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己寶寶被別的小朋友欺負時,應該如何應對?

11開心麻麻


1. 不要輕易去定義孩子“被欺負”或“愛打人”。

年幼的孩子發生肢體衝突的原因多是因為缺乏恰當的情緒表達方式和能力。

2. 要注重發展孩子人際交往和自我保護的能力。

可以是警告、還擊、離開、找人幫忙等,要給孩子自己選擇的空間和自由。

3. 不要指定孩子必須怎麼做,也不要指責孩子軟弱或不勇敢。

如果不是很嚴重,孩子自己沒什麼感覺,就不要過度介入,孩子就是在衝突中學會交往的。

等孩子平靜下來。可以跟孩子交流事情的來龍去脈。

如果很嚴重,需要協助孩子解決。

即使幫助打人的孩子,也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感受父母對暴力的態度。

真正讓一個孩子走向獨立的是內心充盈的愛和安全感。尊重他,愛護他,陪伴他,就足夠了!



Joys


寶寶多大年紀了呢?被欺負後寶寶的情緒怎樣的呢?

大人眼裡的欺負跟孩子眼裡的欺負經常是不一樣的。有些孩子被搶了玩具,大人緊張著急,孩子仍然笑嘻嘻,甚至還追著搶他東西的小朋友玩。有些孩子,可能會不舒服,但不會表達,有些則反應激烈。

這與孩子的認知和性格有極大關注。在有的孩子眼裡搶東西可能只是個遊戲,他非但不生氣,還會很興奮。而有的孩子,性子穩,包容性強,被搶了也不急不燥,這樣的孩子表面上雖然不欺負了,但是他的內心是很強大的。

而有的孩子被欺負了會大哭大鬧,甚至打自己的家人。

不管孩子是怎樣的,首先我們要做的是接納孩子的情緒。哭鬧也好,沒有反應也好都是我們的孩子,沒有好壞對錯。我們安撫他,接納他。東西被搶了很難過,痛不痛?讓他們感受到家人是無條件接納他的,這是他安全感的第一來源。切忌不可責罵,更不能以大人的眼光指責孩子膽小沒用等。

然後幫助孩子還原事實,如果是小事情,可以根據孩子反應處理或不處理。不處理也是一種方法,智慧的人生有多種選擇方式,他有選擇的權利,

如果是大事情,堅決保護孩子。讓孩子知道家人會盡全力保護他,愛護他。這是他又一重要安全感和力量感的來源。

然後我們用自己的方式去跟對方溝通,一般來說可以讓孩子看我們的處理方式,溝通方法。讓他學會當再次遇到這樣的事情時,他可以怎麼做來保護自己。

有了前面的安全感和力量感的基礎,再加上合理的靈活的處理方式,當孩子再遇到類似事情時就有了勇氣面對,有辦法處理。

如果是小寶寶,那就好辦了。家人一步不離緊隨寶寶。有大人在,別人一般不敢欺負。即使有別人過來欺負,我們也可以在第一時間組織,保護好寶寶。作為監護人,責無旁貸嘛。當然,大人也要放鬆心情,畢竟小孩子跟大人不一樣,溝通能力、行為能力和認知能力都沒發現完善,有些大人眼裡的欺負行為只是他們的無意之舉,所以我們也不必用“被欺負 ”角度來抵擋這個世界。

和善的目光,寬容的心境,嚴謹的保護是我們對這個世界對每個孩子的大禮。


蹦躂的木子


我是頭條號育兒領域創作者,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你的問題是當自己寶寶被別的小朋友欺負時,應該如何應對?,我個人認為是對於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家長的界限就是自己的寶寶有沒有受到傷害,最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傷害。如果沒有,家長可以適當的放手讓寶寶自己去解決,如果有,那一定要介入制止了。


下面是我的分析:

一、沒有傷害到孩子的情況下。我們都有以德報怨的品德,換句話說就是對於欺負自己的人總是讓人道歉,認識到錯誤就好了。不能故意報復別人,不要讓自己變成暴力的開始。

二、沒有傷害到孩子的情況下。首先要教育他和別人溝通而不是動手打人,效果不理想的時候,家長要尋求老師的幫助。碰上很不聽話的孩子,老師也沒辦法管理的情況下,主動出面去找那個孩子瞭解情況,並且告訴那個孩子動手打人會有相應的懲罰,同時也要了解我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地方做得也不對,從而引起了其他人的反感。

三、已經傷害到孩子的情況下。子曰:“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德報德,以直報怨。”

歷史上第一部法律漢謨拉比法典也記載著: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四、作為孩子家長事情嚴重了我們應該有的態度。“我們作為家長,更多的情況是遇到問題先讓孩子自我反省;”殊不知這反而縱容了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最終導致學校校園暴力事件不斷髮生。“打回去,我支持你”不是在縱容孩子暴力,而是在用另外一種方式減少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

總結:所以當自己寶寶被別的小朋友欺負時,具體情況靈活處理。

以上是我的觀點,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到你,謝謝。


雨琪HSOR


寶媽寶爸們,當我們自己親眼目睹寶寶被別的小朋友欺負了,當時的內心是不是非常激動非常生氣,有時甚至想替孩子出頭“打回去”。小編來告訴你,這樣的做法萬萬不可行。聰明的父母都是這樣做的……

首先,看著寶貝被欺負委屈的樣子,我們當然非常心疼,這時候聰明的父母走到寶貝身邊,慢慢蹲下來,抱著寶貝,與寶貝視線平行,什麼都不要說,靜靜的抱著寶貝。手掌輕輕撫摸寶貝的後背,幫助寶貝抒發不滿的情緒。有助於幫助寶貝進行情緒管理。

李玫瑾教授曾說:當孩子受委屈或者被別人欺負時,當父母的不要把事情想的太嚴重。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幫助孩子抒發情緒,然後幫助他認識問題,最後解決問題。

其次,當寶貝的情緒宣洩成功後,我們可以和寶貝進行交談。這時候我們要為寶貝弄一條熱毛巾輕輕擦擦寶貝的小臉,這樣有助於寶貝的神經放鬆。神經放鬆後您微笑的和寶貝進行交談,輕聲問問他是否願意和你說說剛才是怎麼回事?這時候就要引導寶貝把話完整的講給你聽,期間你不要發表任何觀點。當寶貝傾訴完以後,你要引導寶貝想想辦法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如果寶貝不願意想辦法,我們最好給他一些有選擇性建議也可以。這個過程我們是在幫助寶貝建立一個“傾訴基地”,讓寶貝有話說,想說,能說。這樣為他以後遇到同樣的問題打下基礎。能夠遇事知道怎麼樣解決。

為人父母,總是為孩子操著這樣那樣的心❤,寶貝遇到的問題也使我們神經緊繃。其實孩子們遇到的問題,最好讓孩子自己解決,這個過程即是孩子們修煉的過程和人生路上必不可少的。也是我們家長修煉的過程。

遇到問題,千萬不要將問題擴大化。也不要讓憤怒衝昏了我們的頭腦。我們須靜下心來,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相信解決問題過程和最後的結果,是孩子最滿意的。


板牙的豁兒


我是一名心理諮詢師,也是一名寶媽。分享我的觀點,家庭情感,親子教育難題歡迎私信留言。

有次我帶我家孩子到遊樂園玩兒,當時的小朋友比較多,有一個5歲左右的女孩兒在滑梯扶手那踢了另外一個2歲左右的孩子。被踢的小孩沒哭沒鬧,踢人的孩子爸看見了,就把孩子拉到一邊訓,你怎麼欺負小朋友,錯了沒有?孩子說她沒有做錯,然後又是一頓罵,最後孩子哭了,被踢的那個小朋友一臉茫然看著被罵哭的小姐姐。

從家長的角度是小女孩欺負小朋友了,可孩子不一定這麼想。所以當家長髮現孩子被欺負了,一定首先要搞清楚事情的真相。有時候是家長看到的不一定是全部的事實,需要結合孩子的感受,結合當時的情景還原事情的真相。

如果孩子都已經被欺負的很委屈的哭了,那麼首先需要給孩子情感上的支持。抱抱他,安慰他,告訴他爸爸媽媽一直在他身邊保護他。

其次,這是一個教會孩子應對沖突的好機會。等孩子情緒平復以後,和孩子一起討論發生了什麼,怎麼樣去面對。如果是小事情,沒有受傷的情況可以陪在孩子身邊,鼓勵孩子和欺負人的小朋友對話。如果事情比較大了,就需要雙方父母共同解決。

太小的孩子被欺負了怎麼辦?

我經常鼓勵我的孩子你的玩具應該和其他小朋友分享,但是如果你確實喜歡,想多玩兒一會兒也沒關係,那你就要學會捍衛自己的權利。保護自己的玩具。

平時的教育中,讓孩子不惹事,不欺負別的小朋友,同時也不怕事,被欺負了有衝突了,勇敢面對。


頑童家庭教育工作室


你好,我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手心的寶貝,如果我的孩子被欺負,我的原則是先是弄清楚原因,不偏袒自己孩子,但也不容自己孩子受委屈,從側面教育孩子要明辨是非,不怕事,但也不惹事。

我會先找老師同學瞭解情況,自己孩子自己瞭解,我也得聽他怎麼說。如果真是我的孩子的問題,我會告知他那樣做是不對的,告知其嚴重性,但同時也會為我孩子爭取權益,即使我家孩子再不對,對方同學也不能打人,讓對方家長好好教育自己孩子。如果不是我家孩子問題,是對方同學問題,那麼我更得為我家孩子爭取權益,我會跟家長溝通,讓其好好教育自己孩子,因為不是我家孩子,我也不便多說什麼,我自己孩子能夠明辨是非就對了。

私下我會教我的孩子,如果後面再遇到這樣的事情,不管對錯,別人打你,那麼你一定要還手,現在孩子都金貴,誰都不想讓自己孩子受委屈。我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希望對您有幫助!



全職寶媽龍妹妹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如果孩子被人欺負了後哭著告訴父母,做父母的應該怎麼做才比較好?

父母應該先安慰孩子,讓孩子情緒緩和下來,孩子被人欺負了回家告訴父母,就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安慰。這時候不管父母在忙什麼,都要停下來耐心的聽他說說心裡的委屈,聽完後給他一個安心的擁抱。這樣孩子會感覺到溫暖和安全。

接下來了解事情的經過,等孩子的情緒緩和以後再問問他事情的原因。為什麼會被別的小朋友欺負?做錯的那個孩子到底是誰?把事情瞭解清楚以後再分析其中的原因。如果是自己孩子的錯就要跟他講道理,讓他明白自己錯在了哪裡。如果是對方孩子的錯,要告訴孩子學會寬容和體諒。讓孩子勇敢面對不要忍讓,有很多的小朋友打人根本沒有原因,只是因為平時蠻橫慣了。對待這種小孩,家長要教孩子學會反抗,受到欺負的時候要勇敢的說出自己的不滿,如果對方還是不依不饒,要求助於身邊的成人或者老師。

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大人如果插手反而會讓孩子之間產生隔閡。孩子都是天真無邪的,產生摩擦不像是大人之間那樣複雜,也許上一秒還打的臉紅脖子粗的,下一秒就會和好如初了。所以父母應該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發現和別人相處的方式。等他們長大了,他們需要面對的是整個社會,父母不可能跟著孩子一輩子。





廣東de寶寶趣事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了,我們肯定會很心痛,今天我要談談孩子,老是被欺負,我們應該怎麼處理這件事。

被欺負了,我們第一時間應該安撫孩子的情緒,安慰孩子時要感同身受,我們要蹲下來抱著孩子說出他的感受。我們可以蹲下來,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現在很傷心,很難過,很委屈,這種被理解,被關心的感覺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要讓孩子父母什麼時候都是她最堅強的後盾。 被欺負受傷的不僅僅是身體心靈更受傷。與我們父母安撫孩子的情緒很重要。

等孩子情緒平復以後,我們問清楚孩子事情前因後果。聽聽孩子怎麼說?等孩子敘述清楚以後,我們幫助孩子分析,提出我們的參考意見。這之間孩子矛盾是很正常的行為,即使我們兄弟姐妹之間有和睦相處的時候,也有發生發生衝突的時候。

突發生後,我們要幫助孩子分析這背後的原因。然後詢問孩子,他想怎麼處理這件事。作為父母告訴孩子選擇不同的處理方式,會有什麼後果?然後讓孩子自己做出選擇。

當然,在平時生活中我們要教會孩子如何正當防衛保護自己。當遇到小朋友動手打自己時,要大聲的呵斥,並告訴他這種打人的行為是不對的。再用手去制止這種行為,如果自己沒有能力制止,就要選擇躲避或者尋求大人的幫助。

平時我們在家裡要以遊戲的形式模擬這種訓練,當孩子再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就會應對自如了,這樣做既可以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以培養孩子化解與朋友小朋友的矛盾,學會與人相處。

我是三千金媽媽喜歡就關注我吧!


三千金媽媽談育兒


你好,我是途言辰語,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孩子被欺負了(被其他孩子打了)成人該怎麼辦?

1、制止打人行為並檢查是否受傷

2、成人情緒穩定,並且能處理、傾聽孩子的情緒

3、詢問雙方孩子並確認發生了什麼事情

4、要求對方道歉,看著眼睛說“請你向我道歉”,如果孩子語言發展比較弱,成人代替表達,但孩子要看著對方眼睛。

帶著孩子一起去找對方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要求對方道歉,並從以下方面幫助和支持孩子。

1、提升孩子的內在心理力量

帶著孩子一起要求對方向自己道歉,讓孩子有面對問題的力量和勇氣。在他心理力量比較弱時,成人的陪伴和支持能夠帶給孩子力量。當孩子內在足夠有力量面對暴力和侵犯自己界限的行為時,孩子也會有力量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

2、 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對方使用暴力或者即將使用暴力時:可以通過大喊、尋求成人的關注和幫助;可以通過同伴去通知或尋求成人幫助;可以快速跑開,遠離即將傷害你的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制止別人的傷害,比如當有人使用暴力時,可以用手臂保護自己並擋住對方,看著對方的眼睛說確定的說“不可以打人”,“請你離開”;當有人咬你時,你可以捏著他的鼻子使他鬆口,並離開尋求幫助。通過閱讀繪本,也可以獲取一些自我保護的方式,建立自我保護意識。


途言辰語


你好,很高興來回答你這個問題。自己孩子被欺負了,我們作為家長的大多數都是以這幾種態度來面對。

1、別人打你了你也打回去:不吃虧,心裡是這樣想的,如果不打回去,下次他還會來欺負你,會認為你好欺負。作為家長不可能去打別人家的小孩。

2、息事寧人的:孩子受了委屈,首先找到原因,來分析事情的對和錯,再來給孩子說哪種行為是錯的,哪種是可以讚揚的。教會孩子明辨是非,不和對方繼續戰爭。

3、助威幫忙出手的:當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欺負後,非常的生氣,第一時間找到對方,用大人的方式去教訓別人家的孩子,大罵,甚至還會出手,最後演變成大人之間的戰爭。

我自己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當看到自己孩子受欺負時,心裡也生氣。更多的是氣自己,因為我沒有教好她來應對這些事。所以我們做家長的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就要做好這方面的教育。我個人有以下幾個觀點:

第一,教會孩子學會保護自己,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及時向老師求助,回家要和媽媽爸爸說(我基本上每天都會問我女兒,再學校有沒有人欺負你,如果有人欺負你,你一定要和媽媽說)。叫她有什麼委屈別憋在心裡,要想辦法來解決。

第二,在家多教她遠離那些喜歡打人的小孩,多跟友善的人玩。

第三,我個人不贊成打回去,其實小孩之間的矛盾很單純,今天打了明天就好的,小孩很單純的,不要把孩子想的過於複雜,讓他們自己學會相處。但是學校暴力除外。

第四,孩子受到委屈,我們做家長的要保持冷靜,因為我們的處理方法真的會影響到自己的孩子。千萬不要頭腦發熱一時衝動,要多和老師溝通,和老師一起想辦法解決。

養育孩子的路上真的好辛苦,我們要付出時間和心力來好好教育孩子,長大後才會越來越省心。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一些觀點,希望可以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