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春來,花謝花開


走出自我的小世界|春去春來,花謝花開


路過一棵桃樹,一陣狂風吹來,一樹的花瓣像受驚的鳥兒一樣猛然飛起,迎面撲了我一身。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已是三月了,春天緩緩而來,急急地就要去了。暮春時節,一場風雨過後,也許就是林花謝了春紅了。


我回身看那風捲殘花,飄飄灑灑,亂紅飛舞,它們用這樣盛大的場面來告別春天。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在詩人們眼裡,那或許又是一次憂傷的告別了。

走出自我的小世界|春去春來,花謝花開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那一株桃樹,它不是孤立的存在,它的成長也絕非只憑一己之力。它需要陽光、雨露,需要泥土、養分。如今,它長成一棵樹,春天開了花,它要用花瓣來回報土地的恩情,夏天它要用滿目的綠葉來問候陽光和空氣。秋天,它用落葉將最後一份情意奉獻給大地。待到來年,它又從土地汲取養分開出燦燦的花,結出碩碩的果來。週而復始,循環往復,大自然在索取、奉獻中不斷地繁衍生息。


在自然界,沒有哪一個物種是孤立地存在,它們的生存和周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人類社會也是一樣,沒有哪一個人能夠孤立地活在這世上,和你發生過聯繫的人,他們或多或少地成就了你。


所以我們人活著,不能只想著自己。


世間萬物,本就是一個整體,我們都是宇宙的孩子。

走出自我的小世界|春去春來,花謝花開


這次疫情蔓延全球的時候,我們的國家發出了這樣的言論:

“人類是命運共同體。”

“重大疾病是全人類的敵人。”

“攜手抗疫,共克時艱。”

“讓合作的陽光驅散疫情的陰霾。”


在世界因疫情的肆虐惶恐不安時,這樣的言論,像來自一位寬厚仁慈又穩健大氣的老者,給慌亂中的國家和人民下了一顆定心丸。


我們想起了先賢們早在幾千年前發出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教誨。於是我們看到,我們的國家剛剛從疫情中騰出一隻手,另一隻手就又伸向了深陷疫災急需幫助的他國。我們在給世界各國的捐贈物資上寫著:

“千里同好,堅於金石。”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鐵桿朋友,風雨同舟。”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道不遠人,人無異國。”

“人心齊,泰山移。”

……


這暖暖的句子向世界默默傳達著中國人的真情意。


這些話語大都來自中國的古先賢,我們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如今我們用這樣的方式向全世界傳遞著來自中國的友愛,表達著“世界是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走出自我的小世界|春去春來,花謝花開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是中國人思想傳統中最後理想社會或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如今,我們把這種理念推向全世界,用我們的民族精神來影響和凝聚世界,最終達到全人類和平共處的美好局面。


“豪情,是一種實力,一種自信,一種氣魄。”


這次疫情,不僅讓全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國實力,更看到了中國精神,中國理念,中國擔當,中國情懷。


這次疫情對國家經濟的重創我們不是沒有體會,在最艱難的時候,我們沒有關上國門自我保全,自顧自地恢復經濟、謀求自我發展,而是積極幫助需要的國家。因為我們知道人類是命運共同體,老祖宗告訴我們“和氣生財”,只有全世界都安定了,大家才能一起發展。

走出自我的小世界|春去春來,花謝花開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一個能站在全世界的視角考慮和處理問題的國家,一個能走出自我、胸懷全人類的國家,必將走得更高更遠更。


一個國家如此,做人也一樣,人生也需修煉這樣的胸懷和氣度,在面對他人的誹謗和傷害時,除了拿出應有的底氣不卑不亢地捍衛尊嚴,還應用寬容的心態去包容和善待。


窗外的雨還在滴滴答答地下著,那棵桃樹的花瓣該已入了泥,為即將長出的桃兒們積蓄養分了。風雨過後,大地又會是一派春和景明。

走出自我的小世界|春去春來,花謝花開


親愛的朋友,陰雨綿綿的日子裡,讓我們攜手同行,走出個人小小的世界吧!走出小世界,就不會再為一朵落花而悲嘆,為一片落葉而傷感。


走不出自我的小世界,一粒沙就是一個世界,一點挫折或不如意就能把我們絆倒或束縛。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就是走出紛亂的糾葛,再回頭看,個人的得失或恩怨就像一粒沙。

走出自我的小世界|春去春來,花謝花開


一個人的格局有多大,他的世界就能有多大。人之所以想依靠,是因為自己太弱小。努力汲取養分,長成一棵大樹吧,用自己的綠茵遮蔽大地,用格局撐起人生。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走出自我的世界,才能看到他人的不幸,以一顆慈悲心去關懷和守望。


胸懷世界的人,才能擁有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