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吃過的青海美食

前幾天給大家介紹了一下關於青海的美景——茶卡鹽湖。大家如若在夏季時,便可來青海旅遊一趟,青海可不止茶卡鹽湖一處美景哦。其實青海不僅美景多,還有許多美食。你要是以為美食愛好者,那麼這些美景你來青海後可一定不能錯過喲。


你沒吃過的青海美食

首先肯定是青海地方特色小吃羊腸面。羊腸面以羊腸為主料, 並伴以熱湯切面共食。做法是將羊的大小腸管洗淨,腸壁油不剔剝,裝入蔥、姜、花椒、精鹽等為佐料的糊狀豆麵粉,扎口煮熟,並在煮羊腸的湯內投入已煮熟的蘿蔔小丁、蔥蒜丁混合的梢子湯。羊腸分為肉腸和麵腸之分,肉腸之中是羊的內臟等經過調味製作而成的。同時,有些地方還有用煎鍋煎出來的大肚片,以及上好的羊腿肉,可謂是色香味美。食時,先喝一口熱羊腸湯,而後切豆麵腸為寸段一小碗, 再吃一碗梢子湯澆的麵條。羊腸麵湯色淡黃,腸段潔淨,肥腸粉白,麵條金黃蔥末浮上,蘿蔔丁沉在碗中,腸段細脆餡軟,麵條悠長爽口,夏天吃涼 冬日可吃熱,實屬實惠之小吃。

你沒吃過的青海美食

然後就是青海土火鍋。青海土火鍋是有著千年的歷史傳統,自古以來就是採用傳統的銅鍋,裡面用的是木炭,這樣一來受熱比較均勻,湯一般是羊油紅油或者酸味偏多,青海的火鍋與別的地方不同的是食材基本都是提前做熟的,依次按照順序擺好,葷素搭配,嘗一口,羊肉的鮮美與酸菜的爽口完美結合,肥膩感全無,再在上面撒上蔥絲、蒜苗絲和紅辣椒絲。吃過的人都讚不絕口,是不可多得的人間美味。


你沒吃過的青海美食

喜歡吃牛肉的那一定不能少了夾沙牛肉。夾沙牛肉是以牛肉為主要食材,雞蛋黃為輔料製成的一種食品,味道鮮美。夾沙牛肉的皮是用豆腐皮或者雞蛋攤的雞蛋餅做的,肉餡一般用牛肉或者羊肉,放一層,把肉餡鋪上,再放一層皮,夾沙就是肉放在中間,弄好了之後切成小塊,切什麼形狀隨便了,不過一般是菱形的。然後要燒油,燒熱以後把這些切好的夾沙小塊放進去炸,炸成金黃色,然後就可以出鍋了。吃的時候還要燒製以下的,一般是放木耳和黃花。用蔥爆鍋之後放木耳和黃花,放一點點醬油,然後把炸好的夾沙放進去,翻炒一下就可以出鍋了,記得出鍋放鹽啊!

你沒吃過的青海美食

當然,青海吃了牛肉,羊肉也是一絕。大塊煮羊肉讓你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塊煮羊肉是先將羊肉(帶骨)剁成拳頭般大,丟進涼水鍋,用旺火煮沸。等鍋面上漂起一層血沫,鐵勺將之潷去。待大火滾沸半個時辰後,改用文火慢燉。等漂起一層渣滓,再用勺子潷去。1小時後,肉已見熟,香味四溢,舀一勺鹹鹽水添進鍋裡(添多少鹹鹽水,全靠經驗,從不品嚐,也不第二次再添),鹹淡恰好。當飯食吃到一定時候,主人將煮好的大塊羊肉,按質地優劣,依次擺進一個大瓷盤,旁邊放一把小刀,由主人親自端到餐桌。主人手一指,示意客人品嚐。如果人們不好意思動刀割肉,主人親自用刀將大塊羊肉剁成小塊羊肉,將最好的肉遞與年長的客人,此時,客人們都不會客氣了,紛紛動起手來,一塊一塊抓起,吃得有滋有味。

你沒吃過的青海美食


焜鍋饃饃:初來青海的人,異口同聲稱讚“青海人的饅頭花樣多”,而首先就是焜鍋饃饃,它的做法是在普通發麵裡捲進菜油,抹上紅曲、薑黃、香豆粉等民間食用色素,再層層疊疊地捲成紅、黃、綠各色交織的麵糰(藏、回族同胞在和麵時,有時摻進雞蛋和牛奶),揉成和焜鍋形狀大小相同的圓柱狀,放入焜鍋內,埋在用麥草為燃料的灶膛或炕洞內的火灰裡。焜鍋壁較厚,傳熱緩慢,麥草燃料火力均勻,熱度適中,半個小時後即可出鍋。烙出的焜鍋饃饃,外脆內軟,綻開如花,色彩鮮麗,異香撲鼻。它的特點是省時,省事,製作簡單,鬆脆好吃,攜帶方便,經久耐貯。

你沒吃過的青海美食

青海‘饅頭’除了焜鍋饃饃還有一個特別好吃的就是曲連。曲連又稱炕曲連、眼曲連。它的做法是中間挖有圓孔的蒸或烙熟的大面餅。在發酵好的麵糰中摻上青油、雞蛋、紅糖等揉勻,做成大厚餅,中心用碗扣出一個圓孔,在蒸籠中蒸熟,或在鍋裡或在鏊裡烙烤熟。按青海風俗,曲連是女眷們看望產婦時必不可少的禮物。有的地區看望生了男孩的產婦時,曲連中間不挖眼;看望生了女孩的產婦時,曲連中間要挖圓孔。


你沒吃過的青海美食

對了,說起青海美食,青海的老酸奶可是必不可少的呢。西寧酸奶的美味可以稱得上是一絕。基本是地地道道的青海人都會自制酸奶,傳統的青海老酸奶的發酵是在瓷碗中的,藉著炕上的高溫形成固態酸奶,酸奶的上層會浮著一層奶皮,吃的時候可以放一些糖來調味,酸酸甜甜的,可以達到解暑的效果。傳統的自制青海老酸奶不含任何添加劑、防腐劑,是真正的健康食品、綠色食品。

你沒吃過的青海美食

哈哈,看到和有沒有直流口水呢?那你還不快來青海嘗一嘗這些美食。

最後,你們要是知道別的省份的美食就在評論區留言,讓我看看你們地方美食有沒有讓我流口水。


你沒吃過的青海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