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家是應該追求完美的藝術,還是雅俗共賞,藝術與市場相結合?

藝惠藏


當代藝術家應該是追求完美的藝術,還是雅俗共賞,把藝術與市場結合起來?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是每個藝術家在藝術生涯中都需要面對的現實事情。

每個藝術家走上藝術道路,最初都是由於個人理想和自我初心的驅使,在激勵下,會奮不顧身獻身藝術,流露出很強的藝術野心,大有“不到黃河心不死”的架勢,以此來證明自己的人生價值。



在最初的藝術道路上,可以說,每個藝術家都是理想主義者和完美主義者,目的也很單純,在藝術創作上追求精益求精,以創作出完美的作品而引以為豪。

此時的完美,從微觀層面看,可以看作是藝術家對作品的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的無限追逐,把自我的藝術水準塑造到爐火純青為己任。

從宏觀層面看,是藝術家向藝術史看齊,立志做一名開宗立派者,把自己的大名留在藝術史中。



然而,隨著對藝術之路的不斷探索,對藝術理解的不斷加深,不少藝術家會發現,要想在藝術上揚名立萬,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實在是太難了,因此,許多藝術家會重新設置自己的藝術之路。

當完美和理想的藝術難以給自己換取實際好處和經濟利益時,也就是藝術家初心動搖的時刻,意志不堅定者,往往會變得現實起來,只把藝術當作一門養家餬口的手藝來看待。



當生活與理想產生了衝突,比如說,畫出的畫沒人喜歡,沒人買,從而讓生活陷入困境,這個時候,要想讓藝術家創作出多麼完美的作品,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每個人都不是梵高,沒有梵高那樣的對藝術的狂勢之情。

藝術家跟常人一樣也要吃喝拉撒,面對生活困境時,往往會考慮市場的因素,會想著什麼樣的作品好出售,容易賣錢就創作什麼樣的作品。



創作這類作品,如果把握得好,就能達到雅俗共賞的境地,在學術和市場上都受到歡迎。若把握不好,就會被市場綁架,產出的作品越來越俗氣,從長遠來看,這對藝術家個人水準的提升沒有任何益處。

因此說,雅俗共賞的藝術並不是每個藝術家都能玩得轉,跟藝術家的綜合能力有很大關係,包括對對藝術潮流的認知能力,對藝術市場的把控能力,對個人藝術生涯的規劃能力,只有把這些都做好,才有可能創作出雅俗共賞的作品,達到雙贏。


鴻鵠迎罡


可以用這麼一句簡單的話來說明,什麼是藝術家?藝術家就是對周圍事件作出反應並把這種反應放到他自己的“創作”中去的人,或者說,是那些能夠把自己的內心實在和自我想象現之於形體的人,問題來了:當代藝術家是應該追求完美的藝術,還是雅俗共賞,藝術與市場相結合?


當代藝術家應該追求完美的藝術

也不知為何有人會認為藝術可以雅俗共賞,關於藝術高雅的一面就不做解釋了,藝術低俗的一面又該怎樣解釋呢?默默的問一下,低俗的東西叫藝術嗎?如果可以的話,那麼藝術就有低俗的一面,然而,事實上,藝術並不能雅俗共賞,因為低俗的表現形式,它不是藝術,

既然高雅是藝術的標準,那麼作為一個藝術家,毫無疑問,創作出來的作品要達到藝術的標準,如果藝術的標準都達不到,那麼怎麼可以稱之為藝術家呢?對吧,不論任何時代的藝術家都是要追求完美的藝術,這是藝術家的責任和義務,每一件藝術作品都是供人欣賞的,



就好比一幅人體油畫作品,如果表現的很低俗,那就不是藝術了,而是色情了,這也是藝術市場所不允許的,換句話說,完美的藝術必定會有很廣泛的市場,要知道,當代的人們對藝術的熱情非常高,這是一個藝術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時代,


其實,有很多個理由可以解釋說明,為何藝術不能雅俗共賞,更主要是因為藝術對人以及社會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只有百分百高雅的藝術作品,才能給人帶來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開啟人們的智慧,陶冶人們的情操,總之藝術容不得有一絲絲的低俗。


詩夜城主


有關畫論

該說的

黃賓虹早就

說得清楚、透徹!

相比之下

今天的畫家再論

都超越不了過去!

“無往而非理”

五字已然說透

筆墨理

章法理

虛實理

人間理

社會理

天地理

凡理皆能通

凡道皆是理

賓翁說:

作畫知用筆之法,由分明而融洽;融洽之中,仍當分明。無法者不足觀,而泥法者亦不足觀;夫惟先求乎法之中,終超於法之外,不為物理所拘,即無往而非理。


銘公886


大家好,我是優畫君,優畫網主編。很高興回答這個有趣的問題。優畫網,一家有品位、懂生活的藝術電商。我們的口號是:“簡單藝術,簡單生活”。我們的願景是:“讓藝術創造價值”。以下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


首先我認為這個問題當中所說的“完美的藝術”是不存在的。藝術是人創造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再偉大的藝術家也是如此。同樣地,每件作品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和不足之處。比如說布歇的作品明麗生動卻流於甜俗,畢加索的作品新奇、富有原始的生命力,但粗獷而不精緻。再如,梵高的作品情感充沛而技法不精。冷軍的作品技法精湛而情感色彩卻弱。什麼是完美的作品?世界上我唯一能想到的完美的作品就是上帝。除此之外再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稱得上是完美了。之所以會有人認為要追求完美的藝術,那或許是因為他把藝術看做是神壇上的存在,把藝術過度神化。


達芬奇,美麗公主


接下來讓我們再說說這個問題中提及的另一個極端——雅俗共賞,藝術與市場相結合。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在中國,群眾普遍的藝術素質還不夠高,這樣的市場環境下,藝術家想要養家餬口,勢必推出一些雅俗共賞的作品以維持生存。畢竟,藝術家再怎麼高冷,最終還是要“賣”的。雅俗共賞,藝術與市場相結合,在中國是形勢所迫。而在西方一些發達國家,人民群眾的文化藝術素養相對來說略微高一些,他們的藝術家創作的時候,即使迫不得已適應市場,也不至於降低自己藝術作品的檔次和質量。在他們的文化環境下,藝術與市場結合同樣能夠創作出好的作品。


那麼,總結上文,我們說藝術家到底應該創作什麼樣的作品呢?我認為藝術家可以將自己的創作分為不同的層次。為了生計,可以創作一些適應當下市場環境和群眾口味的作品,但為了自己的理想,還是應當創作一些忠於自我、彰顯自我風格、具有獨創性和深度的、足以載入史冊的藝術作品。這些真正意義上的傑作絕對不是完美的,但它們是嚴肅的,也往往是陽春白雪的,它們需要藉助學術的力量去寫入歷史,從而讓更多人感受它們的能量。它們或許在藝術家活著的時候無人問津,但終有一天是金子將會迸發出光亮。藝術家要有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在養活自己的同時保留一部分初心,為藝術史而創作,為人類文明進步而創作。


優畫網藝術資訊


藝術的完美,藝術的雅俗共賞,都是藝術家應該所追求的審美理想。至於這兩種的追求,應該追求那種就因人而已。每個藝術家的藝術手法不同,藝術風格的不同,所追求的藝術也不同。有的藝術家追求完美的藝術,有的藝術家追求藝術的雅俗共賞。無論那種追求,都應該把藝術與市場的需要相結合起來。



藝術家追求完美的藝術,是藝術家思想情感所表達的審美理想,創作出完美的藝術作品。但是追求完美的藝術,必須反映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真實狀況,具有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深受人們的喜歡和市場的歡迎。



一、高雅的藝術作品能激發人們的情感,能被藝術魅力所感染,促使人們對美好的崇高的事物產生一種審美理想。人們欣賞高雅的藝術作品,是對於藝術形象進行體驗的雅興,是視覺效果感應到心靈深處的愉悅,是自己感知力觸及審美情感的激情澎湃的崇高理想。



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改變,精神文化也不斷地提高,對藝術的欣賞和享受越來越產生審美情趣,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需要。通俗藝術簡單明白、通俗易懂具有藝術價值的市場空間,受到了人們的歡迎,滿足了人們不同的男女老少、不同的文化程度的審美情趣的需要。



三、藝術的雅俗共賞滿足了不同人們的審美需要,把有藝術價值的作品同市場相結合起來,符合當代社會人們的思想觀念對藝術的需要。藝術家追求完美的藝術,追求藝術的雅俗共賞,都表現了不同藝術家的審美情感對藝術的追求。


黃智637


一個藝術家只有對這個世界具有敏銳的嗅覺和觀察力,才能察覺出隱藏在自己內心深處對於世界的真切感受。但是僅僅感知是不足的,我們還必須利用各種各樣的媒介將其展現出來,成為大眾所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藝術由此誕生。

因為藝術是人類的藝術,在創作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受到人和其所處的世界的影響。市場可以作為藝術的參照物存在,它並不起決定性作用,但是通過群眾對於藝術品的反饋,我們可以更好的找見自己,認清世界。我們創作藝術作品最終是要體現對於人類的關懷,如果在創作過程中完全一意孤行,那麼就有可能陷入自己精神世界給自己構建的囹圄之中,成為自己思想的奴隸。

當今社會藝術也必將融入市場,但並不是一味順從市場,只是在平等的關係下對於世界更加認真細膩的感知。我們需要了解的不光只有自己還有這個世界。我們在成就這個世界的同時也在成就自己。更何況從長遠來看一個人的生長是無法避開其所處的時代和其所經歷的生活的。

歷史的車輪註定滾滾前行,所以我們必須允許傳統為適應當下而有所變化,如何適應,我覺得可以‘兩條腿走路’,一條腿為生存;另一條腿,用市場化得來的資本去精雕細琢這項技藝最本真的、有感情附加值的面目!


張頤鈞


藝術欣賞這個詞涵蓋的範圍很廣,頂尖的藝術作品聽起來好像不太合適,可以說是具有影響力的優秀的藝術作品。藝術這個詞涵蓋了音樂、繪畫、戲劇、雕塑、文學、舞蹈、影視等,是各個藝術門類的總稱。優秀的藝術作品既有雅俗共賞的,也有抽象難懂的,還有的藝術作品需要有一定的藝術修養和藝術的專業知識來解讀、品評、欣賞。一部電影藝術作品不但要通過專業的影評藝術家高度認可和讚揚,還要通過票房來征服觀眾的眼睛和耳朵,這樣就可以稱得上優秀的雅俗共賞的藝術作品。我不得不承認藝術本身就是有門檻的。藝術來源生活,但高於生活。只有真正熱愛生活的人,善於尋找生活之美的人才有有作者共鳴的情感!畢加索,是一位眾人熟知的西方藝術大家,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代表人物。《亞威農少女》一幅由線條塊面色彩構成的簡單的人體藝術畫作,能看懂能讀懂的人確實不多,但就是這麼一幅畫作卻對西方現代藝術史的後期影響卻意義深遠。《格爾尼卡》一幅表現戰爭殘酷性而渴望和平的畫作,看似支離破碎雜亂的畫面,如果不認真仔細看,很難看出作品嚴謹的構思和作品內容的嚴肅性。說到這裡,簡單補充一下,藝術同樣是需要普及教育的,很多人把畢加索歸類於抽象主義,其實大錯,人家是立體主義的。油畫《父親》:羅中立,我國著名藝術家,以寫實手法再現中國農民父親的勤勞、親和與善良,畫面視覺衝擊力強,很容易感染一個觀者,這就是一幅優秀的而且雅俗共賞的藝術傑作。個人以為,最好的藝術作品就不應該是那種曲高和寡、獨處高丘,而是要真正的做到雅、俗共賞,就如我們特別熟悉和鍾愛的梁祝戲曲一樣,走進千家萬戶,走進平民百姓心中。真正的融入到社會血液裡頭去。惟大雅共大俗,方能深入內心,進而殊途同歸、走向巔峰。


藝術燈光工程師李澤念


當代藝術家,追求藝術的完美是第一要素。藝術是藝術家的立身之本,做好做精自己的藝術,才有基礎作其它事情。一個沒有藝術成就的所謂藝術家,何談其它事情?


藝術要雅俗共賞,這是藝術普遍性所要求的目的,藝術不能狐芳自賞,也不能曲高和寡,藝術要接近大眾,讓最廣泛的觀眾喜歡。藝術要反映生活,反映最廣泛普通人的生活,藝術才有充分的說服力,也才能夠打動人的心性。

雅俗共賞的藝術,最結合藝術市場,觀眾喜歡,是最大的市場。藝術家不可能擰緊褲帶搞創作,藝術家也需要生活的保障,才可以安心投入藝術創作。


水墨畫家陳莊


不僅是當代藝術,任何時代任何藝術家都應該對藝術赤誠渴求,盡心竭力追求,但這個追求不一定是追求別人眼中的完美。

嚴格意義上說,藝術不可能完美。對於完美的理解不一樣,所以不同的人對完美很難達成共識。完美只能是對於藝術家自己內心感受而言,而不是對於欣賞者的審美判斷。

藝術的個性化和風格呈現,本身就要有舍有取,在別人看來就是或殘缺或完美的。從欣賞者角度而言,完美與不完美,和創作者沒有多少關係。

雅俗共賞與曲高和寡都只是藝術追求方向之一,沒有高下之分。但要創作出震撼人心的藝術,藝術家內心必須真,感覺只有這樣去創作才是最好的,自己最滿意、最舒服的,而不是去迎合市場審美,迎合別人的訂製風格要求。

藝術必須是真的,才可能是善的美的。


俊東說畫


畫畫是給大家看的,大家說不好,藝術成就再高又能如何。畫畫就應雅俗共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