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学晶45岁高龄生二胎,嘴上一直说幸福,生理不适却已有征兆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追二胎的队伍,这里面高龄产妇所占的比例很大。

在网上的一次调查中显示,70后高龄女性的生育意愿大大超过了90后的适龄女性。虽说在生育自由的今天,在什么年龄段生子都是女性的自由。

但不可否认超过40岁的高龄产妇生子,不仅是生产前对母体与胎儿有影响,生产后留给女性的“身体后遗症”更是巨大。

闫学晶高龄生女后,嘴上一直说幸福,却被生理不适的表现打脸了

闫学晶是著名的二人转演员,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和巩汉林搭档表演的一系列小品节目。

闫学晶在生活中是很低调的演员,关于她的新闻并不多,但唯一一次上热搜,就是45岁那年宣告生下二女儿。

当时她的大儿子已经二十多岁了,就算在娱乐圈内,她当时怀孕也惊呆了一大批圈内人,包括她的长期小品搭档巩汉林也忍不住说:心真大。

闫学晶45岁高龄生二胎,嘴上一直说幸福,生理不适却已有征兆

作为高龄产妇的闫学晶,孕期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惊心动魄”事件:

在怀孕期间,她仍坚持工作,一次在拍一场重头戏时,阑尾炎突然发作,她硬是忍着疼痛拍完了,之后直接坐车开往医院进行手术,连妆都没顾得上卸。

事后医生说,她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如果发烧超过38.5度,孩子可能就没了,好在幸运眷顾,闫学晶顺利地做完手术,成功保住了孩子。

尽管孕期吃不了不少苦头,但闫学晶一提到女儿,就觉得能在45岁的时候得到一个孩子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也很庆幸当年拼命生了二胎,现在的自己很幸福,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

闫学晶45岁高龄生二胎,嘴上一直说幸福,生理不适却已有征兆

可前段时间在开直播与网友们互动时,她也直言:老来得女真是幸福,可腰酸背痛也不假,如今女儿已经三岁,已经快要50岁的自己,带起孩子来非常吃力,不服老不行,有一次因为抱女儿闪到了胳膊,只能去医院才治好。

看过《刘老根》系列剧的人,应该都能看出闫学晶并没有太大变化,看起来保养得不错。

可就是这样一位外表光鲜亮丽的女明星,也直言高龄追二胎的辛苦,对我们普通大众而言,高龄生二胎就更是一件需要慎重考虑的事情。

闫学晶45岁高龄生二胎,嘴上一直说幸福,生理不适却已有征兆

高龄追二胎的家庭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一、母亲的生育能力

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女性怀孕生子的难度会成倍增加。女性最适合生育的年龄是在20-24岁,进入30岁后生育能力会明显下降,40岁的女性怀孕成功率不到5%,45岁后的成功率不到1%。即使在40岁后成功怀孕,其流产的可能性高达40%。

除了流产的威胁外,胎儿的先天畸形概率也会增加,像唐氏儿、兔唇儿等胎儿形态结构异常问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对于想要追二胎的高龄妈妈们,一定要在孕前进行全身的检查,能否再次怀孕需要医生来进行评估,切莫勉强为之。

闫学晶45岁高龄生二胎,嘴上一直说幸福,生理不适却已有征兆

二、家庭的经济状况

家中宝宝被网友戏称为“吞金兽”,此言不假,据统计,在中国三线城市抚养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需要花费40-60万元。

高龄追生二胎面对的经济问题将会更加具体,二胎出生时父母已经40多岁,而把孩子养大成人已经60多岁,那时父母已经基本没有经济能力。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储备,那二胎的抚养问题会成为全家人的矛盾,甚至可能把家里的老大也拖下水。

三、社会伦理方面的问题

40-50的年纪本来是可以做爷爷奶奶的年龄,大部分孩子对自己的父母跟别人的爷爷奶奶一样大的情况很难理解。

近年来,随互联网发达,我们也看到不少类似孩子不让年迈父母参加家长会的新闻消息,这是否意味着孩子内心里因为年龄已经与父母产生了代沟?

高龄追生二胎,作为父母可以将之当作自己的个人行为,但为了孩子也不得不考虑社会伦理问题。

闫学晶45岁高龄生二胎,嘴上一直说幸福,生理不适却已有征兆

高龄追生二胎要面临生理、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问题,所以在决定生二胎的时候,宝妈们也一定要三思,孩子的到来应该是家里的喜事,千万不要变成麻烦。

今日话题:对于40岁以后还拼生二胎的家庭,大家都有什么看法呢?

ps: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