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號撞冰山後,遇難者落水後,為什麼不爬到冰山上避難?

泰坦尼克號是一艘巨輪,到底有多麼的巨大,看看它的一組數據就知道了。它260米長,28米寬,重大約46000噸,在當時算得上是史無前例的巨無霸了,如此巨大的載人遊輪,光船員就有899名。因為身形巨大,能夠服務的乘客也很多,全部裝滿的話,可以容納3300名乘客。

波瀾壯闊的海面上,迎面駛來這樣一艘輪船,無論是什麼都會讓道吧。也正因為有這樣盲目的自信,才會有人大言不慚的說道:“除非上帝來召喚它,否則這艘船是不會沉沒的”。在沒有經歷過災難之前,說出這樣的話來,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這是一項壯舉,更是一項創新,人類能夠建造出如此的遠洋工具,確實是一個奇蹟。

而且通過《泰坦尼克號》電影也被一對戀人所折服,傑克是一個窮小子,能夠上船是運氣好贏了一張船票。他沒有想到的是,在他上船的那一刻,很多事情就已經註定不能改變了。這包括他與富家女露絲產生的愛情,也包括他會為這一次遠航付出寶貴的生命。

泰坦尼克號撞冰山後,遇難者落水後,為什麼不爬到冰山上避難?

傑克和露絲兩人在船頭上一起展臂高飛的浪漫,已經深深的印刻在了每一位觀眾的心底。當然,這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最終以悲劇收場,傑克為了救起自己的愛人露絲,一個人穿著救生衣緊緊的抓著一塊木板,讓露絲躺在上面,還為她披上了外套,但傑克最後被凍成了冰人,露絲一碰他,就僵硬的沉入了海底。

那麼問題來了,泰坦尼克號巨大無比,而且是因為撞到了海洋中的冰山才導致沉沒的,船上乘客和船員一共有2000多人,為何就沒有人選擇爬上冰山去避難呢?難道真的有救生衣,就能肆無忌憚的跳入冰冷的海水中去掙扎一番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要弄清楚兩個問題?第一,什麼是冰山?第二,泰坦尼克號被撞成了什麼樣子,受損情況是什麼樣的?

有一個詞叫做“冰山一角”,也就是說很多時候,我們用眼睛看到的冰山,只是它整體的一小部分。用專業的解釋就是:冰山是指從冰川或極地冰蓋臨海一端破裂落入海中漂浮的大塊淡水冰,通常多見於極地地區。因為上部融化或蒸發快,所以通常看到的冰山,上面部分都呈尖角狀,下面巨大的部分都深埋在海水中。

也就是說,冰山用肉眼是很難判斷它究竟有多大的,一旦誤判或者未能及時發現它的存在,對於快速航行中的船隻來說,絕對是致命的打擊。

泰坦尼克號撞冰山後,遇難者落水後,為什麼不爬到冰山上避難?

再來看看泰坦尼克號的受損程度,這艘46000噸的海洋巨獸在撞擊冰山之後,船體被撞出了一個93米長的大洞。對於一艘260米長的巨輪來說,93米的大洞絕對是致命的打擊。這種破壞程度,是無法進行修復的,面臨的結局只有一個:沉沒。

要知道,這可是泰坦尼克號的首次遠航。1912年4月14日,本來是一個值得歡慶的日子,卻在寒冷的夜晚裡與冰山相撞,在這臨近午夜十二點的時刻,大部分乘客都已經進入了夢想。被撞擊後,整艘船歷經整整三個小時後,在4月15日的凌晨2小時40分後,泰坦尼克號完全沉沒。

在瞭解了冰山與船體受損程度之後,或許就不會有人再問:泰坦尼克號撞冰山後,遇難者為何寧願落水,也不爬到冰山上避難?這樣的問題了。

因為冰山根本就爬不上去,不要說在海洋中的冰山,就算是“西嶺雪山”都很難爬得上去的。雪變成冰之後,表面異常光滑,一般的鞋子根本無法行走。必須要配備專業的登山鞋才能完成如此艱鉅的任務,更何況對於一船還在夢鄉中的乘客。

冰山絕大部分在海面以下,小部分在海面以上。當時遇難者人數達到了1514人,試問就算是這座冰山能夠攀登上去,它有足夠的空間來容納1514人嗎?顯然是沒有的,也就是說,爬上冰山去避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在這種極度冰冷的天氣中,就算是爬上了冰山,也會被凍成冰棍的。

泰坦尼克號撞冰山後,遇難者落水後,為什麼不爬到冰山上避難?

最大的遺憾是,這次海難有700多人倖存了下來,救生船並沒有坐滿,還有400多個空座位。在泰坦尼克號即將沉沒之前,船員們組織了婦女與兒童優先登上救生船,並慢慢划向遠處。當船從中間整體斷裂之後,一千多人瞬間墜入冰冷的海水中,人本能的求生慾望會戰勝一切倫理道德。

救生船不敢靠近沉沒地點,是因為怕被落水者爬上船導致翻船。從而全部的人都會遇難,這也導致了一千多人幾乎全部死亡。除此之外,當時的求救信號也延誤了營救。人們的冷漠加上海水的冰冷,在短短几十分鐘內就吞噬了一千多條活生生的性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