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雪為何在《聲臨其境》大放異彩,除了實力,還有這點

這次疫情令大家不得不宅在家中,每日圍著家的邊界來回遊走,時間久了,不少人變得煩躁不安,每日長吁短嘆,令原本積極樂觀的靈魂也被這四四方方的牆壁禁錮,使家失去了往日的溫馨。

朋友小玲就是在這無聊透頂的日子裡變得沮喪頹廢,每日無所事事,打不起精神,想要看書考證,可沒過多久便哈欠連天,身前的書本未見翻過一頁。

她直報怨在家不能靜心看書,只有與同學一起去圖書館才有動力和激情,事實上,每次在圖書館,她不是與同學打鬧聊天,就是玩手機嗑瓜子,不僅自己沒學進知識,還引得他人頻頻矚目,投來不悅眼神。

說白了不是小玲缺乏動力和激情,而是缺乏獨處能力,她因為在獨處中不能平心靜氣,耐不住寂寞,才會倍感憋屈壓抑,她和同學一起看書,雖有同學陪伴,但抵禦不了外界誘惑,每每被慾望俘獲,這也是缺少該能力的表現。

生活中,大家總是看重個人的交際能力,視交際能力為為人處事的必備能力之一,殊不知比交際能力更為重要的是獨處能力。

它是推動人類不斷探尋信仰、靈魂及肉身高度統一的助力,亦是令人反省自身,嚴格自律的“緊箍咒”,獨處能力在各能力中顯得毫不起眼,實則至關重要。

韓雪為何在《聲臨其境》大放異彩,除了實力,還有這點

一、獨處是一個人的狂歡

大學同學劉姣一直是尖子生,從頭到腳都是一副優等生的模樣,除了在課堂就是在圖書館,上課永遠坐在第一排,筆記永遠是模板,考試永遠拿第一。

每天晚上十點睡覺,早上七點起床,不愛打扮,不善交際,是同學們眼中的“另類”人物。

雖然她的成績名列前茅,但我行我素的行事作風也引得不少同學私下議論,曾說:只知道讀書的女生是沒有未來的。

但外界的流言蜚語沒有侵染她的心,仍如一尊雕像般過著自己的日子,活成最初的模樣,獨自在圖書館備考研究生,不為外界所打擾,在獨處的時光裡體會樂趣,堅定地朝著目標前行。

所有的幸運都是靠自己爭取,考研成績出來,劉姣如願考上心中理想的大學,她微笑過後再次向著更高的目標繼續挑戰,而那些背後的議論也變為:她真是厲害極了,永遠知道自己要什麼!

劉姣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人獨處的力量,摒棄外界騷擾,獨享內心寧靜,將一個個孤獨的日子過得繪聲繪色,流光溢彩。

當然例舉此事並不是倡導大家如她一般不合群體,只是希望大家明白,外界的流言蜚語起於偏見也會終於成果,根本無需理會,平心靜氣,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在獨處中尋樂趣,方能精誠所至,精石為開。

獨處是一個人的狂歡,堅守初心,懶理流言,心無旁騖,方能在濁世之中闢一天地,享幽靜之樂趣。

韓雪為何在《聲臨其境》大放異彩,除了實力,還有這點

二、學會獨處方能守住繁華

記得以前班裡有個資質出眾的同學,學習能力和反應能力都是一流,老師經常拿他做榜樣,也是同學們羨慕的對象。

久而久之,大家的崇拜仰視令他變得驕傲自滿,盲目的自信令他學習的時間越來越少,玩遊戲的時間越來越多,時間一長,他的成績從上游掉到中游,也不再是老師口中的誇獎對象,同學們也不再仰望他。

這個同學從尖子生落回成績平平的普通學生,很大的原因是他沒有學會獨處,沒有冷靜反思好成績的來源,沒有清晰認識到自己優秀成績更多的來源於後天努力及辛勤付出,而不只是天賦的優勢。

他迷失在眾人崇拜中,迷失在狂妄自大中,一次次的誇讚令他變得浮躁自滿,又沒有平靜的思考覆盤,最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記得小時候學的《傷仲永》一文,裡面的仲永更是因為未能習得獨處能力而將前程毀於一旦。

方仲永年少成名,自然春風得意,滿是傲氣,人前受盡溢滿之詞,覺得自己才氣縱橫,滿腹經綸,殊不知,正是這看似繁華眾人追捧的景象麻痺了仲永和他父親的心,令他失去了寶貴的天賦。

仲永在花團錦簇下自始自終沒有習得獨處能力,故而看不清眼前虛假的繁榮,又不能及時反省自身發現問題,只能在一片叫好聲中逐漸沒落,天賦也在自負中消磨殆盡。

獨處能夠令人不斷覆盤自己的成功原因及過程,能夠令人居安思危的未雨綢繆,能夠讓人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論身處順境或逆境都能看清事情的真相,作出最正確的選擇,只有學會獨處才能守得住易逝的繁華與美景。

韓雪為何在《聲臨其境》大放異彩,除了實力,還有這點

三、來一場身心與靈魂的對話

韓雪曾用流利的英文配音震驚觀眾,這回在《聲臨其境》再次大顯身手,一個人用十種聲音朗讀《木蘭辭》,引得眾人驚歎:原來高端玩家都這麼會玩!

韓雪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從小父母嚴格的教育養成了她自律的好習慣,在17歲那年參加影視新人選拔大賽,意外得冠,隨後又與已經大紅大紫的郭富城、張柏芝合作了電影《浪漫櫻花》,同年以第一名的成績被上海戲劇學院錄取。

韓雪的演藝之路可以說順風順水,不僅在娛樂圈這個大染缸裡工作的如魚得水,難得的是還能如一股清流引得眾人嗟嘆:是怎樣的女子才能不俗不媚似一朵白蓮。

她是個極自律的人,不論拍戲與否,早上都是七點半起床,3分鐘洗漱,5分鐘上妝,抓住所有零碎的時間不斷學習充實自己,即使現在英語已經爐火純青,仍然每天保持2-3個小時的學習時間。

因為對自身超高的要求和內心對知識的渴望,養成了她獨處的能力,不斷與自己的靈魂對話,希望探索出內心世界最原始的嚮往,掌握自身渴望的邏輯與規則,以期達成人心合一的境界,所有的事情出於本心,所有的情緒源於靈魂深處的共鳴。

在不斷的觸碰和探索中摒棄浮華的表相,堅守內心的渴望,通過學習積累、反省、打碎、重生,盪滌滿身鉛華,獲得內心平靜,令自己變成想要成為的人。

韓雪為何在《聲臨其境》大放異彩,除了實力,還有這點

四、獨處是自愛的表現

周國平曾說:獨處的確是一種檢驗,用它可以測出一個人靈魂的深度,測出一個人對自己真正的感受,一個連自己也不愛的人,我敢斷定他對於別人也是不會有多少價值的,他不可能有高質量的社會交往,一切交往的質量都取決於交往者本身的質量,唯有兩個靈魂充實豐富的人,才可能有真正動人的愛情和友誼

獨處是自愛的表現,是尊重內心感受與想法,尊重所有情緒和渴望的表現,不忽略自我的感受,不壓抑情緒,由內而外的接納和包容自己,來一場直擊心靈的對話,來一次自我救贖,直面內心的不堪和醜惡,釋放心底的柔情和善意,誠實面對真實的自己,感受一次獨處的魅力。

交際是外在形式的表現,獨處是內化於心的過程,兩者結合可以讓人言行合一,表裡如一,既能享受自己的包容,又能釋放愛他人的善意。

獨處的魅力,希望你我都能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