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一教師跑步時心臟驟停 眾人合力上演“教科書式救援”

“少一個環節我都不可能活過來。”回想起十幾天前那次突然暈倒,家住瑞安的蔡永光依然心有餘悸。


十幾天前,蔡永光在跑步時突發心臟驟停,所幸關鍵時刻,眾人合力上演教科書式救援,將他從生死邊緣“拉了回來”。4月1日,記者從瑞安市人民醫院瞭解到,目前,蔡永光身體恢復良好,很快就能出院了。


瑞安一教師跑步時心臟驟停 眾人合力上演“教科書式救援”


教師跑步突然暈倒

眾人三分鐘內趕到


蔡永光今年54歲,是瑞安市第四中學的一名教師。平日裡,他是個體育愛好者,每天會到學校的操場散散步。3月17日下午,蔡永光照例來到操場。“那天突然心血來潮,就想試試跑1000米能不能突破一下自己的紀錄。”蔡永光回想說。


一圈又一圈,在跑到第四圈的時候,他突然感覺心臟發悶,很快意識模糊,緊接著便倒在操場上,隨即失去意識。


這一幕剛好被同在操場鍛鍊的該校另一名老師高秀看到了。她立馬衝過去,一邊撥打120,一邊喊來門口的保安。保安先打開學校大門保證救護車能及時進來,隨後趕到操場,第一時間對蔡永光進行胸外按壓。


就在保安進行胸外按壓時,剛在學校鍛鍊完準備回家的體育老師曾一式路過,趕緊加入搶救的隊伍中。“我趕到的時候,他已經暈倒了3分鐘左右,臉色烏黑,拍打沒有反應,胸廓也沒起伏,應該是心臟驟停了。”曾一式說,自己有著20多年的游泳教學經驗,每年都會接受心肺復甦培訓,看到保安在做胸外按壓時,沒有給蔡永光打開氣道,他就立刻上去接手了。

半個小時胸外按壓

救護車上輪番救援


接手後第一步,曾一式將蔡永光的氣道打開;第二步,持續不斷地做胸外心臟按壓,慢慢地,蔡永光臉色從黑轉白。在做了一組心肺復甦後,救護車趕到了。“當時很多地方都有安排救護車駐守,所以從撥打120到救護車趕來,只用了7分鐘。”曾一式說。


等醫生到現場後,給蔡永光做了快速的檢查和評估,發現其瞳孔已經散大,沒有呼吸和心跳,情況危急,醫生接力做了兩組心肺復甦。隨後,眾人將蔡永光抬上救護車繼續心肺復甦。曾一式回憶,當時在車上由於途中路面顛簸,保安就護住醫生的腰,他護住蔡永光的腳,保證心肺復甦可以平穩進行。


從學校到醫院,大概半小時的車程,曾一式就和醫生兩人輪流做胸外按壓。“剛好我也懂這個操作,我們兩人就輪番做胸外按壓,有一人手按壓得沒力氣了,就換另一個人頂上,一刻都不敢停,最後共做了七八組胸外按壓。”曾一光說。


另一邊,瑞安市人民醫院瑞祥院區急診科醫護人員提前接到120電話通知,準備好搶救車和除顫儀,守在急診門口嚴陣以待。

醫護奮戰五個晝夜

患者終於轉危為安


當天下午5時許,蔡永光被送到瑞安市人民醫院瑞祥院區急診搶救室。“患者送到的時候全身發紺、沒有心跳、沒有呼吸,屬於心臟驟停。”EICU(急診監護室)二線值班醫師、副主任洪偉力回憶道。於是,他們立即繼續給予患者胸外按壓,對其進行氣管插管,腎上腺素靜推並反覆電除顫,經過40分鐘的搶救,患者心跳呼吸終於恢復,但仍處於昏迷中,生命體徵不穩定。


搶救戰場轉到了EICU。剛過床,患者再次出現心跳停止,給予胸外按壓及藥物治療後心跳呼吸恢復,但出現了多臟器功能嚴重損害表現。EICU的搶救團隊立即給予亞低溫腦保護治療,PICCO監測等一系列高級生命支持,經過5天不分晝夜的奮戰,患者終於轉危為安,人逐漸清醒,順利脫機拔管,沒有遺留後遺症。


“像蔡老師這種心臟驟停的情況,一般五分鐘內是搶救的黃金時間,目擊者要馬上呼救120並進行胸外按壓,讓血液有效循環起來,保證大腦的最低灌注不至於缺氧,否則大腦會出現不可逆損害,如果超過十分鐘,基本上成活率不到1%。當時幸好大家緊急趕到給蔡老師做胸外按壓,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洪偉力說。


據洪偉力介紹,近三個月以來,該院急診科接收的心跳驟停病人只有25%的救治成功率,全社會普及心肺復甦知識及技能培訓任重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