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乏責任心,長大可能會任性自私,這樣教孩子更有擔當

小武是個比較好動的男孩,每天在家裡都是上躥下跳的,因為一直不安靜,所以難免會不小心磕傷。每次小武被桌椅撞疼的時候,小武奶奶就開始安慰他,甚至用手拍打桌椅:“都是它不好,把我家寶貝撞疼了!”小武看到奶奶在“打”桌子,自己也會跟著“打”桌子。

後來,小武跟小區裡的其他小朋友玩遊戲的時候,只要一出現矛盾,小武就開始埋怨其他小朋友。小武奶奶也出面訓斥別人,說別人不懂事。時間一長,小武變得越來越任性,其他小朋友就漸漸遠離他了。

當一個孩子缺乏責任心的時候,他們就很難認識到自己身上的缺陷,習慣於推卸責任。這樣的孩子總是指責別人,很難受到別人的歡迎。缺乏責任心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變得更加任性。

孩子缺乏責任心,長大可能會任性自私,這樣教孩子更有擔當

一、為什麼孩子會缺乏責任心?

1、父母忽視責任心的培養

很多家長過於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以至於忽視了孩子責任心的培養。在父母看來,孩子學習成績高就可以了,有沒有責任心無所謂。比如,當孩子提出幫父母分擔家務的時候,父母經常會回應一句“你專心讀書就夠了”。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覺得其他事情不用自己操心。

孩子缺乏責任心,長大可能會任性自私,這樣教孩子更有擔當

2、父母對孩子過於放縱

有的父母對孩子非常寵溺,幾乎不會拒絕孩子的任何要求。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父母不僅沒有及時管教孩子,反而處處袒護他們,這樣就讓孩子慢慢變得任性自大。比如孩子跟其他小朋友玩遊戲的時候,故意推倒其他小朋友,如果父母沒有讓孩子道歉,他們可能會變本加厲。

3、父母經常否定孩子

有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非常高,一旦發現孩子表現不如意,就會嚴厲地打罵孩子。如果父母經常否定孩子,也會讓他們缺乏擔當。孩子經常遭到父母的挖苦、嘲笑,長大後多半會變得膽小怕事。這樣的孩子習慣於依附自己的父母,不敢主動承擔責任。

孩子缺乏責任心,長大可能會任性自私,這樣教孩子更有擔當

二、孩子缺乏責任心,對成長有什麼危害?

1、孩子會變得任性自私

缺乏責任心的孩子,做事總是以自我為中心,顯得非常任性自私。這樣的孩子做事一般比較衝動,性格也比較急躁。如果一個人事事只考慮自己,無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他的品質肯定是讓人不齒的。

之前,佛山交警查出一位男子無證駕駛的新聞引發熱議。當天,佛山交警檢查車輛的時候,發現陳某偽造駕駛證,於是決定對他罰款5000元,並且拘留15天。誰知道陳某的父母突然開始大吵大鬧:“太過分了吧,他才31歲,還是個孩子呀”此言一出,頓時引發無數網友抨擊。

大家都知道,無證駕駛是一種非常嚴重的交通違法行為,這位31歲男子會做出這麼缺乏責任感的事,跟男子父母錯誤教育是分不開的。

孩子缺乏責任心,長大可能會任性自私,這樣教孩子更有擔當

2、孩子會變得懦弱

如果孩子缺乏責任心,就沒有動力去戰勝生活中的困難,可能會變成一個懦弱的人。他們在學習的時候,遇到困難就知難而退,不願意起早貪黑的學習。這樣的孩子長大後總是逃避現實,很難成為一個堅強的人。

孩子缺乏責任心,長大可能會任性自私,這樣教孩子更有擔當

3、影響人際關係

缺乏責任感的孩子,只考慮自己,很少會優先考慮集體利益。當孩子用這樣的心態做事時,可能會引發其他人的反感,最終導致人際關係越來越差。比如在學校打掃衛生的時候,缺乏責任感的孩子會忍不住偷懶,這樣就容易招來同學們的輕視。

三、父母應該怎麼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1、讓孩子自己承擔責任

父母要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鼓勵孩子自己承擔責任。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不能一味地袒護孩子,而是要讓他參與進來。比如,孩子玩遊戲的時候把鄰居的玻璃打碎了,父母不要一味地幫孩子善後,不妨讓孩子自己去給鄰居道歉,同時告訴孩子“任何人打碎了東西都要賠償,這次賠償這筆錢,你這個月就沒有零花錢了!”。

孩子缺乏責任心,長大可能會任性自私,這樣教孩子更有擔當

2、讓孩子反思自己的錯誤

孩子在反思自己錯誤的時候,也會更加具有責任心。父母要讓孩子明白,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犯錯。如果孩子總是習慣於把責任推給別人,就沒有人願意跟你玩耍了。如果打架的時候,確實是自己不對,那麼就應該向對方道歉。

孩子缺乏責任心,長大可能會任性自私,這樣教孩子更有擔當

3、讓孩子信守承諾

孩子可以通過信守承諾慢慢培養起責任意識,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樣,答應孩子的事情就不能輕易反悔。時間一長,孩子就會認識到,信守諾言非常重要,這就意味著一種責任。當孩子多次兌現諾言,責任感就會越來越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