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才女,少時幸福美滿,晚年命運坎坷

被後人譽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堪稱是當之無愧的詞國皇后,其詞風清麗婉約,善於工筆白描。她這一生,享受過煙花般絢爛的人生,也嘗受過國破家亡的顛沛流離,原本悠閒清麗的筆調在備嘗人間冷暖之後也轉為悲傷寂寥。或許也正是因為有此經歷,才能夠成就這位"詞家一大宗"。我們很早就接觸到李清照的作品,對於這位才女,想必大家都是略知一二的,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瞭解過她的一生呢?

千古第一才女,少時幸福美滿,晚年命運坎坷

一、長於書香門第,少時名動京城

李清照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進士出生的父親李格非,是大文豪蘇軾的學生,官至禮部尚書;外曾祖父王拱辰,年方十九就狀元及第,因此出身名門的母親也有著很高的文學修養。用現在的話來說,這就是一個高知家庭,充滿濃厚的文化氣息。

這樣的文人家庭,對於李清照的教育自然是非常重視的,不僅僅是侷限於一般的女德教育。家中藏書頗多,李清照可以說是自幼就飽覽群書,琴棋書畫更是無一不通。因此相比於一般的女子,李清照的眼界更為開闊,擁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她是父親的驕傲,尚且待字閨中便寫下了不少驚豔的詞作,李格非還非常喜歡將她的作品拿給朋友指點,漸漸地,她的才華也在京城傳開。

千古第一才女,少時幸福美滿,晚年命運坎坷

對於李清照來說,繁花錦繡的京城生活,就是她創作的源泉,一首《如夢令》轟動了整個京城,當時的文人雅士無一不是點頭稱讚。然而李清照的文采遠不僅如此,她對於國家大事也獨有一番見解,能夠直議國家興廢。一名女子能有如此見識,令世人刮目相看,就連蘇軾的大弟子晁補之都對她大力稱讚。

李清照在家中度過了生命中最無拘無束的日子,享受著最好的文化薰陶,擁有著太多太多的快樂。這些也都反應在她的詞作上,多是記載自己的閨閣生活,言語清麗活潑,滿懷少女心事。

二、婚後琴瑟和鳴,宛若神仙眷侶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這樣悠閒的生活貫穿了李清照的整個少女時代,閒來無事,蕩蕩鞦韆,讀讀藏書,文化的滋養將其灌溉得內秀如蘭。在度過十八年天真無憂的日子,李清照也迎來了自己的愛情,帶著少女的嬌羞與期待,李清照嫁給了大自己三歲的趙明誠。

趙明誠是吏部侍郎趙挺之子,他自己又是太學生,才華橫溢,相貌英俊,與李清照不僅是門當戶對,更是佳偶天成。因為趙明誠此時還要離家上學,兩人只能通過書信來抒發自己的思念。"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短短几字,就將兩人分離後相思之苦展露無遺,讀之使人動容。

千古第一才女,少時幸福美滿,晚年命運坎坷

除了《一剪梅》,李清照還寫下了《醉花陰》《鳳凰臺上憶吹簫》等詞作,淋漓盡致地展現了與丈夫分離後的孤寂生活,筆調委婉,盡訴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千古第一才女,少時幸福美滿,晚年命運坎坷

據說趙明誠收到妻子的信,感動之餘還有幾分嫉妒,立馬閉門謝客,立志要寫出超過超過妻子的詞作。苦寫三日,趙明誠將兩人的詞作混在一起請朋友點評,不料友人指出只有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三句才是經典,自此趙明誠對妻子唯有歎服。

兩年過後,趙明誠步入仕途,兩人也終於結束了分離的生活,恩愛異常。雖然說都是高官之子,而且家底殷實,但是他們的生活卻是十分勤儉,並不會像其他富家子弟一樣揮霍無度。閒來無事,兩人就喜歡跑到相國寺的市集,尋覓石刻碑。

夫妻二人都酷愛金石研究,立志要遊歷天下絕妙之地,閱盡天下間的古文奇字,後來還一起創作了《金石錄》,開創了中國研究金石的歷史。李清照在《金石錄後序》中還記載,兩人的飯後消遣,就是沏上一壺香茗,互相背書猜句,這樣的時光最是安寧無憂,想必這也是李清照一生之中最美好的時光。

三、政治風雲變幻,慘遭國破家亡

然而好景不長,大宋王朝的黨爭一向激烈,李格非也無端被捲進了元祐黨爭。此時距離兩人結婚還沒過多久,李清照也被牽連成為了元祐黨人,被迫夫妻分離兩地,隻身回到原籍明水,汴京已然沒有她的立足之地。

雖然幾經翻覆,但好在朝廷大赦天下,李清照得以與趙明誠團聚。然而世事無常,好不容易孃家安定下來,公公趙挺又在罷官後病死,後來丈夫趙明誠也被朝廷罷官,一家人只好回到了青州的舊居。雖然生活變得更加清苦,但是二人自得其樂,專心投身於文學創作之中。幾年間,兩人遊歷各地,所有積蓄都用來蒐集石刻資料、珍奇寶物、文物古籍,平生所見皆整理於《金石錄》。

千古第一才女,少時幸福美滿,晚年命運坎坷

山河易碎,在金人猛烈的攻勢之下,大宋王朝終究是沒有能夠抵擋得住,滿朝文武都變成了階下囚,這就是著名的靖康之恥。覆巢之下無完卵,青州故居也不復存在,一家人開始了飄無所居的生活。同年,南宋王朝建立,趙明被任命為江寧知府。然而此時的南宋王朝一昧苟且偷安,只知投降求和,李清照心中激憤,屢屢寫詩諷刺。

建炎三年,京城發生了叛亂,但是原本應該堅守陣地的趙明誠卻棄城逃跑。二人行至烏江,李清照感懷時事,以一首《夏日絕句》諷刺當時的南宋王朝,也表達了自己的志向。

沒過幾個月,趙明誠就因為生病亡故。丈夫的去世,更是給了李清照沉重的一擊。原以為生活雖然悲苦,但是隻要兩人能夠一路扶持走至白頭,這點苦難也不算什麼,卻沒有想到意外來得如此突然。

四、顛沛流離之下,晚景悲苦淒涼

趙明誠去世之後,李清照也失去了自己的支柱,悲痛之中大病了一場。後來她一個人攜帶著兩人多年珍藏輾轉各地,只期望於能夠保留丈夫生前的心血。好不容易在胞弟李迒處安頓下來,卻不想竟然有人謠傳構陷趙明誠用收藏的玉壺賄賂金人,因此才被彈劾罷官。無可奈何之下,李清照只能追隨高宗的足跡,希望將所有財物貢獻給朝廷。逃亡的路途艱辛,寶物損失大半。

或許是路程太過艱辛,或許是心靈無所寄託,李清照終是向現實妥協了一次,心灰意冷之下嫁給了張汝舟。卻沒有想到這個張汝舟根本不是什麼正人君子,很快就撕掉自己的面具,貪圖寶物不成,便對李清照拳腳相向。然而他低估了李清照的骨氣,哪怕要坐兩年的牢,李清照還是選擇將他告上公堂,決意離婚。

千古第一才女,少時幸福美滿,晚年命運坎坷

雖然在友人的幫助之下免於牢獄之苦,但是李清照的行為在那個時代還是引起了極大的震動,流言蜚語也隨之而來。李清照從此孑然一身,國仇家恨、離愁別緒集於一身,她的創作熱情卻日漸高漲,在文學創作上高度關注國家命運。這種顛沛的生活,也讓她更加思念故土家園,一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便寫出了自己難以剋制的哀愁,意蘊綿長。

宋紹興二十六年,李清照走完了自己坎坷的一生,在極度淒涼悲苦中與世長辭。這位性格堅毅的女子,為我們留下了無比寶貴的文學財富。梅花香自苦寒來,坎坷的命運沒有打到她,反而造就了她婉約詞宗的文學地位。一代才女的隕落,是一個時代的遺憾,但她永遠留存在我們心中。

參考文獻

《宋史》

《金石錄後序》

《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