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過自己(深度好文)

別人的嘴,自己的路

有句話說:“活在別人眼裡,是世上最可悲的一件事。”

其實,讓別人定義自己的人生,這會更加可悲。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每個人生也有各自的精彩。

所以,學會放過自己,不活在別人的眼裡。

有個年輕人,要去京城科舉考試。

在進京趕考的路程中,有人讚揚他時,他就信心大增;

可有人貶低他時,他就鬱悶不已。

所以他很困惑,便去找禪師求教。

年輕人對禪師說:“師父,有人說我是天才,也有人罵我是笨蛋,依你看呢?”

師父反問道:“那你是如何看待你自己呢?”

年輕人一臉茫然,想了一會說:“我也不知道。”

禪師說:

“譬如一斤米,在餅家眼裡是燒餅,在酒商眼中是酒,在乞丐那裡,就是救命的一頓飯。

米還是那斤米,可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就有不同。

對於你是怎樣的人,不是由別人決定,而是由你自己決定。”

年輕人便豁然開朗,開開心心地去考試了。

在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都會被別人的話所影響。

但活在別人眼裡,只會讓自己越活越累。

意大利詩人但丁有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修行,各有各的活法,不用太在意別人對你的評價。

你看待自己的方式,決定了自己的價值。

做好自己,幹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

放過自己(深度好文)

不活在別人眼裡,你才能越活越自在

王安石說:“愛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愛人也。”

人只有懂得愛自己,才會愛別人。

放過自己,就是愛自己的表現。

你的人生,無需活在別人的眼裡,只需活在你自己的心裡。

就像白落梅說的:

“遇見該遇見的,擁有能夠擁有的,也忘記需要忘記的。”

往後的日子,願我們都能學會放過自己。


放過自己(深度好文)

緣份不強求,餘生別將就

張愛玲曾說: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

生命裡來來去去,不知要經歷多少過客,那些相遇也只是短暫停留片刻。

有些事,只適合變成回憶;有些人,註定要此生錯過。

所以,緣分別強求,餘生也別將就。

三國時,魏國的管寧和華歆是同窗好友,但志向卻不同。

管寧對富貴榮華看得很淡,一心鑽研學問;而華歆卻羨慕權勢,不願讀書。

那天,一輛華麗高貴的馬車從書院門前經過,管寧專注於讀書,華歆卻忍不住跑出門去看。

回來時,管寧將兩人同坐的席子分開,並淡淡地說:“從今天開始,我們不再是朋友。”

華歆起初很詫異,後來便釋然了。

他明白,在他羨慕達官顯宦時,管寧就知道自己有意於仕途。

華歆並沒有強求和挽留,而是尊重對方的選擇。

既然無法同行,那就從此你走陽關道,我過獨木橋。

古話說:“志同道合者為朋,意氣相投者為友。”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十分簡單。

不管是朋友還是親人,喜歡就在一起,累了就分開,誰也不必勉強誰。

硬是要去挽留已經陌生的人、三觀不合的人,只會讓自己難受。

緣聚緣散緣如水,花開花落花如夢。

對已經遠去的感情,強求不如釋然。

緣份不強求,餘生別將就。

放過自己(深度好文)


放下別人的錯,就是善待自己。

當你在計較別人錯誤時,自己也會深陷進去,這樣的傷害更傷身。

氣大容易傷身,氣來容易傷心。

那不如放下別人的錯,解脫自己的心。

放過自己(深度好文)

放下別人的錯,解脫自己的心

在《奇葩說》裡馬東說,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終究會原諒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

蔡康永補充道,那不是原諒,那是算了。

深以為然。

那些錯是無法抹滅的,但我們可以選擇放下。

一個人老是記著別人的錯,就等同在傷害自己。

8歲的帕科,氣沖沖地從學校回到家。

他的父親看到後,便把他叫來聊聊。

帕科氣呼呼地說:

“爸爸,我很生氣。

因為今天同學華金讓我在朋友面前出糗,我希望他遇到比我更倒黴的事情。”

父親聽完後,拉他到一間房間,把一件白衣服用吊繩懸掛在高空,然後給他一袋木炭。

對帕科說:“你現在把那件衣服當作華金,你想他多倒黴,你就扔多少木炭,扔到你滿意為止。”

帕科覺得好玩,便拿起木炭使勁往衣服上砸去。

可是衣服太高,他把木炭扔完了,也沒有幾塊扔到衣服上。

帕科扔完後,覺得自己解氣了。

父親沒說話,只讓帕科去照照鏡子。

帕科在鏡子面前,看到自己滿身都是黑跡。

父親這時說:

“你看,那件衣服沒有變很髒,可你卻滿身汙漬。

別人對你犯的錯,傷害是一時,可你不放下,那些傷害就會是持久的。”

帕科這時才意識到,老是去記得別人的錯,不僅懲罰不了別人,還會讓自己更受傷。

屠格涅夫說:“生氣就是拿他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