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心靈雞湯,只會讓企業家越來越焦慮

過去13年,易流就做了一件事情——研究物流透明和傳播物流透明,並且結合中國的實際,結合時代的發展趨勢,提出了一個體系化的物流透明理論。

目前,我感受到了物流行業人的焦慮,焦慮來源主要來自運價低、費用高、物流的話語權弱、還有各種新概念的衝擊。但我判斷,物流人未來會更加焦慮,因為物流發展大趨勢受經濟大環境和技術兩個因素影響。

經濟大環境決定物流總量,技術決定競爭力

目前的經濟大環境的盤整已經是不可迴避的現實存在,全行業要習慣從高歌猛進的增量市場過度到平穩甚至是沒有增長存量市場。以前是增量市場,大家較少考慮經營、管理,抓到機會就能發展,現在市場增幅下降,競爭將更加激烈。

現在我國的高鐵、高速公路里程位居全球第一,過去30年我國水泥、鋼筋、土的用量比人類歷史上其它國家的總量還多。近年來,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增速逐漸降低,貨運行業也從增量市場發展為存量市場,所以我們要適應這種變化。

技術決定競爭力,企業更應該關注什麼?

從人類歷史上看,科學技術才是推動人類進步的第一動力。與技術進步給人類帶來的改變相比,人類自身的努力帶來的改變微乎其微。對物流企業來講,要重視科學技術的作用,要思考幾個問題:我該如何藉助科技力量做點什麼?我能做什麼?我該做什麼?

其實我認為平臺化是企業經營過程中的手段而已,不是企業經營的目的。各種企業都在提轉型,這其實擾亂了大家的心思,我們應該回到物流企業經營的本源來講,企業該如何做才能提高經營收益。

企業能做什麼跟資源、條件、大環境等各種因素有關。每個企業在具體業務方面有巨大的差異, 90%以上的小規模物流企業對大環境帶來的改變是非常無助的。對於這些小微物流企業應該跳出物流看業務。特別是在存量市場時代,要通過延伸服務,更深、更緊密地融入到供應鏈,在整個供應鏈價值流上切分出更多環節。

通俗的講,如果一家物流企業只是通過做運輸、倉儲服務獲取一定的勞務費,這種企業很容易被取代。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後,就需要融入到供應鏈,在整個價值流上切分出更多的環節。

對於大多數物流企業來講,都不具備做平臺的能力,這些企業可以使用一些公共性的服務平臺。對於一些體量比較大,有足夠的實力的企業可以進行平臺化轉型,提升整個供應鏈的效率。

將來物流公司都是科技公司?

經常聽到這句話:“將來物流公司都是科技公司”。這是需要慎重思考的,物流公司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物流業務上,技術只是用來幫助企業發展的。現在行業熱議的平臺化轉型也是如此,其實就是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過程。我認為它分為兩個階段:一是物流業務數字化;二是在物流業務數字化後,能夠將積累下的物流數據進行變現,即實現物流數字業務化。

現在提出各種新概念、新技術,如AI、5G等,這些技術都可以促進發展,但是關鍵問題是數據的來源,需要依賴各種場景的傳感器、採集設備等技術獲取大量的數據,這是目前多數企業做的不足的地方。物流數據業務化後,才有機會挖掘出數據的深層價值。在這過程中,一切物流供應鏈要素都需要首先進行透明連接,即用透明數字供應鏈理念指引企業經營。

透明數字化供應鏈:重構社會經濟生活

我們提出“透明數字化供應鏈”的理念,如下圖,整個框架分為4層,首先是底層技術基礎。無論是物流企業、還是物流平臺企業都首先需要應用各種信息技術,如通過5G、物聯網、雲計算、AI、VR等技術獲取不同場景的物流數據。

二層是透明數字化供應鏈的結構。我們知道,以前在企業經營過程中,消費者幾乎是沒有話語權的。但是在透明數字供應鏈結構中,要以消費者為中心,進而將供應鏈各環節實現透明化。

灌心靈雞湯,只會讓企業家越來越焦慮

三層是數字化場景。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製造能力逐漸過剩,掌控需求和精準預測需求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

四層是消費者感知。可以通過個性化定製、產品掃碼追溯、無人超市、無人工廠等方式提高消費者的感知度。

易流在透明數字供應鏈領域的探索實踐

易流在物流透明領域探索了14年,總結出一句話:“只要功夫下得深,鐵杵也能磨成針”。大家經常在講降本增效,但是降本增效對物流企業,對具體一線幹活的人來講是缺乏指導性的。所以,我們的指導性原則是:系統、上下游、全局看物流經營問題。

第一,端到端的透明。各種運力平臺,如果沒有端到端的透明、信息開放,平臺是沒有價值的。包括要求網絡貨運平臺曝光車輛軌跡數據,其實也是把業務數據給相關監管方和物流服務接受方,實現端到端的透明。端到端透明是整個物流供應鏈管理的基礎,很多系統構架也需要實現透明才能落地。

灌心靈雞湯,只會讓企業家越來越焦慮

易流在端到端透明方面做了13年工作,服務了接近4萬家企業。但目前制約發展的是傳感器,因為沒有更便宜、更可靠的傳感器可以採集到整個物流場景數據。因此,也希望可以和更多傳感器製造企業合作,共同探索,共同發展。

第二,控制塔。從經營的角度看,控制塔就是將大量端到端的透明數據利用起來。

灌心靈雞湯,只會讓企業家越來越焦慮

第三,一盤貨。從整個一盤貨的視角來選擇最優的物流執行路徑和實施最優的訂單履約策略。

灌心靈雞湯,只會讓企業家越來越焦慮

最後我要表達一個觀點,企業核心問題是生存,平臺化轉型只是一種手段。物流企業明智的做法是考慮企業的實際,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數字化道路。

對於絕大多數小微型物流企業來說,都沒有做物流平臺的基礎和能力,所以實現數字化可行的路徑是接受行業數字化公共服務;對於一些具備一定規模和研發實力的大中型物流企業,可以結合自己的信息化實力,構建自己的數字化體系;對於一些超大的頭部物流企業和有實力的物流科技企業,可以選擇搭建行業公共數字化服務平臺,向行業提供公共服務。

這三條路徑,企業一定要按照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量體裁衣,一句話,數字化、平臺化只是實現企業經營目標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要因為企業的數字化投入而影響到企業的整體經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