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盡情做一件想做的事吧

今天,是被隔離在家的第35天。

35天的生活,算不上無聊。但每天的生活像是被複制過的一般,早晨總是會睡到日上三竿,下午摸摸琴,賴在沙發上看一點閒書。到了傍晚,偶爾想起來要學習,衝到書桌前看會英語和專業課的書。凌晨2點,正式入睡。

疫情過後,盡情做一件想做的事吧


小時候寫過的一本未完結的小說,那本隨筆記錄了很多兒時的願望,成為一個公交車售票員,從小方木盒中變出可以把乘客送到這座城市各個角落的通行證;成為一名考古學家,去一個個墓穴中探索古代的秘密;去南極找企鵝;去任何一處想去的地方......

後來的後來,售票員這個職業漸漸消失,成為考古學家的願望也隨著一張高考錄取通知書漸行漸遠,知道了普通人很難去南極,世界上的很多地方也遙不可及......

雖然不是生活在疫情嚴重的地區,每日的死亡人數報道卻讓自己感覺到死亡的距離。這種壓迫感,讓自己開始審視自己曾經覺得有些不切實際的願望。原來,自己還想做這麼多的事情。

問過一些朋友。他們給過我一些回答。學霸朋友們不出所料的表達了她想回到學校實驗室,繼續他們的科研之路的迫切心情。得到最多的回覆是學習一種樂器,問及原因,很多人不約而同的說高考之前,彷彿每天都在學習,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去學習一個自己真正喜歡的樂器。或是進行一次辟穀,體驗一次一個人的旅行,去一處安靜的地方,看看鄉村的生活,異國的風土人情。與自己喜歡的人看一看兩個人共同走過的路,挑戰一次蹦極,坐一次滑翔機。去一次西藏和耶路撒冷,看一看虔誠信徒心中的殿堂,看一看傳說中倉央嘉措生活過的地方,體味一次“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來世,只為在途中與你相見”的渴望,感受“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的無奈。去走一走絲綢之路,看看中國的歷史與河山。

疫情過後,盡情做一件想做的事吧


人生只有一次,活著的檢驗只有一種,生活的方式卻有千萬。疫情過後,去嘗試選擇我們喜歡的生活,敢於想象年少的夢,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給過去的日子一個答案。也許我們已經被生活磨去稜角,但依然不妨礙在世界的中心,成為自己喜歡的人,在這個浩瀚的宇宙之中,發光發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