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只喝奶奶衝的奶粉,寶爸偷嘗一口後:媽,你還是回老家吧

如今,大多數家庭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所以父母經常會把重心放在孩子身上。特別是一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對孫兒的愛,有時候甚至要超出父母對孩子的愛。雖說“隔代親”是老人愛孩子的本能,但是有時候這種

過度的疼愛也會變成一種“傷害”

女兒只喝奶奶衝的奶粉,寶爸偷嘗一口後趕人

小劉的女兒已經四個多月了,看到妻子因為帶孩子而變得面黃肌瘦,小劉很是於心不忍,於是就把孩子的奶奶接過來幫忙帶孩子。原本想著奶奶照顧孩子有經驗,孩子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顧,沒想到,奶奶過分疼愛孫女,差點就釀成了大錯。

女兒只喝奶奶衝的奶粉,寶爸偷嘗一口後:媽,你還是回老家吧

因為小劉和妻子每天要忙於工作,所以白天基本上都是奶奶在帶孩子。這天晚上,夫妻倆下班回到家,看到孩子的奶奶正在忙著做飯,所以倆人就主動陪孩子玩了起來。

可是沒玩一會兒,孩子就哇哇哇地大哭起來,小劉以為孩子是尿了或是餓了,結果都不是。聽到孩子的哭聲,奶奶也趕緊從廚房跑了出來,然後抱起孫女一個勁地哄。可是無論怎麼哄,孩子還是一直哭鬧不止。

無奈之下,夫妻倆只好抱著孩子去看醫生。經過一系列的檢查,醫生表情嚴肅地訓斥小劉道:“你們平時都是怎麼餵養孩子的?孩子便秘了你們都不知道?”聽了醫生的話,小劉慚愧地低下了頭,連忙向醫生解釋道:“這是我們做父母的失職,下次一定注意。”最後,醫生給開了一些潤腸通便的藥並交代了一些科學餵養的方法,他們便回家了。


女兒只喝奶奶衝的奶粉,寶爸偷嘗一口後:媽,你還是回老家吧

自從這件事以後,小劉突然發現一個很奇怪的問題:女兒好像特別愛喝奶奶衝的奶粉,而對於自己或是妻子衝的奶粉,小傢伙只是淺嘗兩口就不願意再喝了。這讓小劉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偷偷嚐了一口,這一嘗才知道,原來奶奶完全不按配方奶的比例衝調,把奶粉衝得特別稠,美名其曰這樣頂餓,難怪孩子會便秘?

為此,小劉也跟母親溝通了很多次,但是母親仍然改不了,每次衝奶粉時總是忍不住多放一點兒,無奈之下小劉只好對母親說:“媽,你還是回老家吧!”

奶奶害怕孫女吃不飽,所以總把奶粉衝得很稠,雖說本意是出於對孩子的愛,但是這種過度的“溺愛”往往也會好心辦了壞事。

女兒只喝奶奶衝的奶粉,寶爸偷嘗一口後:媽,你還是回老家吧

長輩過度溺愛孩子會有哪些危害?

1)讓孩子養成壞習慣

長輩對於孩子的溺愛,其後果用“恃寵而驕”來形容一點兒都不為過,多少擺在眼前的事實足以讓家長們警醒,愛孩子真的不能過度。

例如:“我爸是李剛”、“雲南孫小果”,這樣的人在小的時候一定是被父母寵壞了,所以長大後才會變得冥頑不靈。

爺爺奶奶因為疼愛孫子,就無節制地讓孩子玩手機打遊戲,讓孩子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那麼孩子長大後就會變得貪玩、懶惰,從而也會養成不思進取,不務正業的壞習慣。

父母想讓孩子成人成才,必須學會剋制自己對孩子無盡的愛,用理性的方式去表達自己,讓孩子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才是真正愛孩子的表現。

女兒只喝奶奶衝的奶粉,寶爸偷嘗一口後:媽,你還是回老家吧

2)讓父母的苦心教育毀於一旦

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本來給孩子立好的規矩,可是一到了爺爺奶奶那裡,可能一句話就讓孩子有了反抗的資本。

不允許孩子吃垃圾食品,不讓孩子玩手機……這些規矩的建立可是難上加難,但是爺爺奶奶的一個不忍心就會讓寶爸寶媽的努力前功盡棄。

表姐為了教育好兒子,曾給孩子立了很多規矩,但是每次一到爺爺奶奶那裡,奶奶總會偷偷地給孩子買玩具,玩手機,這讓表姐很無奈,甚至有時候表姐一管教,孩子就向爺爺奶奶告狀,這樣的溺愛讓表姐再怎麼努力也無法達到良好的教育目標。

所以說,為了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寶爸寶媽們一定要多和長輩溝通,讓他們意識到這樣做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危害,千萬不要因為長輩們的“不忍心”,而讓自己的苦心教育毀於一旦。

女兒只喝奶奶衝的奶粉,寶爸偷嘗一口後:媽,你還是回老家吧

父母愛孩子沒有錯,但是愛也要講究合理。如果只是一味地溺愛孩子,那才是以愛之名而“害”了他們。所以說,從小給予孩子良好的教育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