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了,有什麼好的學習方法呢?感覺每天都有很多做不完作業,卻不知道從哪個方向學習?

焦澤山


小學到初中科目一下子由2科增加了7科,知識的難度加深,知識的廣度加大,作業量都有很大的變化,初一是一個過渡階段,學習方法和習慣很重要。我是初中老師,給你以下建議:


第一,準備一個小冊子,專門用來登記各科作業,先交的作業先做,後交的作業後做,分輕重緩急,這樣會讓你的作業有序完成。

小學進入初一科目,一下子增加了7科,一天下來,可能語文,數學,外語,歷史,地理,生物和政治各科都有作業,利用小冊子把作業登記好,先交的作業就先做,後交的作業就後做。

第二,分清主次,語數外三科的知識容量和難度更大,用的時間多一些,政史地生相對簡單,用的時間可以少一點

語數外在中考當中佔的分值更高,知識的難度也更大,所以在學習的時候,需要多花很多時間。像我所在的四川內江市中考語數外佔130分,而政治歷史中考各佔60分,地理生物各佔35分。

政史地生大多數靠記憶,就能夠考得好成績,其中地理可能要難一些,特別是地球地圖部分有點像理科,要用理科思維去理解。

第三,專門準備一個文件夾,把各科的試卷資料分門別類的整理到一起。

特別是初一特別到了,期末考試時間就會比小學的時候多很多,那麼就專門利用一個文件夾,把語文試卷單獨放在一邊,數學試卷單獨放在一邊,要複習的時候就可以專門拿出來看,這個習慣一旦養成,受益匪淺。

第四,做好預習複習作業工作。

預習:培養自學能力,提前自學一下知識,把有問題的地方用紅筆標註出來,在聽課的時候,特別的留意一下,能讓聽課做到有的放矢。

複習: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知識學習往往會有一個反反覆覆的過程,複習的時候可能會有新的理解和體會。

作業:是對知識學習的一個反饋,一定要認真完成,特別是老師改了之後,要認真的看。

第五,注重聽課效率,做好課堂筆記,以備複習完成作業時查看。

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課堂上老師上課都是經過精心的準備,所以上課時間一定要認真聽講,做好相應的筆記。

特別是數學一些理科,很多同學會發現有這樣一個特點,上課的時候老師一兩句話就能夠點通的問題,如果上課沒有認真聽課,下課自己去想,有可能想一兩個小時都想不出來。

六,語文的學習方法,多讀名著並做好讀書筆記,多背古詩文言文註釋。

名著閱讀至少應該瞭解這些內容,首先故事情節主要人物其次,名著的主題要了解。優美的段落可以摘抄下來進行賞析朗讀。如閱讀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瞭解保爾的事蹟,瞭解保爾的堅強不屈的性格等等內容。

第七,數學學習一定準備一個糾錯本,錯題要寫清楚錯誤的原因,如何改正,涉及到哪些知識點,每次考試之前看一看錯題本。

第八,英語學習,一定要學好音標,學會記憶單詞,這是學英語的基礎。


教師資格證持有者


對於不會的題,首先不要有畏難心理,要積極地去思考,實在不會做的可以去問家長。要是還不會,而老師上課不講,一定要利用課間去問老師、問同學。一定不能積累問題,到最後你會發現你永遠也補不上知識的空缺。 複習是一定要的,初中就是積累的過程,初中打好基礎,高中才能學好。預習的話,實在沒有時間,可以暫時放棄。 還有,一定要鍛鍊自己的做題速度,晚上擠出更多的時間複習、睡覺,上了中學一定要保證睡眠,第二天才能集中精力聽課。 上了初中,一定要知道自己不再是小學生,不會再有太多的時間去玩。其實初一算是非常輕鬆的,初一狀態調整不好,以後開了物理、化學,就很難適應了。 英語和語文,主要是一個積累的過程,要多看書、多背書。


百優教育劉老師


“勤奮”是學習的最好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