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充滿爭議的直播首秀,拓展了賣貨品類,也埋下新的地雷

2020年4月1日20:00,羅永浩在抖音進行了賣貨直播,吸引到各方注意力,成為4月份的一個現象級事件。第三方統計累計觀看4890萬人,銷售額1.7億,音浪收入362.2萬元。可謂戰果輝煌。

羅永浩的直播和其他帶貨主播相當不同,無論從選品還是表達方式,老羅都帶著濃厚的個人風格。此次帶貨成績無疑相當成功,但是從效果來看也受到多方的爭論。

羅永浩充滿爭議的直播首秀,拓展了賣貨品類,也埋下新的地雷

GQ實驗室公眾號在羅永浩的直播還沒結束時,就迅速發出了一篇文章《羅永浩直播賣貨,一次刷刷屏級的無聊》,下邊的評論也多數覺得老羅的直播很無聊,且犯了各種錯誤。

羅永浩充滿爭議的直播首秀,拓展了賣貨品類,也埋下新的地雷

如果用過往帶貨主播標準來看,羅永浩這次直播確實不具什麼觀賞性,也缺少娛樂性,不過,當我們仔細分析羅永浩賣貨的品類及受眾,就知道他是相當成功的。羅永浩深知自己的粉絲是哪類人,也知道所賣貨品什麼地方可以打動人,這是極其難得的。GQ的讀者以年輕時尚人群居多,很多人都不認識羅永浩,更難理解理工科男性思維,覺得無聊也很正常。


一、羅永浩直播賣貨填補了帶貨品類的空白

已經成了氣候的直播帶貨,以美妝、美食、服裝、家居用品為主,絕大多數購買受眾都是女性。反觀男性所喜愛的電子產品、科技產品,似乎很少有哪位熱門主播能夠大量出貨。女性選擇網購,本身意願就比男性要高,且目的性沒那麼強,很多女生會一時衝動購買並沒那麼想要的產品。衣櫃的衣服永遠少一件,口紅的顏色總覺得還差一款,美容護膚買贈總是覺得好划算,好吃不胖的美食誰能誘惑抵擋……都在主播的號召下變為快遞包裹。

老羅帶貨,似乎正在填補網購品類中的一些空白。

羅永浩首次帶貨,從品牌選擇上相對謹慎,都是一些成熟的大品牌,但品類上絕對是以往帶貨中少見的。各種電子產品、科技產品、人體工程學轉椅、還有吉列原價將近2000元的手動刮鬍刀……這些產品在以往直播帶貨中極為少見。從貨品中可以判斷,羅永浩賣貨以男性(特別是有理工科背景的男性)為主,這些人多數是他粉絲,也都在三四十歲,成長經歷和老羅的從業經歷有共鳴。羅永浩瞭解他的粉絲,這第一批賣貨,絕對是為粉絲量身定製的。也可以說,這第一批貨品都是老羅所熟悉的,根據自己的喜愛挑選的。

看看這些品牌就能有更加清晰的理解:小米、聯想、搜狗、飛利浦、吉列、極米……都是理工男熟悉的品牌,再加上鍾薛高、每日黑巧、安慕希……除了羅永浩所熱愛的科技產品,大都是吃的。食品絕對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硬通貨。

熟悉自己的產品,並懂得用戶需求,才能夠推薦出值得購買的亮點。這第一波嘗試賣貨,都在羅永浩熟悉的勢力範圍之內。

而縱觀整個直播賣貨產業,以三四十歲理工男、直男為目標受眾的直播帶貨網紅還少之又少。這絕對是一個空白。

分析下來,本來這波人並沒有太多直播網購的習慣,他們也並非價格敏感。但是因為疫情,經濟下行,一個普遍的消費降級出現,曾經買東西直來直去、不願意浪費時間的羅永浩的粉絲們,此刻也出現了省著點兒過的需求。

羅永浩在直播的第一段就帶出了節奏:我們不掙錢,交個朋友。羅永浩直播類似於大的團購,讓買貨的人拿到全網最低價,供貨的人擴大銷售並擴大影響力,羅永浩團隊則成為這個中間小平臺,扮演了商業鏈條中的通路角色。

理工男、鋼鐵直男以及三四十歲的消費者,或許會從羅永浩2020年4月1日直播帶貨之日起,養成了一個看直播買貨的習慣。雖然這並非此類人群長期的消費習慣——畢竟看直播買貨太耗費時間,男性消費者喜歡簡潔,想買啥直接上。但面臨消費降級的一段時期,以往的大手大腳可能會收斂到“花點時間但省點錢”的模式。


二、羅永浩會在健康或體育領域有所建樹嗎?


羅永浩第一次直播,我是從頭看到尾的。作為一個理工男,我覺得看他的直播還挺有意思的。雖然他並沒像我所預期的那樣段子、金句頻出,但是對於產品的介紹,確實很到位,符合我這類理工男的口味。

我對羅永浩的認知是伴隨他歷史各個時期的,最開始知道羅永浩來自“老羅語錄”,那時他在新東方當教師。後來他做了牛博網、辦了英語培訓學校,寫書、拍電影,做了錘子手機,到現在的做直播賣貨。

羅永浩自帶一種江湖痞氣和俠氣,“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算是影響了一代人的名言。他所涉獵的諸多領域,回頭看也都押對了趨勢,只是各種原因,未曾大富大貴。現如今直播賣貨,很多人覺得老羅屈服於現實,但我卻覺得這何嘗不是一波新的崛起。羅永浩的直播賣貨,絕對有深遠的規劃,不會是尋常路的。

這次直播末尾,羅永浩用吉列那款高端手動剃鬚刀(貨品之一),直播颳去自己續了多年的鬍鬚,算是一個頗有儀式感的新開端,其後還埋了個包袱:他們正在談一個減肥方案,要在未來三到四個月時間,直播減掉四五十斤肉。老羅做事歷來都是打成套的組合拳,十分期待後續他彪悍的減重,甚至能帶來全民健康健身的新風潮。

(羅永浩首次直播賣貨,剃鬚言志)

疫情衝擊,各行各業都受影響,我所熟悉的體育產業同樣備受打擊。但是從歷史規律來看,體育和大健康無疑是未來的趨勢,只是還沒有找到一個好的突破口。

新中國成立後,解決了溫飽問題,解決了基本生活必須品問題,解決了衣食住行、旅遊娛樂休閒的問題……逐步富裕後,又解決了愛美的問題,下一步將會是解決身體健康的問題,未來可能會是精神追求和公益慈善問題……

迴歸到直播賣貨,你會發現,大級別的主播很少有涉足體育領域的,或者反過來講,體育領域的帶貨主播都沒有大主播。羅永浩是否看到了這個趨勢?解決了理工男直播購物空白後,擴展到健康領域帶貨,甚至是體育領域?……

直播帶來的巨大流量,主播本身所蘊含的價值觀,也會不覺中滲透到社會的意識形態中。

疫情之下,奧運會延期了,各種馬拉松比賽延期了,人們運動少了,購買體育裝備自然也少,直播會是一個突破口嗎?或許羅永浩的減肥計劃能給出一個有意義的測試結果。


三、直播帶貨精細化,需要“懂行”且“善於與用戶溝通”的表達者


科技-飲食-健康,目前看有可能成為羅永浩直播帶貨品類的重點,另外像指紋門鎖、人體工程學座椅這樣偏門產品看似小眾,卻也有很好的推薦理由。羅永浩這位直播賣貨領域的後來者,正遊走在直播修羅場的邊緣,如何劃分自己的勢力範圍,打通有效路徑,還要看他後續的功課。

羅永浩充滿爭議的直播首秀,拓展了賣貨品類,也埋下新的地雷

我之前是很少看直播賣貨的,這次從20:00一直看到結束,發現直播帶貨與傳統模式非常不同。人們會因為喜愛或者信任主播,而去短時間決策是否購買他所推薦的東西。帶著點兒“激情購買衝動”,這些理工科直男確實很少接觸。我之前購物都是想好了買什麼,再去網上搜索,腦子中“先有要買什麼然後才是在哪買?”,而直播帶貨是“我就在這買,看看他有啥?

長此以往,直播賣貨這種“我就在這買,看看他有啥?”的模式,一定會出現越來越精細化的趨勢。某個領域的專家,總是圍繞某個領域去推薦產品。主播熟悉產品,也熟悉買家,從而能夠減少購買者的決策時間,更能通過網絡效應而做到全網最低價。於是未來可能會變成這樣的狀態:消費者一想到某類產品,就會想到某個主播,主播成了品類的代言人,或者說主播就是“品類的品牌”。比如一想到口紅就會想到某位主播,一想到耐克鞋就會想到某位主播,一想到黑科技產品就會想到某位主播……

直播帶貨的精細化,需要“懂行”且“善於與最終用戶溝通”的表達者,主播深刻了解產品,才能推薦到位;主播深度瞭解他的粉絲受眾,才能知道用何種表達方式去推薦。帶貨主播從某種程度上看,是專家與買手的混合體,只有對銷售的產品真正喜愛,才能創造出“這東西真好我想推薦給你”的價值來。

羅永浩充滿爭議的直播首秀,拓展了賣貨品類,也埋下新的地雷

互聯網技術的滾滾洪流勢不可擋,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也無法逆轉,電視、報刊、雜誌、廣播賣貨效果都日漸衰退的時候,直播賣貨,會不會誕生一大批新的“品類專家型主播”?從羅永浩首場直播帶貨中,我們看到了受眾及貨品的新鮮度,也感覺到這種相對耗費時間的賣貨方式,隱約覺得坑還是挺多的。

你如何看待羅永浩的直播賣貨?

你覺得未來直播賣貨會成為趨勢嗎?


請少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