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團建培訓何去何從!

今天迎來了2020年嶄新的4月,相信團建行業的小夥伴們已經感受到這次疫情帶來的深遠影響,業務難以開展,基地,度假村許多處於冰凍狀態,從業教練帶班量驟減幾乎為0,以至一些拓展教練另謀職業,轉型工作甚至跑起了外賣

疫情之下,團建培訓何去何從!

很多教練老師感慨:“年前我們人前風光,人人稱我為老師,很尊重我們,年後我們啥也不是,還要另謀出路”,一點不誇張的說,這種衝擊是巨大的,團建作為員工聚集性活動首當其衝。

疫情之下,團建培訓何去何從!

在疫情鬥爭沒有完全勝利之前,團建行業從業者都要有一定的心理準備,應對即將到來的行業低谷期。這個已成為一個既定事實。

那麼面對低谷期,團建從業者又將何去何從,今天團建管家和大家一起來聊聊,怎樣的應對是合理的,各位小夥伴有什麼建議或想說的可以在最下面通過留言的形式暢所欲言。

01 理性面對,不恐慌

作為整天和團隊建設混在一起的我們來說,無論是心理素質還是凝聚實際技巧都是要強於一般人的,面對疫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要恐慌,新冠不是人類的第一次災難,也肯定不是最後一個,與其被周圍的人,被各種自媒體兜售焦慮,還不如先提高自身抵抗力和信心,這是第一步。

對抗新冠常規方法只有兩種:

1、減少被感染的機會,不去高風險區,不去流動密集區,出門戴好口罩,不可掉以輕心;

2、提高自身免疫力,良好的心情,良好的作息習慣、健康有規律的生活。合理的鍛鍊是戰勝病毒的本錢,切不可大吃大喝,天天躺床上玩手機,“自律才有自由”,別輕易地放縱自己


02 自我修煉,優化升級

俗話說得好,一直趕路可能走的比較快,但是要想走得更遠。必須定期停下來,思考自己,調整優化,才能向著未來走去,現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老天爺把時間給了我們,團建公司和相關從業者在解決好眼前問題的前提下應該有意識的趁著這個機會,進行調整管理,優化流程標準,人才儲備培養,梳理一下這個行業的瓶頸,我們怎麼突破,為後面發展進行佈局籌備。

疫情之下,團建培訓何去何從!

大家一起進行集體學習,哪怕是一線的教練老師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梳理自己的培訓技能,多一些思考和文字整理,開發一些新項目。

團建產品經理可以研究疫情過後的團建方向,多點專業知識的學習,提升自己的策劃技能。技術部門的同事也可以結合現代網絡技術多研究多開發一些高科技團建產品,為行業提供更多好玩有趣的團建形式。

團建公司也需要梳理自己的產品體系,市場營銷架構是否合理,在這個業務低谷期,停下腳步,共同思考發展的很多問題,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淡季大練兵,旺季才能打好仗。


03 積極協調,傳播正能量

與我們的客戶共同成長,積極溝通協調我們的客戶,為我們的客戶面臨的實際問題提供一份力量,特別是年前已經敲定了活動,積極去溝通解決後續問題,面對疫情,大家一定要團結起來。千萬不能破罐子破摔,大難臨頭各自飛,我們理應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向社會傳播積極正能量。

疫情之下,團建培訓何去何從!

對於年後復工部分有團建需求的客戶,我們要積極應對協調或者更改團建形式,比如開展線上團建,開放我們的遊戲項目庫,提供團隊建設設計的輔導諮詢,幫助我們的客戶更好的落地企業文化。

寫在最後

團建活動根到底是促進企業文化的落地,促使團隊的融洽和凝聚,從而帶來公司戰鬥力的提升,提高效益。聚眾活動可以酌情開展,聚心的文化落地卻是企業必不可少。作為企業經營者這段時間需要真正用心去關愛我們的員工,為他之所想,何愁我們不拼命回報企業,更是回報給自己,因為每個人的成長果實最終都會返回給自己。

而我們團建從業者也該是時候考慮行業的未來發展了,多研究瞭解一些團建行業的新產品新思路新趨勢,從企業文化的角度來思考自己的發展,讓助力企業變得更簡單。

疫情之下,團建培訓何去何從!

加油,中國

加油,我們

團建人從不畏懼困難

團建人敢想敢拼

只要團結一心

就一定可以跨過這道難關


——THE END——

疫情之下,團建培訓何去何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