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鄂州3月30日出現了搶購糧油風潮,你怎麼看?

高遠的微笑


這個問題值得深思,國外現在不出口中國糧食,肯定部分產品會漲價,搶糧也是正確的選擇,說不定哪天就漲價了。


MOLI牛媽


笑話百事通;老人躺在床上奄奄一息,他把孫子叫到床邊說

道:"六十年前我買的鹽還有多少?

孫子:“爺爺,就剩五包了

爺爺:“等下炒菜的時候都放了吧。

孫子:“這麼多怎麼吃,會出事的!

爺爺:“想當年你奶奶說我傻,說買這麼多鹽就算吃

到我死都吃不完。我現在快不行了,等我下去找她的時候,一定讓她心服口服,不然很沒面子的。[呲牙][呲牙]這幾天又有不少人搶購大米,夏天來了易生蟲,同意的舉手。


笑話百事通


糧食安全牽掛人心,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王遼衛就此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

新華社北京3月28日電(記者王立彬)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部分糧食出口國傳出限制出口的信息,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王遼衛28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表示,我國實現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糧食供求總體寬鬆,完全能滿足人民群眾日常消費需求,也能夠有效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考驗。

我們的口糧絕對安全

問:部分糧食出口國限制出口的話,對我國老百姓米袋子有影響嗎?

答: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近日越南宣佈暫停大米出口。越南常年大米出口700萬噸左右,大體佔世界貿易量的15%,限制出口可能會造成國際市場大米價格波動。部分糧食出口國為保障國內供給也可能採取限制出口的措施。當然,通常應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2019年我國進口越南大米僅48萬噸,為2011年以來最低水平;今年1~2月從越南進口大米僅3萬噸。事實是,2016年我國實行糧食收儲制度改革以來,大米進口數量逐年下降,2019年大米進口255萬噸,同比下降53萬噸,進口大米佔我國大米消費約1%,主要用於品種餘缺調劑,如泰國香米,即使大米不進口也不會影響國內市場供給。

儘管近年來國際市場曾幾次出現“過山車”式的糧價大幅波動,但由於我國糧食連續豐收,供給充裕,庫存充足,保障有力,糧食市場總體保持穩定。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確立了“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糧食安全戰略,提出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新糧食安全觀,國家採取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政策舉措,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糧食連年獲得豐收,實現了口糧完全自給,穀物自給率保持在95%以上。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目前我國穀物庫存保持較高水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物質基礎較為堅實。2019年我國糧食種植面積穩定,糧食再獲豐收,全年糧食總產量66384萬噸,同比增加594萬噸,增長0.9%。總體看,我國糧食供求總體寬鬆,完全能滿足人民群眾日常消費需求,也能夠有效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考驗。

“大國糧倉”庫存充足

問:我國糧食儲備狀況及當前市場糧價總體水平如何?

答:我國糧食總產量連續5年穩定在6.5億噸以上,近年來糧食儲備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糧食儲備充足,小麥稻穀等口糧品種庫存處於歷史最高水平。

在中央儲備規模保持穩定的同時,從2014年開始,國家按照“產區保持3個月,銷區保持6個月,產銷平衡區保持4個半月”的市場供應量要求,重新核定並增加了地方糧食儲備規模,各地已全部落實到位,而且大中城市還建立了滿足市場供應10天至15天的成品糧油儲備。同時,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儲備品種結構中,小麥和稻穀等口糧品種比例超過70%。

除上述政府儲備外,2004年以來,我國對稻穀、小麥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根據市場情況每年收購了一定數量的最低收購價糧食,這部分糧食主要通過國家糧食交易平臺向市場投放,有效地滿足了市場供應,穩定了市場價格。多元市場主體也建立了用於正常生產經營的商業庫存。我國糧食庫存充裕,完全能夠滿足市場供應和應急保供需要。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家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採取有力有效措施,全力做好糧油市場保供穩價工作,推動糧油加工企業復工復產,保障糧食物流運輸通暢,糧油市場供應不脫銷、不斷檔,國內糧油市場平穩有序運行。疫情前期,群眾居家不外出多購買儲存一些糧食,由於超市、賣場等零售市場貨源充足,短暫的群體性集中購買也得到了基本滿足。目前居民採購米麵油心理穩定,受餐飲業等消費需求減少影響,國內米麵油消費總體偏弱。

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監測,3月23日全國加工企業小麥、早秈稻、中晚秈稻、粳稻進廠價格比春節前增長0.1%、下降0.2%、增長0.4%、增長1.3%。麵粉、早秈米、中晚秈米、粳米出廠價格比春節前下降0.4%、增長0.6%、增長0.5%、增長1.3%。

百姓米麵“兩無憂”

問:一日三餐離不開米和麵,我國稻穀、小麥情況怎樣?

答:我國稻穀供給充裕,階段性過剩特徵明顯。2019年我國稻穀產量2.096億噸,同比減少252萬噸,食用消費1.58億噸,同比減少50萬噸,儘管稻穀飼用和工業用糧有所增加,預計年度結餘1430萬噸,已連續多年結餘,階段性過剩特徵明顯。

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我國主產區早稻面積將會增加。疫情防控期間,有關部門合理安排政策性稻穀競價銷售,2月10日開始每週向湖北地區增加投放中晚稻80萬噸,成交率僅0.28%,有效地滿足了市場供應。

小麥供求平衡有餘,連續多年產大於需。2019年我國小麥產量1.34億噸,為歷史第二高水平,已連續5年保持在1.3億噸以上。由於消費結構升級,麵粉消費下降,國內食用消費總體平穩,但飼用和工業消費有所下降,國家糧油信息中心估算小麥消費1.235億噸,同比減少532萬噸,年度結餘1400萬噸,同比增加870萬噸,已連續7年產大於需。

今年全國冬小麥播種面積3.31億畝,目前苗情長勢良好,全國冬小麥一、二類苗佔比分別為23%、77%,北方冬小麥苗情明顯好於上年同期,今年夏糧再獲豐收有較好基礎。國家穩定投放最低收購價小麥,2020年以來成交率不足4%,加之政府儲備小麥陸續輪換出庫,小麥價格走勢總體偏弱。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主要出口國採取限制出口措施,可能會加劇國際市場糧食價格的波動,但對目前我國糧食市場的影響不大,有利於消化不合理糧食庫存,減輕國內部分糧食品種庫存壓力。

放心!糧倉充實千萬別搶購、囤積

想想03年的鹽以及前不久的雙黃連


至誠智客


昨天在一些地方出現了搶購米、油的事件 ,今天權威答覆就來了。

2019年我國進口越南大米僅48萬噸,為2011年以來最低水平;今年1~2月從越南進口大米僅3萬噸。事實是,2016年我國實行糧食收儲制度改革以來,大米進口數量逐年下降,2019年大米進口255萬噸,同比下降53萬噸,進口大米佔我國大米消費約1%,主要用於品種餘缺調劑,如泰國香米,即使大米不進口也不會影響國內市場供給。

近年來國際市場曾幾次出現“過山車”式的糧價大幅波動,但由於我國糧食連續豐收,供給充裕,庫存充足,保障有力,糧食市場總體保持穩定。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確立了“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糧食安全戰略,提出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新糧食安全觀,國家採取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政策舉措,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糧食連年獲得豐收,實現了口糧完全自給,穀物自給率保持在95%以上。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目前我國穀物庫存保持較高水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物質基礎較為堅實。2019年我國糧食種植面積穩定,糧食再獲豐收,全年糧食總產量66384萬噸,同比增加594萬噸,增長0.9%。總體看,我國糧食供求總體寬鬆,完全能滿足人民群眾日常消費需求,也能夠有效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考驗。

所以沒必要製造恐慌。


波叔的生活


今年糧食不用愁,直有不法商在亂搞。要知道中國有兩大糧庫,國內東北,國外俄羅斯。


用戶8456435734538


3月30日發生市民搶購大米現象,造成局部市場恐慌.目前我市糧油庫存儲備情況如何?

答:目前,我市糧油庫存充足,能夠滿足群眾正常需求。在鄂州境內現存有中央和省、市等各級儲備糧食16.3萬噸,另外還存有已加工成大米、麵粉、麵條等成品糧庫存8000噸。即使不再調入糧食,也可滿足全市百萬居民近一年口糧,庫存十分充足。同時,全市糧油企業敞開供應,做到“不漲價、不限購、不斷貨”,請廣大市民放心,“米袋子”是充足的。

問:有消息說越南等糧食出口國暫停對我國糧食出口,這對老百姓米袋子有影響嗎?

答: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網上有消息稱越南等國宣佈暫停大米出口,不明真相的群眾就感到恐慌,事實上這毫無必要,中國作為14億人口的大國,“米袋子”始終牢牢掌握在中國人的手裡。2019年我國進口越南大米僅48萬噸,今年1~2月從越南進口大米僅3萬噸。

事實是,2016年我國實行糧食收儲制度改革以來,大米進口數量逐年下降,2019年中國大米進口僅255萬噸,進口大米僅佔我國大米消費量的1%左右,主要用於品種餘缺調劑,滿足少數群體個性化需求。即使越南等國暫停出口也難以影響國內市場供給。目前全球糧食產需是平衡的,疫情結束後那些暫停出口的糧食主產國,一定還會來中國爭取大米市場的。所以,請大家完全沒有必要擔憂。

問:現在購買糧油物資有何注意事項?

答:我市糧油市場將長期處於量足、價穩狀態,完全沒有搶購、囤積的必要。且目前正處於梅雨季節,大量囤購容易引起大米發黴變質,既影響食品安全,又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請廣大市民按需購買。

問:對我市居民糧油儲備有何建議?

答:隨著國家糧食食品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升,抵禦風險能力不斷增強。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廣大城鄉居民的正常生活需求是有保障的。加之廣大居民膳食結構也在不斷調整,跟過去相比居民對大米消費需求不斷下降,雜糧、果蔬、肉、蛋、禽、奶、水產品等品種的需求更加豐富,為人民群眾提供了各種的膳食選擇和補充。


維哥j


網上已經闢謠。這是屯積了大量糧油的不良商販放的煙幕彈,恰好引導了好跟風人們的心理,若不理性對待,勢必引起糧油漲價。所以,我們應該見微知止!


碧山人2012


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是為人民服務的,不別擔心餓肚子,對搶購糧油的這些百姓有點不理解,比方說新冠肺炎全國人民在家宅兩個月政府安排得週週到到讓百姓餓過肚子嗎?這種搶購風是多餘的不必要的。


餘正軍6竹鴿蜂舞


購買尋找一種心裡安全,別忘了中國有偉大的水稻之父袁隆平,早已解決14億人的口糧


小語8226574684655


我國糧食總產量連續5年在6.5億噸以上,其中谷物佔比92%以上,薯類產量基本穩定。雖然我國糧食年進口量超1億噸,但其中近80%為大豆。

我國每年穀物進口量約2000萬噸,2019年進口1785萬噸,同比減少12.8%。我國穀物基本可以實現自足,尤其是稻穀、小麥甚至供大於求。穀物進口占國內消費總量的2-3%左右,且進口主要以優質大米、小麥為主,主要用作消費調劑,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國家儲備保障糧油安全。當前我國擁有超過1.5億的糧食儲備,小麥、稻穀等口糧庫存處於歷史最高水平。同時我國針對各種突發公眾事件、自然災害等,建立起了相應的應急保障機制。大中城市還建立了滿足市場供應10天至15天的成品糧油儲備。所以說糧食供給是充足的,我的建議就是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糧食涉及民生,囤積和擠兌都會造成社會的恐慌,相信我們的國家。

當前疫情尚未對全球糧食供應形成明顯影響,主要為減產預期造成擾動。當前限制農產品出口的主要為糧食供給較為緊缺國家,糧食主產國並未採取明確行動。

我國大豆對外依存度高,但其他主產國主動限制大豆出口可能性低。首先,大豆並非主糧。其次大豆出口對美國、巴西經濟影響重大,其大豆總產量中超過50%用於對外貿易。大豆貿易對國民經濟有重大影響。而且從中美經貿協議來看,中國從美國進口大豆數量將大幅提升。

密切關注疫情發展,4、5月為關鍵時點。一方面,當前為北半球春季播種關鍵時節,疫情或將引起勞動力緊缺;另一方面,疫情導致全球交通、貨運效率降低,生產物資將受影響。同時5-6月天氣是影響非洲蝗災是否能進一步繁殖的關鍵。若多重因素共同催化,屆時會對全球糧食供給形成一定的威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