天朝詔文,以宗主國承認的形式加以鞏固。

英祖李昑制定的六禮日期

1.納采:六月十三日

2.納徵:六月十七日

3.告期:六月十九日

4.冊妃:六月二十日

5.親迎:六月二十二日

6.同牢:六月二十二日

朝鮮王妃的故事:帶你走進朝鮮王朝婚禮文化的現場,重走王妃之路

《英祖貞純王后嘉禮都監儀軌》局部一

朝鮮王妃的故事:帶你走進朝鮮王朝婚禮文化的現場,重走王妃之路

《英祖貞純王后嘉禮都監儀軌》局部二

朝鮮王妃的故事:帶你走進朝鮮王朝婚禮文化的現場,重走王妃之路

《英祖貞純王后嘉禮都監儀軌》局部三

當前四禮結束後,王室大婚即將拉開序幕,隨之而來的是嘉禮中最盛大、最隆重的儀式——親迎儀式。國君會親自率領御駕前往別宮,把王妃迎入景福宮,而王妃則會憑藉在別宮教育期間所掌握的宮廷禮節回應國君的邀請。整個親迎儀式場面宏大、人數眾多、華彩非凡,透過英祖年間流傳下來的《班次圖》,後人依舊震撼不已。親迎時,朝鮮國君會身穿冕服(冕旒冠+袞服+裳+中單+蔽膝+革帶+佩玉+襪舄+圭),在文武百官、內吹(樂班)、親侍衛、禁軍指揮等人的守護下向別宮進發,隊伍後面則是準備恭迎王妃入宮的隊列。整個御駕華麗威嚴,按照事先擬定的路線依次進行,其中尤為顯眼的是繪製了各種圖紋的旗幟,例如領頭的大旌旗、蛟龍旗、日月山川四神旗等,還有代表軍事力量的刀、槍、斧等兵器,以及陽傘、羅蓋、舉扇等遮蔽用具,處處彰顯王權神聖不可侵犯。當御駕抵達別宮後,王妃要身穿朝鮮王朝時代最尊貴的翟服迎接國君,然後頭戴金邊假髻坐上鳳輦,跟隨御駕啟程還宮,舉行交拜、合巹儀式,這也就是六禮中的同牢禮。在同牢禮的第二天,王妃還需要置備瓜果禮品前往王室長輩們的寢殿,向大王大妃、王大妃施禮,表達新晉晚輩的問候,從此融入到李氏家族。王妃的前往後宮寢殿問候,也宣告王室大婚儀式的結束,朝鮮王朝新一任王妃的誕生。

朝鮮王妃的故事:帶你走進朝鮮王朝婚禮文化的現場,重走王妃之路

朝鮮國君身穿冕服參與親迎儀式

朝鮮王妃的故事:帶你走進朝鮮王朝婚禮文化的現場,重走王妃之路

朝鮮王妃身穿赤色翟服回應國君的親迎

朝鮮王妃的故事:帶你走進朝鮮王朝婚禮文化的現場,重走王妃之路

大韓帝國英親王妃翟服圖

透過重走朝鮮王妃之路,相信各位讀者朋友們已經瞭解朝鮮王朝的婚禮文化了。作為朝鮮王朝最高規格的慶典之一,王的婚禮既充滿奢華排場,也飽含民族文化的特色。誠然,朝鮮王朝的諸多禮制是學習中國的經驗,可是他們在臨摹的過程中不斷融入本民族風格,遂發展出東亞文化圈內別具一格文化遺產,帶給人們全新的認識和體驗。

朝鮮王妃的故事:帶你走進朝鮮王朝婚禮文化的現場,重走王妃之路

韓國TV CHOSUN電視臺於2019年12月14日播出的韓劇《揀擇:女人們的戰爭》


【參考文獻】

1.《朝鮮王朝實錄·英祖大王實錄》

2.《英祖貞純王后嘉禮都監儀軌》

3.《閒中錄》(韓文)——延邊人民出版社

4.《朝鮮國君的一生》——韓國奎章閣韓國學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