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包公祠:包拯家訓37個字,令人敬佩,不愧是包青天!

國有國風,家有家訓,國風和家訓是我們中華民族傳承下來的優秀文化,也是我們後世子孫的驕傲!

今天有幸到開封的包公祠,帶大家看下包公晚年留下的家訓,37字,卻令人感受頗深

遊包公祠:包拯家訓37個字,令人敬佩,不愧是包青天!

“後世子孫仕宦有犯髒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豎於堂屋東壁,以詔後世。

包拯這段家訓的大致意思是:我的後代子孫中,有做官的人,如果因貪汙受賄而被徹查,不允許回來老家進我家門;死了以後,也不能葬到祖墳裡。如果不遵從我的志向,那就不是我的子孫後代。

在家訓後面簽字時又寫道:希望我的兒子包珙把上面一段文字刻在石碑上,把石碑樹立在堂屋東面的牆壁,從而教導子孫後代們。

遊包公祠:包拯家訓37個字,令人敬佩,不愧是包青天!

包公的錚錚鐵言,表明了包公疾惡如仇,清廉治家的高貴品質,讓子孫後代永遠牢記家法,恪守祖訓。真可謂:一代包青天,留言訓後嗣,清廉樹家風!

也正是因為家訓內容的詞正言切、大義凜然,才被載入《宋史》和《能改齋漫錄》等書中。

那麼今天,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家庭文化也越來越豐富,曾經的家訓您還記得嗎?

記得我小時候,無論週六日還是寒暑假,從來不敢睡懶覺!因為只要是在家的早上,老爸總會早早起來,站到我的窗前督促,叫我起床背書!所以我的家訓就是一個字:“早”,以至於如今,只要早上睡懶覺,就會空虛,覺得心裡不踏實!

那麼你的家訓又是什麼?

是否記得家訓背後當年的那段故事或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