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编剧:一切交给大脑芯片

以前一知名出版人选稿子。最后选了一个脾气性格古怪的人的稿子,还是个gay,文笔的确不错。他说只有这种人能写出好东西, 领悟感和我们不一样。他说他接触的作家里,正常人一般写的都比较平庸,有个性的人出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影视行业对文字质感没那么强,不要求语感,只求表达清晰,对很多年轻编剧都是过高要求……这让我想起了一则往事,当年我们混QQ群的时候,《如果这是宋史》的作者高天流云反感阿弩的《朔风飞扬》️的主人公在日本成长,作为东北人,认为阿弩是个精日,很是气愤,于是二人大战三百回合……他也不是封笔,只是他的《芒星》连续被19家出版社拒稿,一时心灰意冷,于是华丽转身,忙着触电(空战片《空天猎》就参考了《芒星》挂策划)。假以时日,一枚金光闪闪的编剧就诞生了!其实很多编剧智商超过大部分美剧了……这不是我们一个行业的问题,整个国家重理轻文,对理工夸的山呼海啸,最后片子出来又骂编剧注水,我写二十八场戏,你给我拍成五十级那关编剧bird事啊,那编剧写戏是一定会打点滴的……下边举几个我看过的比较典型的例子:


老谋子:张艺谋进步了,跳出了旗袍大腿弹琵琶,不过张艺谋不管拍什么都是20世纪80年代的审美……张艺谋一以贯之的形式(虽然换了种形式)大于内涵,没有灵魂。中国元素一到他手里,就变成一堆生硬符号,毫无底线的文化造假。形而上的道可道非常道具象化为奇技淫巧。阴阳八卦图老让我出戏,看到一帮壮士扭着腰时我笑场了……东方气韵,化在骨子里的,还是要看侯孝贤和李安。张艺谋还是美工惊艳,电影水墨风格用得特别好,但就是故事跟屎一样!这个才是我们真正的差距所在,你得承认巨作也是工业化的一部分,就是剧本儿的东西,它是可以量化的,他是也可以设立标准的,干这个事情没有问题的,就是你把它标准化了以后。你的很多东西就方便啦,他没有标准,你永远也没有希望啊。


麻花团队:麻花团队的隐藏气质是“凉薄”,抄袭任何作品,都能流露出深深的凉薄感,恐怕很难走得长远。德云社呢,则是光明正大的下作。而这,恰是郭德纲一直强调的,回归传统相声的“本源”。粗俗和下作,正是下九流,街头语言艺术原来的样子。从马云老师拿粗俗黄段子开车获得的掌声和赞许来看,郭师傅连“糟粕”都兼容并蓄的传统伦理哏,让台下“大娘们儿”们笑到前仰后合实属正常。我用下作把所有从业者都拉回梨园时代的下九流,然后我和我捧的人“成角儿”就赢了。这就是所谓黑暗森林的降维攻击打法。结合鄙国的社会现状,郭师傅和德云社的路径必然成功。但是呢,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价值观有个BUG,就是“不求人”。正如郭师傅标榜的“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德云社就是专门和曲协、剧协对着干,显示自己“独立反体制”,得到小资的拥护。您的儿徒用水滴筹诈捐那一刻,江山已崩。至于调侃国难啥的,只是下作本色,被借题发挥攻击只能说求仁得仁。不得不说,郭德纲这人其实是顺势而为的站上风口浪尖的人,也是借此机会大获成功的人……


范伟:演的《耳朵大有福》通过退休职工的生活,很谨慎地展示了一点魔幻和悲凉。什么体制不是工人自己选的,三四十岁,下岗即失业,双职工全家生活无着,很惨。讽刺的是,变卖的资产又肥了一批,然后国企又开始招工,重新臃肿。无视民生的招都是晕招。有的人月收入只有几百元,还不一定能保障。这是发达地区无法想象的。没有蓄水就让鱼换塘,鱼没处游,也没声音。这批人六七十岁了,就一点点消失罢了。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类似的问题,输送完资源自己枯竭了,然后城市就走向衰老。本人编审的《茶油的背后》也道出了农民的狡猾以及生存空间的变化……


其实,可以AI创作的——


AI编剧:全三维数字生成模型,所有材质8K以上……根据群众的最大公约喜好,大数据筛选主角配角的相貌身材参数,进入程序输入参数,自动生成数字模型外交程序生成的高精度程序贴图。然后AI编剧根据定制化生成不同剧情和结尾的剧本。所有拍摄让虚拟程序完成,包括虚拟后的现实场景。整套程序会逐渐过度到个人操控时代。程序普及到民用,任何人都能创建角色和剧本并进行拍摄。然后世界电影大会经过层层筛选,最后留下10部PK,胜出者就是当年的电影大师。以后这类程序都是一键生成的,这得感谢量子计算机的诞生。操作很人性化,速度很极限化。人人都能冲当艺术大师的年代,抛开硬件工程师的迭代帮助后,剩下的就看每个人的想象力和艺术天赋了。以后的终极形态是自己给自己拍电影 像做梦一样……当然,如果进入人机端口互相融时代,软件和笨重的硬件也将被抛弃,那时候通过脑脉冲就可以直接交流了,包括自己的宏大构想。如果你拒绝别人的垃圾思维进入自己的意识,直接选择屏蔽对方的脉冲电波就行了。我想静静,终于在科技的引导下,得以现实实现,我是说在那种真正意义上的“我想静静”。当然,你甚至还可以屏蔽自己的思维,一切交给大脑芯片。


友情提示:屏蔽自己的时候,别忘了定时。否则一不小心就成为那个时代的电子植物人。因为别人没有你的密匙,无法唤醒你,即便用量子计算破译你的密匙,把你唤醒时,很可能已经破坏了你的记忆储存。其实现在的虚拟引擎UE4已经部分开始能实现真实现实物理世界,材质都是可以用现实扫描的技术,数字化8K精度以上的物理呈现。真假难辩。等算法更进一步,计算机中心处理器的物理极限被突破,很多梦幻的事情都可以提前实现。模型可以大量人工扫描数字化后,交给计算机学习建模,慢慢的就可以真正意义上的参数化建模。直至最终一切交给计算机,通过语言告诉它你想要什么样的模型。反正所有的模型面片都是基于数学上的三角面计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