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深圳市教師招考筆試真題(高中) 客觀題部分

一、單選題(50題,每題1.0分,共50分)

1.害羞、驕傲和自卑屬於( )。

A.基本情緒 B.不接近事物有關的情緒

C.不自我評價有關的情緒 D.不他人有關的情感體驗

2.高中生小華每週都對自己的學習情況做一個小結,分析自己在學習上取得的進步,找出自己的薄弱環節。他的這種行為屬於( )。

A.自我認知 B.自我信任 C.自我體驗 D.自我調控

3.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按照直觀教學原則編寫的一本要有150幅插畫的教科書( )被認為是教學發展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A.《大教學論》 B.《世界圖解》 C.《母育學校》 D.《普通教育學》

4.下列不能體現“促進學生終身發展”教育理念的教學反思行為是( )。

A.記錄學生精彩的見解和感情 B.追蹤記錄學生的表現和成長

C.儘量不對教學流程進行修改 D.通過教學反饋隨時修訂教案

5.預防未成年犯罪,在各級人民政府組織領導下,實行( )。

A.綜合治理 B.分局治理 C.源頭治理 D.分類治理

6.在教學結束後實施的,對學生的學業成就進行等級評定的教學評價方式是( )。

A.診斷性評價 B.配置性評價

C.總結性評價 D.形成性評價

7.教學的最高境界,是教師注意引導、啟發、講解、示範,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這種教學水平屬於( )。

A.記憶水平 B.理解水平 C.探索水平 D.應用水平

8.有效的班級活動是班集體形成的基礎,結合學生特長的展示交流,班級活動可以( )。

A.有效疏導學生心理 B.實現學科課程整合

C.培養責任感 D.培養合作意識

9.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論語》)這種“叩其兩端”(即從某個問題的首尾兩頭去反求)的方法,即是( )的具體做法。

A.啟發式教學 B.談話式教學

C.情景式教學 D.練習式教學

10.高中生小剛去年去過長城,至今長城的映像還留在他的腦海中,這種映像屬於( )。

A.表象 B.回憶 C.想象 D.思維

11.某高中生的特點是製造性思維和創造性想象比較突出,善於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獨立地提出問題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這在創造力類型上屬於( )。

A.發現型 B.創造型 C.推測型 D.條理型

12.編制課程表時,儘量將文科與理科、形象性的學科與抽象性的學科( )。

A.隨機安排 B.分類安排 C.集中安排 D.交錯安排

13.教師職業的從業標準既有軟性標準,如道德要求,個性要求等;也有硬性標準,如高學歷、教師資格證書等。硬性標準是教師職業學術性要求和從事專業活動的基本要求,這說明了教師職業的( )。

A.與業性 B.複雜性 C.社會性 D.示範性

14.高中生在看漫畫時,雖然漫畫人物畫得不全面,但還是能清楚地感覺到人物的表情,這主要是知覺的( )起作用的結果。

A.恆常性 B.理解性 C.選擇性 D.整體性

15.高中生缺乏自知、自信、自我膨脹、沉溺於自我分析均屬於( )。

A.學習問題 B.人際關係問題

C.學校適應問題 D.自我概念問題

16.某老師是兩個班級的數學任課老師,A班學生的底子較差,老師就注重基礎知識的講解,B班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好,老師則更重視學生的提高。這體現的教學原則是( )。

A.直觀性原則 B.循序漸進原則

C.因材施教原則 D.理論聯繫實際原則

17.德育過程中,既要遵循學生品德發展的普遍規律,又要適應學生身心成長的特點、接受能力和個性特徵,從他們的思想實際和生活實際出發,深入淺出,寓教於樂,循序漸進,通過鮮活的語言、生動典型的事例、喜聞樂見的形式,增強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踐性,這體現了德育原則中的( )。

A.知行統一原則

B.理論聯繫實際原則

C.尊重信任學生和嚴格要求相結合原則

D.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相統一原則

18.小明對自己要求不嚴格,經常逃學,喜歡到學校附近的個體書店翻閱有暴力、兇殺內容的書刊,有時還欺負低年級的同學。老師苦口婆心地教育他,他仍然我行我素,不聽勸告。小明的行為( )。

A.無需大驚小怪。小明長大成熟就會變好

B.無可厚非,只要小明不違法,怎麼都行

C.要及時矯正,避免不良習氣,防微杜漸

D.可以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行動的自由

19.“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屬於個人內心衝突的( )衝突型。

A.接近——接近 B.迴避——迴避

C.接近——迴避 D.多重接近——迴避

20.即使知覺條件在一定範圍內發生了變化,知覺映像仍保持相對不變的特徵,這是知覺( )的反映。

A.整體性 B.理解性 C.恆常性 D.選擇性

21.( )包括課堂教學過程和課堂教學效果兩個方面,是指按照一定的評價標準對課堂教學活動各個要素及其發展變化和效果的價值判斷。

A.課堂氛圍評價 B.課堂教學評價

C.教師教學評價 D.教學效果評價

22.( )是承載和傳播教學信息的載體和工具,,包括現代化教學手段、傳統教學工具、教學資料和教學傳媒等,教師在備課時,也要對其進行設計。

A.教學設備 B.教學手段 C.教學媒體 D.教學方法

23.李老師和朋友在回家的路上遇到幾名強行向路人賣花的兒童,李老師趁機詢問這些兒童的信息,被朋友勸阻,並讓她不要多管閒事,李老師回答:“這些都是應該上學的適齡兒童,我一定要管,因為我是教師!”李老師的言行表明她( )。

A.僭越了老師權限 B.不虛心聽取他人意見

C.具有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 D.自覺履行教師職責

24.一位語文教師在執教李白的《贈汪倫》這首詩時,以這樣的方式開講:“李白是我國唐代的大詩人,可是他上過一次大當,受過一次騙。”讓學生疑團頓生,充滿好奇,這位教師導入新課的方法是( )。

A.銜接導入法 B.懸念導入法

C.情境導入法 D.實驗導入法

25.中學生小強在美術教師張某的精心指導下,完成了一幅美術作品,該作品代表學校參加了省青年畫展,獲得了一等獎,並獲5000元現金獎勵。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獎金應該歸屬學校,因為該作品是代表學校參賽

B.獎金應該歸屬張某,因為張某精心指導

C.獎金應該歸屬小強,因為小強有著作權

D.獎金應該歸屬小強家長,因為家長是其法定監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