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985,為何40歲的醫生和40歲的碼農差距這麼大?

最近各個地區都在復工復產,而之前在北京的一個朋友在平時聊天中表示她的未來工作前景堪憂。仔細瞭解之下是因為他現在做的JAVA開發,所在的公司因為疫情影響,準備關掉公司,她的師傅因為快40歲了,招JAVA開發的公司有很多,但是都被嫌棄年紀太多,超過35歲就不再考慮了。朋友說,本以為年紀越是資歷,沒想到居然是這樣?同樣是40歲,為什麼醫生可以挑大樑,碼農卻沒人要?

同為985,為何40歲的醫生和40歲的碼農差距這麼大?


其實在JAVA這樣的技術行業,一般的企業都喜歡找35歲以下的年輕力量,那麼對於這樣的情況,到底應該怎樣破局呢?

首先程序員在發展路徑一般都是這幾種,第一深研技術,程序員本身就是靠技術吃飯,技術自然就是至關重要的,在自己的領域裡面做到極致,然後在一家企業裡面把控核心技術或者引領這個領域技術升級換代,這樣的人不管年紀多大,都不用害怕,不過能走到這個技術的人畢竟是少數。

同為985,為何40歲的醫生和40歲的碼農差距這麼大?


第二是技術轉管理,一般人都會在一家公司工作幾年後,因其經驗豐富,又熟悉業務,就會被提升為項目經理,然後部門經理,等等一步步往上升。很多公司技術類的中層管理和基層管理一般都會選擇自己公司培養,所以機會是相對比較多的。

第三就是自己創業,找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找天使投資,說不定自己就變成了老總。

第四是轉型,這種轉型也並不一定就是完全從事跟自己行業不相關的事情,而是做行業內轉型,比如轉型去講課,出書,顧問,或者領域內的一些事情。

同為985,為何40歲的醫生和40歲的碼農差距這麼大?


而對於程序員來說,鍛鍊身體是必要的,說實話程序員這個行業可以說是體力活,然後要持續的學習,不斷的提升自己的額專業技能,這一點,不管是任何行業,都是需要的,還要不斷給自己拓寬一些有價值的圈子來增加你的職業可能性。你們怎麼看這件事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