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師給了這些石頭靈魂,使得它們有了生命,並與人產生共情

所有玉雕作品的前身,都是在某一個角落躺了上億年的

普通石頭,歷盡了無數風霜滄桑和年月的輪迴,又經過多少千折百回的緣分,遇到欣賞它的雕刻師,才會一度升級成為藝術。而琢石成玉本身就是一種涅槃,歷盡千刀萬剮才有了你眼中的經典,從來就沒有原生的天才,只有你看不到的精進。

玉雕師給了這些石頭靈魂,使得它們有了生命,並與人產生共情

阿拉善瑪瑙黑糖心料子巧雕“一鳴驚人”簡直就是神來之筆,好的雕刻師能夠把材料利用的淋漓盡致無可挑剔,在形態上完成題材的塑形,更在內涵與寓意中表達出情感。

在中國古代象徵復活和永生,更是一種蛻變,從周朝後期到漢代的葬禮中,人們總把一個玉蟬放入死者上門和下門以求庇護和永生,“八刀蟬”便是那個時代的經典代表,所以碰到這樣老玉別沒事別在嘴裡亂含。

玉雕師給了這些石頭靈魂,使得它們有了生命,並與人產生共情

玉雕中佛與觀音是最難的表達的,明明是眾生相,但那種福泰安詳大慈大悲普度眾生的佛性與胸懷天下的氣質真的很難刻畫到位,因為一個睿智的頓悟者與擁有深厚功底的雕刻師是很難兼得的,這就我們很難尋到有緣的玉佛原因了。

玉雕師給了這些石頭靈魂,使得它們有了生命,並與人產生共情

其實!有時候我們對玉雕佛

也不一定要求太高,你要求越高自己的預算往往也不會少,只要自己看著非常舒服或者有一種特別的安全感就足夠了。

關於完美每個人內心定義都會些許不同,那就讓我們的包容心去填補這些缺陷吧,也許這才是我們對玉雕作品真正的解讀和情感的寄託。

玉雕師給了這些石頭靈魂,使得它們有了生命,並與人產生共情

同樣的師傅雕刻同樣的

題材,因材料不同表達出來的感覺也相差挺遠,再加上每個時間段雕刻師的心情波動所以它的作品人物氣質也各不相同。除非修行頗深不受外界任何干擾又信奉佛教的純獻身藝術者,但他們的作品想得到基本不可能。

玉雕師給了這些石頭靈魂,使得它們有了生命,並與人產生共情

南紅冰飄料子相比於大多白瑪瑙更顯朦朧稍帶一點膠質感,尤其是它與三價鐵的紅色形成優美的意境、圖案,它的美與價值主要體現在每一件作品的獨一無二上。

玉雕師給了這些石頭靈魂,使得它們有了生命,並與人產生共情

保山南紅冰飄比純紅色裂會少一點,整體顏色有點偏粉,利用紅色的自然飄花部分俏色雕琢國色天香”,但是這種模糊的玉石顏色拍照很難看出其精湛的工藝

只有現場近距離觀看才能真正體會到她眉似新月、眸猶秋波、睫若羽,真乃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這樣的美人生在玉石上永遠不會遲暮,如果擁有那將是一世的欣賞啊。

玉雕師給了這些石頭靈魂,使得它們有了生命,並與人產生共情

阿拉善瑪瑙顏色特別豐富,再加上原料

價格低工藝凸顯性非常強,受到一些雕刻師和玩家的青睞,尤其是近幾年多次獲得天工、百花、神工等獎項。

論色彩與玉料的質地多樣性阿拉善瑪瑙很難有對手,但是其成分註定了它逃不脫低端玉石的範疇,只能在工藝上多做文章,才能在滾滾玉石商海中獲得一片土地。

玉雕師給了這些石頭靈魂,使得它們有了生命,並與人產生共情

同樣是阿拉善瑪瑙有的作品真的非常美,那種層層色調的搭配與極其細膩結構的雕琢,絲毫沒有低端玉石的感官,但是這樣的工費卻真的不低,不管怎麼看這件作品都是非常難得之物。

玉雕師給了這些石頭靈魂,使得它們有了生命,並與人產生共情

所有南紅的品種保山料子

價格高是有原因的,它玉化好顏色正想找一塊沒有裂的很不容易,就像這一套指環也比普通南紅貴多了。

今天向大家展示的也不算特別的精品,但是都還過得去(除了圖7),玉雕品本身就是仁者見仁,沒有絕對的好大多人看著不討厭就行。

這些作品中您感覺哪一件最能夠打動你,你更看重的是玉石本身的品種還是工藝,或者兩者強強結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