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滴滴就像座圍城,裡面的人都想出來,而外面的人卻想擠進去!

用“圍城”形容當下的網約車世界倒有幾分貼切——局內者煩憂,局外者垂涎。

現在很多人都在說滴滴平臺是靠壓榨和剝削司機獲利的,普通快車單抽佣金25%以上,拼車單50%以上甚至與司機對半。滴滴平臺卻只僅僅提供一條信息,司機的成本要油費、車險、車損、車保養。無其他任何福利,一旦出現車禍,滴滴平臺就逃避責任,需要司機付出全部責任。至於違章,滴滴平臺更不管。滴滴司機作為滴滴平臺的載具。可能唯一好處就是不需要監管,但還是好多人選擇它!

跑滴滴就像座圍城,裡面的人都想出來,而外面的人卻想擠進去!

相比傳統出租車,互聯網技術極大地提升了資源配置效率,為出行行業帶來了新的增量市場,出現了滴滴、曹操、首汽等一批互聯網網約車企業。曾經網約車的鉅額補貼大戰,已經讓用戶養成了習慣。網約車已經深刻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對於像帝都這樣的一線城市,能夠完全脫離滴滴的人,該是有怎樣的背景?受城市空間、路況、政策等條件制約,大城市高峰時段出現供需極度失衡,商業中心、寫字樓下班高峰滴滴一車難求,雨天排隊兩小時以上已經不是新聞。經常有打車出行需求的用戶,手機裡常常安裝了幾乎市面上所有的出行應用。叫車難的時候,所有應用同時呼叫,碰運氣誰家司機先應答就用誰家的。

跑滴滴就像座圍城,裡面的人都想出來,而外面的人卻想擠進去!

有的甚至連貨運平臺貨拉拉都用上了,有面包車坐總比沒車坐要好。正是如此,聚合出行也成為流量平臺切入出行行業有效途徑之一。高德地圖、美團打車均已上線同時呼叫。對於像滴滴這樣的出行平臺,有效司機數量決定木桶的最短板高度,供給側的問題遠比需求端要複雜得多,司機儼然已經成為了稀缺資源。而對於他一些從外地過來跑滴滴的他們有的背井離鄉,到一線城市租車接客。他們的想法一致趨同,辛苦一點沒關係,只要能掙錢。所以對於司機而言,工作環境、產品體驗差一點都不是問題,但是在收入上出了問題,就有可能導致群體事件,滴滴早期以及其他網約車平臺,都曾因為收入問題而導致司機聚眾鬧事。

跑滴滴就像座圍城,裡面的人都想出來,而外面的人卻想擠進去!

跑滴滴車,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態,強大的內心。因為,每天都要面對各種各樣不同的人。有些人諸多要求,有些人無理取鬧,有些人是差評師。當你接到一個:接要開三公里,而送卻只有一公里時,能不能保持冷靜的心?這些都是考驗良好心態的時候。許多人選擇退出滴滴,多半是受不了乘客的各種氣。“低三下氣地賺這點小錢,老子不幹了”。還有跑滴滴最害怕的兩件事:發生交通意外和被運政捉。現今馬路上到處都可見到交警運政在查車。只要一查到,必扣車罰款的了。一罰就是1-3萬元,白跑一年。

跑滴滴就像座圍城,裡面的人都想出來,而外面的人卻想擠進去!

還有個大家關心的問題賺錢,下面本人略作一些分析,供參考。首先個人上要樹立服務意識,把開滴滴車當成一份工作,每天準時出車,禮貌待人。其次滴滴平臺上,現都是運用大數據管理,智能優化派單的,會保證每位司機正常流水每天300-400元左右。第三,按平臺要求去跑。例如每天時段獎勵,早晚上下班高峰衝單獎,指定區域接單獎等,這些平臺獎勵加起來,也是筆不少的收入。跑滴滴像和一般工作一樣,正常跑一個月可掙到5-6千元左右。(僅除油費,不計車損,本人親身體驗。)許多埋怨在跑滴滴賺不到錢,大多是和以前高額的補貼對比,還有都是“三天打魚,二天曬網”的心態。

跑滴滴就像座圍城,裡面的人都想出來,而外面的人卻想擠進去!

至於外面說的跑滴滴月入過萬、滴滴出行的界面也會偶爾彈出加入滴滴賺錢的廣告、還有很多租賃公司宣傳的特別誇張、吸引了很多門外漢的眼球、他們根本不懂裡面的道道、搞個以租代購開滴滴、結果加入進來才發現、跑一天滴滴賺的錢還不夠每天的車貸、這完全就是在給兩桶油、滴滴公司和租賃公司打工啊!都還是看你自己怎麼做!

跑滴滴就像座圍城,裡面的人都想出來,而外面的人卻想擠進去!

  如今的網約車已經進入營收階段,鮮見燒錢補貼的現象,這在司機的補貼上可以反映出來。剛開始的時候,袁師傅除了接單的收入,一天還有五項獎勵:早高峰、中高峰、晚高峰、午夜出車,以及每天30單的衝單獎勵。

  “今年下半年,這些(獎勵)全都沒有了。現在只剩下週一到週五的早高峰跑6單獎勵16元和週五、週六、週日三天晚高峰跑5單獎勵10元”,袁師傅說。


跑滴滴就像座圍城,裡面的人都想出來,而外面的人卻想擠進去!

  與此同時,用戶的體驗也發生了變化。李林說,“現在網約車和出租車價格差別不大,有時候比出租車還貴,網約車的優勢可能只有服務好這一點了”。

  收入不如從前,一些網約車司機萌生退意。此前北京有名的“滴滴村”後廠村在新政之後改頭換面,原來開滴滴的司機現在改開“貨拉拉”“58速運”等貨運車。

  袁師傅的5位司機朋友已經改行了。“你隨便問一個滴滴司機,他都會說現在不如以前了。現在比較辛苦,我昨天早上7點出來,晚上11點才回家,掙了617元,扣掉車輛磨損和油錢,大概是五百多塊錢。”

跑滴滴就像座圍城,裡面的人都想出來,而外面的人卻想擠進去!

“網約車屬於重資產重運營,還未迎來盈利期,車企入局的規模應該不大”,互聯網分析師季城認為,車市低迷,汽車銷量下滑、庫存增加,車企進入網約車的一大原因是增加分銷渠道。

  網約車行業面臨的更大影響是合規性大限的到來。交通運輸部、公安部聯合要求,2018年12月31日前全面清退不符合條件的車輛和駕駛員,並基本實現網約車平臺公司、車輛和駕駛員合規化。

跑滴滴就像座圍城,裡面的人都想出來,而外面的人卻想擠進去!

  “開車越久越不想幹了,新政實施後,肯定有不少不合格的司機退出。”林先生從2016年開始做了兩年的專車司機,今年6月份他改行做小本生意,現在偶爾還會順路接單。

  “出行更安全後,打車會不會又變難了?費用會不會又變高了?”李林有點憂心以後打車狀況,他發現現在網約車叫車排隊時間越來越長,“高峰期,一些繁華街區都要等半個小時以上。”

跑滴滴就像座圍城,裡面的人都想出來,而外面的人卻想擠進去!

  “現在叫網約車變貴了。我打車多是短程,以前8元左右,有很多折扣,現在得十四五元了。”在北京上學的黃同學說,“更多平臺加入,會形成競爭,但總比壟斷好吧?不同平臺提供服務,對於乘客來說挺好的。不過,這樣是不是也會造成資源的浪費,打來打去最後又合併了,然後又要漲價?”

至於你自己要不要進入這個圈子,就要看你能不能承受的住這樣的壓力,畢竟每個人對這行業抱有的觀點不同的!

跑滴滴就像座圍城,裡面的人都想出來,而外面的人卻想擠進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