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阳:为什么中国人总是不开心呢?原因很简单,懂得智慧太少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身边很多人好像总是不快乐,学生抱怨作业多,白领抱怨工作累,妇女抱怨家务忙,官员抱怨应酬多,老人抱怨子女不回家......

中国人攀比心比较严重,中国人的一生似乎都用来攀比。孩子从小就被拿来和"别人家孩子"比较,比较成绩、能力、拿的奖状多还是少,以及考上的是不是名校。等毕业出来工作,又被比较工作够不够好、薪水优不优厚、福利多不多......长期置于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和比较之下,久而久之,自己也就习惯性地养成攀比的习惯:我比不比别人优秀?我的吃穿用度比不比别人好......甚至连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停不住用来攀比。

王明阳:为什么中国人总是不开心呢?原因很简单,懂得智慧太少

中国人也无时无刻不出在焦虑之中。焦虑社会不公、焦虑没钱没权、焦虑物价依然飙升、焦虑食品不安全、焦虑子女教育、焦虑环境污染......似乎总有焦虑不完的事。但是,只有无忧无虑的人才会快乐。总在忧虑,哪有时间快乐?

但是种种原因和王明阳还是没法比的。王阳明一生历经坎坷,遭廷杖、下诏狱、贬龙场、功高被忌、被诬谋反,可谓受尽了命运的折磨。放在平常人那里,早就被郁闷死了。但王阳明在生活中一直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王明阳:为什么中国人总是不开心呢?原因很简单,懂得智慧太少

王阳明在龙场的时候,跟他去的随从都相继病倒,只有他自己安然无恙。王阳明自己说:"我来龙场两年,也被瘴毒侵害,但是我却安然无恙,这是因为我始终保持了积极的情绪,乐观的心态,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悲悲切切,抑郁哀愁。"

活在当下,才能快乐!

王阳明说:"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只要常存养此心,就能经常觉察到心的存在,这就是做学问。已经过去的事,和那些还没到来的事,想它有什么益处吗?这样胡思乱想,只能白白丢失清明的本心。一个人要想获得快乐,就得有活在当下的智慧。

王明阳:为什么中国人总是不开心呢?原因很简单,懂得智慧太少

破除我执,才能快乐!

王阳明在龙场时,曾经打造过一个石棺。原因就是因为他在悟道的过程中,始终不能放下自我,放下生死。他发下大愿,我就当自己已经死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呢?他在石棺中静坐修身,潜心悟道,终于有一天,了悟"格物致知"的道理。人生最大的障碍是自己,如果不能破除我执,那人就很难获得真正的快乐。我们之所以觉得痛苦,是因为我们的失败。所谓的寻找快乐,就是一个不断放下自我的过程。

少一点欲望,才能快乐!

功夫在减不在增,所谓减即去物欲之昏蔽;减尽人欲,便回复良知之本体了。古代的圣贤也都告诉我们,过多的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来源,我们如果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欲望的满足上,那么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快乐也就荡然无存。而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满足了这个欲望,那个欲望就会冒出来,从此沉沦欲海,永远不能自拔。人不能有太多的欲望,要懂得适可而止。

王明阳:为什么中国人总是不开心呢?原因很简单,懂得智慧太少

为什么王明阳的经历如此坎坷,还能如此开心,成为中国第一完人,我觉得就是缺少圣贤的智慧,我们智慧局限在自己的主观意识中,没有跟随"心"的方向。

本心人人都有,王阳明则告诉了我们为什么多数人不能保持和守住本心,那便是因为物欲的蒙蔽。当今时代,这点尤其值得人们重视。被蒙蔽的心,如蒙蔽二字的含义,是阴暗而糊涂的,就算得到再多,又有什么用?唯有本心呈现,才能清明、放松和自在。被金钱充斥着的世界,哪里还有本心可见?

王明阳:为什么中国人总是不开心呢?原因很简单,懂得智慧太少

王阳明的心学智慧有很多很多,我们没有成为圣人的原因就是缺少王明阳的智慧,王明阳的一生心学经典都记录在《传习录》中,《传习录》中记载着心学精髓的开始,《知行合一》则是经典中的巅峰,而且记载着王明阳一生的有趣故事。

王明阳:为什么中国人总是不开心呢?原因很简单,懂得智慧太少

下面这本就是我的书,全片白话文,只需要79元,而且是两本人生智慧,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乐趣,让自己快乐的同时,学习大智慧,何乐而不为呢?

王明阳:为什么中国人总是不开心呢?原因很简单,懂得智慧太少

点击下图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